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连载12 |中医的解剖学认识(10):心与心主,本属一体

 为什么73 2024-02-20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周波 腔调中医 2024-02-20 10:07

专栏介绍

INTRODUCTION


【形与神俱】专栏主理人:周波。合浦人氏,主任中医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早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感兴趣于经典的研读,著有《黄帝内经系统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诠释》一书和《“形与神倶”现代科学研究》等系列文,对《黄帝内经》的“形与神俱”人体生命结构观、阴阳五行、调神和“治未病”等内容,有个人的见解。本专栏的想法是:用读者听得懂的话,讲自己所理解的中医


  专题连载-12-

《内经》认为心血管、神经系统同一体

图片导言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素问·天元纪大论》

心与心包,本属一体。

           ——《类经》 明·张介宾

前言:

读者如果看了上篇,可能会有一个感觉:在《内经》里,心与心主,关系密切。不错,下面就接着讲这方面的问题。

图片

【春节快乐!继前篇】

前面说到,《内经》的理论体系,在引入五行学说后,为了适应五行的“五系统”模型,取消了在“六合”里,“心主(心包)”脏的地位。

不过,“心主”正如《难经》所说,只是“无形”,并未消失。

根据之前“本-神脏”、“心主”与“三焦”的解剖认识,探讨在中医学里,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二者的关系。

1.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具有相似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1.1在《内经》里,二系统的中心实体:心(脏)与心主有多个相同之处

1.1.1重要性:《灵兰秘典论》

“心者,君主之官”。

“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主就是心主)”。

二者在人体结构中,如同西医学所认识的一样,对于生命来说,都特别重要。

1.1.2供血系统

二者的供血系统结构一致,《内经》将这种血运方式命名为“心包络”(略,详见论文《心主是中枢神经的佐证——兼探讨心包络的实体》)。【见图1】

图片(内容:图1 心包络——脑、脊髓(下段后面观)及心脏的供血结构。来源:网络配图)

1.1.3保护膜

心脏和中枢神经,都拥有各自的独立保护膜实体:即心包膜与蛛网膜。

1.1.4“生理”属性

二者都具有“火”的属性,五行里心属火,心主则是“灯中火”。

《素问·天元纪大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作者认为:“君火”指的是心主之火,“相火”指的是心(脏)之火,这是用皇帝与宰相(都是管理层成员)的关系来说明心主与心的关系和二者生理功能上的相似性。后人不明,将“君火”当心火,相火则出现了寄居于肝肾二脏的阳火、命门火等的说法。

1.2二系统的周围实体的结构一致

从心脏和中枢神经上分别发出的血管与周围神经,二者的整体性结构是一致的,都具有离心性的从大变细、变分散并分布到全身的解剖结构形式。

1.3血管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周围及微观部分的整体性与分布区域一致

二系统的“树头-树根样”结构,以及在微观上的毛细血管网与“神经纤维网”的整体性和分布区域,除了极个别的地方(角膜有神经无血管)外,是相同的,具有一致性。

1.4二系统的“窍”的结构一致

心与心主都开窍于“千口”,即血管末梢和神经末梢。

1.5血管和神经的伴行

在体内各处的解剖实体内,血管和神经基本是伴行在一起。并且,最后都形成网状结构。【见图2】

图片(内容:图2 左图:血管与神经的伴行。右3小图:为微神经的网状结构。来源:网络配图)

西医学研究还发现:小动脉、细小动脉、毛细血管前动脉壁上都有肾上腺素能、胆碱能神经末梢形成网络包绕在脉外,称之为血管周丛,具有调控局部血液循环和全身阻力的作用。(参考文献略)

这种微血管-微神经的共同结构,尤其体现了心血管-神经系统同一体的功能关系。

1.6胚胎发育

在胚胎发育上,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是最先发育出来的。

1.7其它

二系统还存在着更多的共同点:心脏上有直接发出来的“经”——肺动、静脉,而大脑也有多对脑神经直接发出;在组织学里,心脏里有一个蒲肯野纤维网,中枢神经里也存在网状系统。等等,可能还有更多的共同点有待发现。

可见,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在解剖学和“生理功能”上,有着极高的共同点、相似度及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认为:在《内经》之后,因为五行学说的应用,中医学已忽略了“心主”的解剖概念,并将“心”与“心主”合并而论。其意义就是:

心血管系统已经兼并了神经系统,二者在解剖和功能上合二为一,即“同一体”。

在五行框架下,五脏配五行里的“心”,它的解剖实体是“心+心主”(暂称为“大范围心”)

2. 以经证经,《内经》里有直接的记录认为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同一体

前面通过《内经》有关的解剖学内容,论述了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具有同一体的认识,其实在《内经》里,就存在此认识的直接记录:

