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蹲猴猴深度帖子

 骁亦往 2024-02-1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以下是武术万维网论坛关于蹲猴桩的经典帖子

白丁:我曾跟上海一心意拳师学过名为蹲猴桩的桩式:双腿并拢屈膝下蹲,膝不过趾。双臂贴于大腿双肘内裹,手掌外翻掌心向上。抬头,下颌略上扬。提肛。意略守丹田,不强求。此外没有别的要领。似乎与山西戴家传人曹先生所介绍的桩法颇为貌似。在上海似乎仅凌汉兴老先生(卢嵩高之徒)所传一支习练此桩,并视其为根本,后阶段心意丹田功全靠此桩聚气培元打下的基础。我试练一段时间觉得不得其要领,也没有机会再请教这位老师。请各位明白人赐教此桩的功法功理。先谢了!

图片

吴利民:戴氏心意拳的桩功劲力对应:

混元势:浑圆桩,蹲猴猴)是拳法母架,刚为猝,内劲猝为刚,内劲实为刚,劲力深沉则刚。柔为绵,内劲绵为柔,内劲灵为柔,劲力轻灵则柔。劲源于内,力发于外,动作快慢是刚柔的外象表现。内劲刚柔是质的反应,内劲是精气神的衍化物,精气神是心,灵意念的六合劲,!心动似火焰,必然产生内劲之刚,心静如平水则生发劲力之柔,刚柔对立统一体拳法之灵魂。纯刚易折,纯柔不力,刚柔相济力是发化衍变的正道。劲是精气神聚化的一种能流,意念指挥可瞬间爆发,力度大,速度快,穿透力强,转瞬急逝,发之于无形,化之于不觉,劲力故为拳法之魂。在练精气神的原则下,将浑圆桩分五种功法:叫做蹲丹田,抱丹田,(搬丹田)射丹田,砸丹田,养丹田。

五种功有静养和动养两个过程,原地不动为静养,带步为动养,行拳走势中涵养,故有无桩不养功,无势不含桩,桩功总架势,头微仰,胸微涵,腿微曲,三元聚一,通体呈圆,蹲丹田就是曲蹲不展,旨在滋养丹田,深沉下肢功能,下肢是人体三节之根节,根节稳固乃拳法之本,采用三尖对齐,(鼻尖,膝尖,足尖)自然呼吸演练此桩是养丹之基础,抱丹田是有束有展,束吸展呼,外加手随声落,手随身起,手抱丹田的演练方法。此为拳法出手之母型构架,一切手法出自丹田,收自丹田射丹田则是随着来展势式的起伏,单手从丹田处向前发射,意在根节催,中节随,捎节追。砸丹田是依附于束展势式,腰轴侧转的根节演变,旨在横排斜拨。养丹田则是身落而手起,身起而手落的对立反射,旨在劲达四指,收劲往势。

桩功是拳势田型,田型内含拳法趋向,它就是束。钻。抖。擞。刹,束是束身,束为起势之源,无束而无进,无展而无法,束是进法之母,束是展的伊始。钻是进也,也是拳法变化之始,不管前进后退,高去低就,一切从身法的转换反映出来。抖是顺也,这是拳法的顺势是向。擞是横也,以横破顺,如同火柱投炉灰之理。刹是住也,这是劲达四捎之终也。

桩动对应着拳法去向,而拳法走向又对应着母型劲力,这就是踩。扑。舒。裹。绝。踩者如踩毒物也,扑者如虎猫扑物也,舒者舒展其力也,裹者包裹而不露也,绝者无所不绝也,踩劲出至蹲丹田,久蹲脚力深沉,出步之后必有踩劲,扑劲来自抱()丹田,无抱而无扑,抱为扑之始,。舒劲源于射丹田,射必劲发,舒展达意。裹劲取于砸丹田,侧转砸击,砸必含裹,裹而不露。绝劲生于养丹田,起落反射有蹬有顶,劲达四捎,势完劲止。

