分享

为什么说,雨水节气“獭不祭鱼”就意味着盗贼纷起呢?

 郢都故事 2024-02-19 发布于北京

为什么说,雨水节气“獭不祭鱼”就意味着盗贼纷起呢?

文/图 张卫平

    古人为什么说,雨水时节獭不祭鱼就意味着盗贼纷起?

    今年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气,就是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古人说得很清楚,“雨露滋润禾苗长”。的确,木依水而生。雨水节气,万物复苏,春意初萌。“天地和同,草木萌动。”春光、春色、春景,均由雨水而灵动。

     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在雨水三候中,最有意思的就是“獭祭鱼”了。水獭在雨水节气后,把捕捉抓来的猎物——鱼,一条条咬死后,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河塘边的草丛里,待足够美美地大吃一餐时,才“开饭”。对这一现象,古人称之为“獭祭鱼”。

    如果雨水节气无雨,就可能会遭遇大旱,河塘干涸,无水无鱼,哪里还会出现“獭祭鱼”的景象呢?

    农谚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古时,生产力十分低下,农业生产对雨水的依赖非常高,是典型的靠天收。“雨水”节气无雨,就意味着岁时失序,首要的就影响了春耕生产。风不调、雨不顺的,哪里还会有好收成?农民吃不饱肚子,当然就会盗贼四起了。比如,发生在东汉晚期的黄巾起义,就是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走投无路的农民才揭竿而起。

    所以,古人说獭不祭鱼,就会盗贼纷起!

【链接·春卷】

    春卷,荆楚特色名菜,是从古时“五辛盘”演变而来。《岁时广记》记载:“古俗于立春日,取生菜果品、饼、糖等,置于盘中为食,取迎春之意,称为春盘。”当时,春盘也叫“五辛盘”,用了五种辛辣的蔬菜,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

    后来,荆州的春卷经过改良,不再使用辛辣蔬菜,改用芹菜、韭黄、笋子等组成,取勤劳、长久、兴旺之意,称为三丝春卷,成为荆州春节宴席上必备的时令佳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