2.1心与心主同一体的直接记录

高也陶教授认为,马王堆出土医书中的十一经脉,产生的年代应该在十二经脉之后。

其原因就是由于六合变为五行后,把心主与“手厥阴之脉”都减掉,故只剩下十一经脉。后世在“心主”的概念已经失传后,为了阴经与阳经的对应,重新出现了一个“心包经”的概念。

其实在《内经》里,就存在把“十二经脉”变为“十一经脉”的具体记录,见《灵枢·本输》: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岐伯曰:请言其次也:

肺出于少商,……。手太阴经也。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流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俞;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

肝出于大敦,……。足厥阴也。

脾出于隐白,……。足太阴也。

肾出于涌泉,……。足少阴经也。

膀胱出于至阴,……。足太阳也。

胆出于窍阴,……。足少阳也。

胃出于厉兑,……,是足阳明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手少阳经也。……。

手太阳小肠者,……。手太阳经也。

大肠上合手阳明,……。手阳明也。

……。

从上述条文中可以发现,《灵枢·本输》里只记录有十一条经脉,并未出现《灵枢·经脉》中的十二经脉之一的“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中冲”“劳宫”等系列穴位,本是“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后世所说“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却奇怪地出现在《灵枢·本输》的“手少阴”经脉条文中的名下。张介宾在《类经》里将之解释为“心与心包,本属一体”所致。作者认为此说很好,可惜未够精确,应该是“心与心主,本属一体”,“心包”只是后世误解后的“心主”替身。

穴比脉小,《本输》将“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穴位放进“心手少阴之脉”中,不但说明了“心手少阴之脉” 已经兼并了“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更说明了“心”已经兼并了“心主”,这就是《内经》认为“心”与“心主”同一体的直接记录。

有观点认为少阴心经是“有经无穴”,非也!

在“十一经脉系统”里,少阴心经之所以无穴,是因为古人把“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穴位,加进“手少阴”后,他们还没有想好,该把“手少阴心经”里原来的穴位,放到那里合适。

2.2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的末梢结构同一体的直接记录

(为了工整而漂亮,略去“主蛰”二字,并用“器”顶替“脾”,见连载7。《新校正》:全元起本并《太素》“神之变”作“神之处”,据此修改。)

《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

心者,   生之本,神之处也。

肺者,   气之本,魄之处也。

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器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前面已经论述五个“本”及其后的“神脏”,与心血管系统的末梢结构有关;五个“处、居”,作者则认为与神经系统的末梢结构有关(下篇详述)

“处”“居”的意思基本一样,指的是住所、场所。

《内经》将五个“之本”和五个“之处、之居”并列论述,正是由于心血管、神经系统同一体的原因。

以上“以经证经”,说明了在《内经》里,就存在着认为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具有同一体的直接记录。

3.心脏、脑与脊髓(中枢神经)、五行“心”的名称考虑

作者进一步推测:

“心主手厥阴之脉”这一经脉名,参对“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一句,原本应作“主手厥阴之脉”。

在五行学说的五脏配五行应用后,“主”的解剖认识慢慢失传。

后人已经不知道十二经脉里的“主手厥阴之脉”里的“主”,所说的解剖实体究竟是什么,有学习、或抄刻、或重修、或校勘者,误认为是“心”,故在“主”字前,加注了“心”字。最后,导致“主手厥阴之脉”之名称,变成了“心主手厥阴之脉”。

从上也可以认为,五脏配五行的“心”(“大范围心”),实体就是“心+主”——心脏+脑、脊髓(中枢神经)。

错出错入之下,“心主”一词,恰好体现了心血管、神经系统同一体的认识。

故此,在五行框架下,最适当的叫法是:

1.心脏称为“心”

2.脑、脊髓(中枢神经)称为“主”。

3.心血管、神经系统同一体认识下的“大范围心”,实体是“心+主”,可称为“心主”

心血管系统兼并了神经系统,二者同一体的认识,其理论基础存在于《内经》的理论体系内。虽说此认识是为了迎合五行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但是反过来,五行学说却促进中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解剖学认识观点(后面论述)

现代自清末民初名医张锡纯起,不断有学者根据“心主神明”之说,提出了“心脑共主神明”“心脑一体”“心脑相关”等认识。实质上,《内经》五脏配五行里的“心”(大范围心),已经是这种认识了。

壮医学的“三道两路”理论里,两路的“龙路”“火路”,分别相当于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这无疑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二系统的相似性与重要性。

【待续】

图片

关注

点击专栏图↓↓↓




图片

图片
《腔调中医》系列文章及视频来源均为授权原创,相关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需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且不可用于商业用途。视频或文章中所涉及所有处方及操作,均作为学术交流探讨与学习参考之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学习、使用,本公众号不对任何人进行模仿学习、使用时引发的任何不良后果负责。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