按照阴阳相合,五行相变之理,势向劲互为依存,相互对应,内在有着本质之联系,并且都有束展开合,拳法变化和劲力运用之对应体系,也就是蹲为势,束为向,踩为劲,抱为势,钻为向,扑为劲。射为势,抖为向,舒为劲。砸为势,擞为向,裹为劲。养为势,刹为向,绝为劲。以上是势向务对应公式。另外还有五劲量化目标,这就是踩要毒,扑要勇,裹要滚,绝要短,这就是拳经所云:踩。扑。裹。舒。绝。毒。勇。猛。滚。短。毒是心灵反应,毒则手法奏效。勇为劲气之帅,勇必不惧,猛是神形俱至,猛烈无敌。滚是用劲之法,滚必利裹,裹则能排,。短是快捷之义,根节取人谓之手法短,快速取人谓之时间短,一招制胜谓之拳法短,宁短勿长,越短越好,能在一寸前,莫在一寸后,就是其理也。

势向劲本是你精蓄气养神的统一体,势为拳法是构势,向为拳法之趋向,劲为拳法之灵魂,此乃拳法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实是演练心意拳桩功之基础。

图片

戴氏心意拳劲力谈:

人之生命在血气,拳之灵魂在劲捷,劲力越丰富拳法越有生命力,劲力越艺术,生命力越强盛,太极拳以劲力上的缠连绵柔,潇洒飘逸,风靡全球,少林拳以劲刚势猛,气势磅礴,风行大江南北,心意拳则以劲力富含科学原理,能将精气神贯注于拳法变化之中,既富技击又可强身健体。故而为中青年所厚爱。

劲向六说:

劲力即内劲之力,是精气神聚合为一的抽象衍化物,是意识对动作产生反射的纽带,是拳法变化的内在动力。静若处子,动似电流,通过丹田的催动,它将使肢体产生生理性震动,可谓拳法之灵魂。

心意拳是由内催外以根带捎之内功拳,拳法以内向为特征。外形变化来自于内在劲力牵动,故在内劲上既讲内容又讲艺术。因而有无法不含劲,无劲不见法之说。形变是劲变的表现,劲变是形变的母源,实质是修练内劲也。一日可练二一式,三年难悟一劲,劲支为辐射通达,辐射系指劲力的走向,通达系指劲力的应用,故有劲向六说,和劲用三法之说。劲向六说是上捧,下押,左旋,右转,前拧,后拽,六说之中各具诸劲,都是以劲向论述,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上捧劲力叫:挫。捧。掇。掀。挺。提。劈。托。勾。顶。挫为:旋转或立挫。捧为:翻滚式上捧。掇为:平旋式立掇。掀为直立式上掀。挺为立滚式挺立,提为上提式提拉。劈为斜起式陡劈。托为平举式上托。勾为上提式的挂。顶为冲立式上顶。

上捧十股劲皆以园弧路线运转,抱括纵上和斜上三个方面。也可称为起劲类。下押劲力为:押。闸。扣。剁。斩。劲力走向都是直下或斜落,各股劲力都内含右相关的园势拳法之中,左旋右转皆为横向性劲力,内涵六劲,叫做叠包裹,斜里拨,反向捌,拗劲捩,两边捋,左右搡,前拧劲力包括,钻滚剪移里,六股劲力皆为前冲性,叫做前击涵钻易内伤,滚劲击敌无遮拦,肘头剪胸难脱逃,拧劲可穿斤重山,扛杆移动最省劲,里劈肋间更难防,六股劲力皆走园弧路线,劲达势至,后撤劲力内含撤勾拽拉,撤为步向,却含撤劲,撤中有勾,一法二劲,拽拉涵于手法之内,扣彼腕劲,不动步为拽,步后撤为拉,三十多股劲力是精气神聚合为一而外放之表现,有单一劲和复合劲之说,不可弧立地认识或机械地理解,但劲力自转于园势轨迹拳式之中却是对劲力的共识,俗称劲园力足,势园劲足,内外融一是也。

图片

CTD2006:蹲猴桩没有传说的那么神秘,也不是很复杂的东西,但却确实是必须老师言传身教的东西。

都说胳膊扭不过大腿,那么大腿扭不过什么呢?大腿扭不过腰。因为以腰如枢,人的整个身体就成为一个大胳膊,能用这个大胳膊打人,才能以弱胜强。因为,就连大腿也扭不过这个身体。

不过,人们对于腰,有一个误区,认为腰劲如何如何,其实腰劲并不是由腰发出的,腰劲的最大能量来源,是来自于腹肌。

就是腹部力量越大,腰的力量就越大。

而腹部对腰供劲,就在于束展小腹,翻丹田。

这就是传统武术一直对丹田多有强调的原因,就是因为,丹田有劲,腹有力,才有腰劲。打个比方,丹田劲儿,对于人体来说,就像是人胳膊上的二头肌!

