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博物院《晋国霸业》之肇基河汾

 睫毛上的风尘 2024-02-19 发布于北京

本文建议在WiFi下浏览!

图片

PART/
01
肇基河汾


       西周初年,叔虞封唐,居河汾之东。燮父继承父业,改唐为晋,肇创晋祚。近300年间,历代晋侯,坚守屏藩王室的责任与担当,坚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略,兼容并蓄,开拓进取。公元前770年,晋文侯携郑武公、秦襄公等诸侯,佐平王东迁,开启东周,代王征伐,巩固王统。从此,晋国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



图片

▲晋侯鸟尊 西周 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114号墓为第一代晋侯燮父墓

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

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

头微昂,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

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

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

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

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

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

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

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叔虞方鼎 西周 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114号墓为第一代晋侯燮父墓
此鼎为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唐叔虞自作用器
山西博物院展出为复制品

临汾市博物馆也展出了一件复制品(下图)

原件收藏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铭文讲述的是某年十四月,王在成周举行盛大祭典,礼毕,王会见与会臣下贵族,王对叔矢进行赏赐,叔矢为纪念铸造了这件铜鼎。铜鼎铭文中的王应是成王,叔矢则是晋国的始封君唐叔虞。


图片图片

▲叔作旅鼎 西周 晋侯墓地113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113号墓为第一代晋侯燮父 夫人墓

图片图片

▲绳纹双耳罐 西周 晋侯墓地113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113号墓为第一代晋侯燮父 夫人墓

图片图片图片

▲晋侯喜父盘 西周 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92号墓为第五代晋靖侯宜臼 夫人墓

盘内底铸有铭文4行72字:

唯五月初吉庚寅,

晋侯喜父作朕文考厉候宝盘,

子子孙孙其永宝用。

图片图片
▲缀玉覆面 西周 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92号墓为第五代晋靖侯宜臼 夫人墓

图片图片图片▲变体兽形盉 西周 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92号墓为第五代晋靖侯宜臼 夫人墓

图片图片

▲晋侯对鼎 西周 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

侯墓地92号墓为第五代晋靖侯宜臼 夫人墓

图片

图片图片▲晋姜簋 西周 晋侯墓地13号墓出土

侯墓地13号墓为第七代晋献侯苏 夫人墓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晋侯温鼎 西周 晋侯墓地13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13号墓为第七代晋献侯苏 夫人墓

口沿下有一周3组相对的回首龙纹,

这是西周穆、恭时期较流行的一种龙纹形式,

与该墓的时代也是相符的。

器腹内壁铸有铭文5字:晋侯作此鼎

从其形制看,它应该是一件可以在托盘中加炭加温的温鼎,

托盘中的镂孔用于通风、去灰。

图片

▲兽面纹铙 西周 晋侯墓地64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64号墓为第八代晋穆侯费王墓

图片

▲晋侯苏钟 西周 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8号墓为第七代晋献侯苏墓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晋侯僰马壶 西周 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92号墓为第五代晋靖侯宜臼 夫人墓

共2件,形制、纹饰、铭文均相同。

盖为圈足式捉手,长子口深入壶颈。壶口微侈。

长颈略内敛,圆垂腹,平底,

高圈足,颈两侧各设虎首形耳。

颈部饰相对的回首式长冠凤鸟纹,

圈足饰花蕾形冠的凤鸟纹,

器腹有十字形宽带纹,

这是西周中晚期青铜壶上常见的装饰。

盖顶捉手内铸有铭文3行12字:

晋侯僰马作宝尊壶其永宝用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兔尊 西周 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8号墓为第七代晋献侯苏墓

图片图片

▲鸟盖人足盉 西周 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8号墓为第七代晋献侯苏墓

器体扁圆,顶有长方形口,口沿外侈,

上有圆雕的振翅鸟形盖,以熊形链条与器体相接,

前有昂首曲颈的龙首形流,后为兽首形鋬,

器下为两个祼体的半蹲人形足,

身前倾,背负器身,表现出两人负重时的姿态。

盉身上部饰体躯相交的龙纹,

两侧由内向外依次饰蜷曲龙纹、鳞纹、斜角云纹。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金带饰 西周 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8号墓为第七代晋献侯苏墓

图片

▲三璜双环双玦玉佩 西周 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8号墓为第七代晋献侯苏墓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玉牌联珠串饰 西周 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31号墓为第七代晋献侯苏 夫人墓


图片

▲晋侯(臣斤)簋 西周 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

侯墓地8号墓为第七代晋献侯苏墓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杨姞壶 西周 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63号墓第八代晋穆侯费王 次夫人墓

盖子有喇叭形捉手,壶颈部两侧有兽首衔环耳。

盖沿和圈足饰兽目交连纹,颈部饰波曲纹,

其下为兽目交连纹、鳞纹与瓦楞纹相间排列的装饰。

盖子口外壁和壶颈内壁铸有铭文9字:

杨姞作羞醴壶永宝用”。

有学者认为是姞姓杨国女子嫁到晋国用以陪嫁的媵器,

墓主即杨姞;也有人认为是姞姓国女子嫁到杨国

称为杨姞,此壶是晋灭杨时所得。

古杨国位于今山西省洪洞县。杨国铜器存世极少。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楚公逆钟 西周 晋侯墓地64号墓出土

晋侯墓地64号墓为第八代晋穆侯费王墓

西周末周宣王时期,以元老重臣方叔为将,

率兵车三千讨伐荆楚,作战势如破竹,多有擒获,

 战利品“俘金”中包括楚国宗庙青铜重器,史称方叔伐楚,

楚公逆钟可能为方叔伐楚的战利品,

由周天子赏赐给勤于王事的晋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叔钊父方甗 西周 晋侯墓地64号墓出土

侯墓地64号墓为第八代晋穆侯费王墓

甑内壁铸铭文3行15字,记叔钊父为柏姞作此甗

柏为西周时封国,在今河南省境内,

春秋时犹存。由本铭,知柏为姞姓国。

青铜器铭文中记录柏之国名,此为首见。

图片

▲兽目交连纹方壶 西周 晋侯墓地64号墓出土

侯墓地64号墓为第八代晋穆侯费王墓

图片图片

图片

▲晋侯邦父鼎 西周 晋侯墓地64号墓出土

侯墓地64号墓为第八代晋穆侯费王墓

内有铭文“晋侯邦父作尊鼎,其万年子孙永宝用”。

墓主人“邦父”,考证为晋穆侯。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玉组佩 西周 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侯墓地63号墓为第八代晋穆侯费王 次夫人墓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晋侯(臣斤)壶 西周 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

侯墓地8号墓为第七代晋献侯苏墓

盖内铸铭4行26字,“唯九月初吉庚午,

晋侯臣斤作尊壶,用享于文祖皇考万亿永宝用”。

晋献侯“臣斤”是墓地中唯一能与《史记·晋世家》

记载姓名相吻合的一位晋侯。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铜鼎 西周 山西曲沃县曲村出土

图片▲南宫姬鼎 西周 山西曲沃县曲村出土

图片图片

图片▲伯卣 西周 山西曲沃县曲村出土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铜方罍 西周 山西曲沃县曲村出土

图片

▲伯尊 西周 山西曲沃县曲村出土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