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3 四野在1949之 伐谋、伐交、伐兵

 兰州家长 2024-02-19 发布于甘肃

照李宗仁的说法:“蒋先生在下野前即已预备放弃大陆,他要我出来,显然是借刀杀人,好让他争取时间,抢运物资赴台。此种司马昭之心,连美军顾问团也看出了。”他还说:“蒋先生确已作放弃大陆的决定。他要我出来,不过暂作他的挡箭牌,好让他从容布置,布置好了, 他就要促使我早日垮台,再由他自己来和共产党唱对台戏。我如果真在南京励精图治,作防堵共军渡江的有效措施,即有违于蒋先生的腹案。他必然要用尽方法,破坏我的计划,使我不能以半壁河山与中共分庭抗礼。”

李宗仁不是“小诸葛”,而且他的上述高论是事后发表的。

蒋介石明白,国民党大势已去。他在下野之前夕,已经作好逃台的准备。就这一点,他比“以半壁河山同共军分庭抗礼”,“励精图治”、“振兴为雄”的文臣武将,来得高明得多。蒋介石在将国库所存银元、黄金、美钞,及其他重要物资抢运台湾后,心中惦念的是他的嫡系精锐。

早在淮海战役之前,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就主张“守江必先守淮”的作战原则,但不为蒋介石所采纳。人民解放军迫近长江北岸时,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几次召开紧急会议,研讨江防问题。

一次,作战厅长蔡文治中将提出江防计划,主张国民党主力应自南京向上下游延伸。因为这一段长江面较狭,北岸支流甚多,共军征集的民船多藏于这些河湾之内。至于江阴以下长江江面极阔,江北又无支河, 共军不易偷渡,可不必用重兵防守。蔡文治提的方案,代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长何应钦及国防部长顾祝同皆以为十分妥洽。

但是,汤恩伯却极力反对,声称这方案有违蒋总裁意旨,坚持要把主力集中于江阴以下,以上海为据点,集中防守。至于南京上下游,只留少数部队以为应付。总而言之,便是守上海不守长江。

蔡文治反对汤恩伯的观点,认为这无疑是自杀政策,无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均属下策。两人为此大吵起来。蔡文治对汤恩伯拿蒋总裁压人,很不以为然。不料,汤恩伯拍案大骂:“你蔡文治是什么东西!什么守江不守江, 我枪毙你再说,我枪毙你再说……”说罢,扬长而去。在场的李宗仁、何应钦、顾祝同见状,只能面面相觑,摇头叹气,会议不欢而散。其他人都知道,汤恩伯是蒋介石的亲信,手中握有 40 万精锐部队。有蒋介石作后台,汤恩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后来,长江防务,完全按照蒋介石、汤恩伯等人的主张,把汤指挥的第4、第45、第51、第52、第75等军,悉数调往上海一隅,征集民财, 筑堡防守。而南京、芜湖、镇江一线,则以战斗力较弱的刘汝明部防守。

李宗仁后来说:“蒋(介石)先生生性便是极端狭隘的人,他断不能坐视我取他而代之。他所以要把汤恩伯撤往上海,目的是要争取时间,抢运物资。然后把汤部精华撤往台湾,另建一个小朝廷。”

4月中旬,国共在北平的和谈,已到最后关头。双方代表

最后草拟的和平协定,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李宗仁,都没有诚意或没有勇气接受。而中共方面明白无误地告诉南京和谈代表张治中,不论你们是否签字,人民解放军都要渡江。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这是唐初大政治家魏徵的经验之谈。当了几个月代总统的李宗仁,自称对蒋介石十分了解,也明白“在蒋先生幕后控制之下, 政治无法改革,军队无法调遣,人事无法整顿,军政费无所支,经济完全崩溃,守江谋和的计划无法实施。”其实,李宗仁仍然不自知,竟在南京即将为解放军夺取的前夕,又飞杭州,向蒋介石要权。

4月22日,从奉化到杭州的蒋介石,邀李宗仁谈话。蒋还指名约何应钦、张群、白崇禧等参加。

  行前,白崇禧对李宗仁说:“今后局势,如蒋先生不愿放手,则断无挽回余地。你应乘此机会向蒋先生明白提出,蒋、李二人只能择一负责领导政府,以期统一事权,而免拖泥带水!蒋先生既已引退下野,应将人事权、指挥权和财政权全部交出。”

李宗仁回答说:“这正是我的意思。”

飞机早晨从南京起飞,上午即到。蒋介石在筑桥航校等候。谈话时,李宗仁对蒋介石说:“你当初要我出来,为的是和谈。现在和谈已经破裂,南京马上就要失守,你看怎么办?”

蒋介石沉思一会,仍振振有词地说:“你继续领导下去,我支持你到底,不必灰心。”

谈话进行了一会,蒋介石撇下何应钦、张群等,拉李宗仁到另外房间单独谈话。李宗仁鼓足勇气,对蒋介石说:“你如果要我继续领导下去,我是万死不辞的。但是现在这种政出多门,一国三公的情形,谁也不能做事,我如何能领导?”

这时,蒋介石的态度,表现得万分诚恳, 李宗仁反倒不想摊牌了。蒋介石最后又给他打气,且信誓旦旦地说:“不论你要怎样做,我总归支持你!”

最后,蒋介石向李宗仁等表示,他要发表一篇联合宣言,表示反共到底。李宗仁不知是对南京总统府危如累卵一无所知,还是对保有半壁江山充满信心,他对蒋介石说:“我准备再派人去北平商谈一次。”

蒋介石阴沉着脸,对李宗仁说:“不必再谈了,过去共产党因为在军事上没有部署好,所以才同意和谈,现在他们已经渡江, 再没有谈判的余地了。”

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中,白崇禧是个不甘寂寞的角色。

武汉,华中“剿总”长官公署。

白崇禧对鄂豫边关于是否有共军主力的情报始终将信将疑。刘邓、陈粟所部,主力远在沪、宁一线,北平那边还在谈判, 林彪是中共方面的谈判代表, 其主力还在华北的平津地区……

他不愿再想这些。眼下当务之急,是力劝蒋、李,重新部署兵力,与共军决一死战!

也许白崇禧太看重当年在四平街同林彪的那一战了,也许是他太看重手中那几十万军队,也许他对“小诸葛”的美称颇为得意,以致他真的以诸葛孔明自比,吟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了。

面对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白崇禧拍胸捋袖, 似乎真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