所以太极拳就讲卷放,就是将人的身体从小腹处先卷起来,胯向前向上送,然后放开,就像钟表的发条一样。

心意拳,特别是戴家讲丹田劲,行如槐虫,起如挑担。槐树上的青虫儿,西安土话叫吊死鬼的,走路一拱一拱地束腰展腰,其实就是将腰(腰部丹田)劲合到人的一举一动上。

形意拳说的束展,应该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大家都知道薛颠前辈的故事,都知道薛先生同人比武,输了后,去山西五台山苦练功夫,说是遇到了虚无飘渺的灵空上人,我更愿意相信,他是去山西寻根,走李老能先生当年走的老路子,去心意拳里找东西。(此为个人臆测之言,薛前辈的支系当笑话听就好,勿做无谓的门派之争)

都知道心意拳讲七拳十四处打法,这七拳十四处,就是人身体这个大胳膊上的部件儿,打人时用的劲儿,都是由腰发出来的。

图片

记得多年以前,就从重庆市一位姓李的老先生口中听过一句话:丹田如球腰如轴。后来,又听一位练太极的老先生讲太极拳的卷放:翻裆过背舞大龙。当然,还有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力发于根,主宰于腰,过肩跨背形于梢。其实都是讲全身发劲的。

力发于根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但主宰于腰就有点晕了吧。其实在这里,根劲为挺,就是支撑的作用,根劲并不能打人,它就是个支椽子的作用,说白了,就是枪炮的后座儿,没有后座儿,枪炮往后一退,炮弹也就打不远了,劲泄了。

所以说,腿上无力人无根,就是这个意思。往前一打,自己的腿先撑不住劲儿,发软儿,那还不自己先一跤先跌倒了。所以,于我来说,练一个腿上有根,于敌,就是要用技巧拔他的根儿,他腿上就是有劲,咱也想办法让他站不稳。基本这就是力发于根在拳学上的应用原则,想办法稳自己的根儿,想办法拔别人的根儿。

现在再说主宰于腰,其实就是人发劲的根源就在腰劲儿,就是腹力。但腰劲上不光是要拧上去,是要进行卷放的,就像钟表上发条,卷得越劲,发出的劲越大。但这个劲怎么发,就是翻裆过背舞大龙了。

卷就是将丹田先往前往上用力翻,翻到翻不动为止,卷得越紧实,丹田越有劲儿,这样往外一展,劲就从裆胯过背传肩。这样身体就真成了大胳膊了,有了屈臂(身体)之力。

最后一句:过肩跨背形于梢,就在于一个舞大龙上,这个舞大龙,就是惊尾闾,尾闾一惊,往后一展一梢,整个大脊就像古代发石车的杠杆儿,将劲就传到了肩部,然后就用上薛颠先生说的,肩窝吐气,就能力达于梢。

当然,这个这程说的都是大劲儿,就是起主要作用的劲,还有一些小窍门,像惊四梢,松柔开活出灵劲,这些都是另外的技击范畴了,不在这里做论述。说过了大胳膊发劲,然后再回到蹲猴桩。其他没见过的名师高人,我不说人家的好坏,我只说我见过的。

我见过的猴桩蹲得好的先生,就是山西祁县晓义村的田如文老先生。据说戴家心意拳的戴奎先生晚年就是在老先生家里老去的,这个我没有考证真假,聊做一说,可信度大家自己去考证吧。

但我在见老先生的第一面时,老先生让我一摸他的丹田,我当时就呆了,我平生第一次在人的丹田中摸到了一个球。这距离我听丹田如球这句话已经过去了足足近十个年头了,我真正地、具像地在人的丹田中,摸到了一个球。当时因为时间紧,还要拜访另一位戴家心意拳名家,就没在先生家多停,在先生家坐了四个钟头后,我就赴祁县县城了。

