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先贤 凝心铸魂】邓稼先先生生平事迹简介

 广东黄汉光 2024-02-20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生平简介】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1940年5月,为避迫害迁至昆明。1941年进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42年,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1948年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8月,完成博士论文“氢核的光致蜕变”,获该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10月,冲破重重阻碍,回国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副学术秘书,协助钱三强学术秘书和吴有训副院长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分别与何祚庥、徐建铭、于敏等合作,在1956-1957年的《物理学报》上相继发表了“β衰变的角关联”、“辐射损失对加速器中自由振动的影响”、“轻原子核的变形”等论文,为我国核理论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959年,根据中央决策“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选定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这三个方面作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主攻方向。选对主攻方向,是他为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工作做出的最重要贡献。1962年9月11日,他和同事拿出了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由罗瑞卿审定,二机部向中央打了一个:“两年规划”的报告,提出争取在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奠定了基础。1963年2月,在华北某地参与并指导了核试验前的轰炸模拟试验。9月,接聂荣臻元帅命令,他和于敏率领九院理论部研究原子弹的原班人马,承担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零6个月、美国用7年零3个月、苏联用6年零3个月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1971年,造反派侵袭九院,许多建立过大功的科学家蒙冤被整,他和于敏、胡思得等人也被集中到青海基地遭受批斗。1972年,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是年,在一次试验中,身体受辐射影响,但仍坚持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学部委员)。1982年,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1985年,因“原子弹的突破和武器化”和“氢弹的突破及武器化”,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86年6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任命他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因癌症去世。

【科学成就】

“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他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撰写了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
他不仅注重科技实验,还格外注重对科学理论的及时梳理和总结。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他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政治贡献】

当众撕碎侵略者的旗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响起。22天后,北平沦陷了。日本侵略者召开了“庆功会”。时年13岁的邓稼先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撕得粉碎,并扔在地上踩了几脚。这件事发生后,邓以蛰的一个好友劝他说,此事早晚会被人告发,你还是尽早让孩子离开北平吧。无奈之下,邓以蛰让邓稼先的大姐带着他南下昆明,那里有南迁的清华和北大教授,还有众多的老朋友。临走前,父亲对他说“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科学对国家有用。”邓以蛰凭自己的经验寄希望于邓稼先,但这句话在邓稼先的脑海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的开拓者
他是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他生前共参与了中国进行的32次核试验,其中亲自去罗布泊指挥试验队的就达到15次。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前苏联8年、美国6年、法国4年、中国2年8个月),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两弹元勋
他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他研究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方案,并亲自参与了核武器的实验。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他之所以被誉为核弹之父,因为他是中国氢弹的总设计师。中国的第一枚氢弹是他主导设计的,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轶事选编】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86年,他的癌细胞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参加邓稼先的追悼会。在追悼会上说:“邓稼先同志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骄傲。”
邓稼先的岳父、全国政协副主席、许德珩老人也在他送的大幅挽幛上悼念邓稼先;稼先逝世,我极悲痛!在地球的另一面,远隔万里重洋的昔日好友杨振宁教授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也给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教授发来了电报。
“用生命换来的成功”
1979年,在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他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
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他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他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1985年,他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只是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最后一枚奖章
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他的祖国中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是最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他敏锐的眼光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继续快步推进了十年,终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核工业部为表彰他20多年来为发展中国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使他那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他学习。他一生功勋卓著,获奖无数,生前的最后一枚奖章是在医院的病房里获得的。1986年7月17日下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全国总工会书记罗干、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核工业部部长蒋心雄等领导,前往解放军总医院,向他颁发全国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章,以表彰他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工作和核事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这是“七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出的第一枚全国劳动模范奖章。
他庄重地把奖章戴在胸前,高兴地说:“今天李鹏副总理亲临医院授予我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我感到万分激动。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我只不过做了一小部分应该做的工作,但党和国家就给我这样的荣誉,这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尖端事业的重视。我现在虽然患病,但我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争取早日恢复健康,为国防科研事业再尽一些力量,以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的希望。”
就在戴上这枚奖章的12天后,1986年7月29日,他因全身大出血,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为之奋斗、奉献了一辈子的中国核事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妻子许鹿希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庶民本色
他穿衣服从不挑剔,一般就是一套灰色咔叽布的中山装,衣服样式也基本没什么变化,一套衣服一穿就是很多年,很久也不见他置办新衣服。不过他的着装是十分讲究的,他的衣服虽然不新,但从来都是干净、整齐,从不因为工作繁忙而在服装上显示出“没时间收拾”的样子。
他还有一个爱好是看电影。当时,国管局于每星期六晚上在政协礼堂放电影,一般连放两场,邓稼先每场必看。他看电影,从来都是坐公交车前往,有时电影结束得很晚,末班公交车没有了,政协机关的同志想叫个车把他送回家,他都是连说“不用,不用”,迈开脚步向家的方向走去。
在文艺作品中被广泛宣传涉及邓稼先有关作品
文学作品:《两弹元勋——邓稼先》祁淑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影视作品:电影在文艺作品中被广泛宣传涉及邓稼先有关作品
文学作品:《两弹元勋——邓稼先》祁淑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影视作品:
电影:《横空出世》、《邓稼先》
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电脑游戏:《沧海沉梦·邓稼先传》2006年1月18日发行,运用RPGMakerXP制作的小游戏,是国内爱好者制作,以表达作者对邓稼先先生的敬意。
(来源:辽宁九三学社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