然后,回到西安的一个多月里,我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儿,后来终于忍不住,在十一期间,专门又再次来到晓义村。图片

于是,我了解到了蹲猴的一些点滴。

就我个人理解,蹲猴其实就是练一个丹田的束展卷放(个人理解,不能做标准,感觉说的不对的,就当笑话听吧。)练习时大概分4个步骤:1、翻转回滚;2、闸气;3、射炸;4、合行。

先说一:翻转回滚就是将丹田翻起来,再滚回去,就像长拳拔筋盘补一样,只不过长拳拔的是手足筋,而翻转回滚拔的是丹田的筋儿,这个主要是加大丹田卷放的幅度,毕竟有了幅度,才有力度;

再说二:闸气就是给丹田灌气,充实丹田。感觉上好像随着呼吸,气只进不出,其实是为丹田射炸做准备,也是强健腹肌的办法。因为闸气几次后,小腹肌肉特别是膈肌就酸的厉害;

再说三:对射炸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进行丹田的冲拳运动,让丹田这个大拳头发力顺达。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心意拳合一,心一动,丹田一炸,力就发。就是拳谱中所说的,火机一动物必落那种随心所行的干脆;

最后四:合行就是将丹田这种发力合到身体动作上,当然,这一套用力的动作,最合顺的就是戴家心意的动作,这是人老几辈子总结出来的最合适的,不是我们一天两天能发明出来的。

我这里所说的,并不是田老先生所说的原话,而是自己文人式的理解。

最后说一句,这个东西确实是要老师教着学的,稍不注意,会炼出毛病的。特别是像闸气这种练法,好多门派都有,但都不一样。个人感觉,戴家这个蹲猴,如果出偏,主要是在闸气一关上,弄不好,顶气冲脑,或者憋气伤身。

要知道这四个步骤里的每一动,都有特定的走气路线,这个我不方便透露,因为我一不是田先生的弟子;二不是心意门人,更不是武林高手,充其量是一个和田老先生投缘的爱好者。而且,我自己所练的拳,主要是流传于关中的红拳,所以我对戴家蹲猴的理解,不是从戴家门里人的角度,而是从武术和技击的角度来理解他。

田如文先生教拳,我感觉不是那种保守的人,而且有着山西农民最纯朴的那种厚道。我没有拜师,吃住在先生家里,走的时候掏一点饭钱,老先生当时拒绝再三才勉强收下。后来才听一位兄弟说,曾经有外地的学生在先生那学拳,结果回家路费不够了,老先生还反给学生贴补了路费。我听后无言,因为老先生的家里的经济确实不宽展!

老先生有一句话,我想在这里复述一下:不教外国人,特别是日本人!

说他狭隘民族主义吗?我不敢说,因为他不识字,所以我只感觉朴实!

另外,我个人感觉,要了解这个,可以参考一下金家拳的开合功,二者有一点相通的地方。

图片

流年逝无痕:好像任师父讲过,阴劲起于枕骨,阳劲落于额。束身时阴起阳落,展身时阳起阴落。两个劲接为一气。

cyq02131:流年逝无痕,你讲的对的,实是一束一吸阴面气下落,一展一呼阳气上升。这是对练通人讲的,或者小孩练而啥也不需讲的人行,对于半路改学蹲丹田的人那必须从基础底子上来。上面那些没必要讲了。对于十八以下人练戴家桩,本身年青人骨软筋柔按规矩几月就能做到位了,可练过到的拳而且岁数起过二十几岁的习武人或再大些年令的人学,骨硬筋僵难一下适应做到位,所以教蹲桩时就要有区别的教,循序渐进的改慢慢合规矩才能入门,不能教人一慨而论,分类对待才行。

流年逝无痕:任师父讲,蹲猴一般要蹲半小时,然后再练蹲起束展。蹲的时候按要点蹲就行了。功夫慢慢就会有。练蹲起束展时要脆要快,发音要尖,要短。顶劲从尾闾一起顶到头顶。

练走步时,每一步都要一脚半的距离。脚未落着要有搓劲,落时翻踩。脚下要有钉劲,头上要有顶劲。丹田要往前射。背要拉得展展的。腿要极力蹬展。从头到脚是一条线。

在他那里规矩很严。稍有点小毛病都不行。任师父还讲,戴家拳要练好,怎么也得下七八年的功夫。戴家打人把人放出一两丈远去是很容易的事。老先生还讲他年青时候练时,在廊檐底下练,把整个廊下铺的青砖条石都踩成小碎块。每天鸡鸣就起来练。冬天口外很冷。练完后眉毛上头发上一层冰。

我认识一个体重二百多斤。身体彪悍,过去练拳击和摔跤,后来又改练武术的王师父。前几年车祸去世了。他曾跟过任师父几天,但并不是递帖弟子。他曾对我讲。过去任师父在开化寺平房住。跟他一接手,就把他这么大的块头从房里扔到门外去好远。最少有两丈远。任师父的功夫,是他见过的最好的之一。太历害了。一般的拳师跟本没得比。

XUEYIN:1刚开始蹲时眼与前方物体不能太远.2漆不能超出脚尖,重在体会收臀逼漆,臀极力往回收,提肛,俩腿夹紧腿根往回缩,胯要包裹.3膀下沉再包裹,下颚微抬感到喉部舒展及可.做了半天动作为了追求啥呢?一个字---松!!!!站的就要累死了,再挺一会那松就来了,那就对了,要不戴家咋叫它舒式呢.那展式呢?在松的前提下脚要踩漆弯要挺,腰要松胸要展头要顶,就和毛毛虫爬一样就好.劲的顺序就是脚,肚,胸窝.注意头顶的快了就把到胸窝的劲带走一部分,慢了加重劲的负担,漫漫体会就做好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松的前提下完成那才美呢,哈哈.

图片

cyq02131:关于蹲丹田应该是双脚并住练的。教人是要这样教的。我师父岁数大了,而且内劲转换灵活自如,也不讲究外形了,我自由练惯了有时不守规矩,今后注意。你说的走步时前臂内翻双肘相靠住为好,戴家拳外形好似紧实际要求全身相对是松灵的。我师讲:不用是一丝劲也不搁的。这样才能提住虚灵劲之意的。肘靠住双膀自然翻塌垂下来了。孩子们骨软筋柔还是按老规矩为好。关可戴家拳与别门都不一样你可参考胎儿在母体中姿势与婴儿侧卧翻滚极柔软无骨的动作是否有启发,我想问题都从最原始及最简单处着想的。不知我瞎绉的对否。不对给予指正。

王氏后学:您说的很对,就是胎儿在母体中的先天姿势,也就是先天功法,应该是从小孩子练起,三四岁时候应该最适合,严格按照三年蹲猴三年步子练出,就象少林童子功夫那样,到了八岁都能用碗扣在小腹上被人提起,可见丹田的吸力多大了,再有就是在少年第一次遗精之前已经把丹田功夫养成了,我们现在只能练个后天内壮功了,和从小练出的童子功没法比的。我看了最近戴氏心意拳在祁县的大会和在紫金山上练的,好几个都是四五岁的小孩,骨头软都能双肘合住了蹲猴。您看过那个开始是戴军帽的小孩练踩步子视频吗,不知是哪位?应该是八十年代初录的吧,或许愚夫先生知道吧?他当时应该是六岁,学了两三年了吧,现在应该三十出头了,一定是好手了。解说称王映海先生是五十九岁,练的扭扣三刀,前面一个老者应该是王步昌先生练的四把,还有岳建祖和董正龙练的五行和闸势。

您师父和师兄鸡腿步子与现在看到的不同,技击性非常强,暗腿弹出不见形,身子反弓一展,真的如虎过涧一般,言语难以描述,我看的是九十年代初日本人来祁县的录像,王老先生拳势古朴极为珍贵,演练了磨手、不来顾手、挑领鹰捉、双把、六合棍,讲解长兵短用,短兵长用(铁筷子)技法,我每隔一两个星期看一遍,每次看都有新感受。(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