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脾肾双补的方子,胸不闷了,也不烧心了,全身都有劲儿了!

 山下白鱼 2024-02-20 发布于山东

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常常感觉有些虚弱,缺乏精力,头昏乏力,毫无干劲,只有躺下才能缓解疲劳。久而久之,容颜开始变老,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为什么会这样?

这种状态实际上与脾肾的健康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而脾是后天之本。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脏器虚弱不足,都会导致身体出现虚弱的症状。

如何应对呢?

据记载,慈禧太后非常注重养生,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膏方。在众多膏方中,有一款是针对脾肾双补的宫廷秘方——加减扶元和中膏

加减扶元和中膏出自《慈禧太后医方选议》一书。补益脾肾,用于治疗久病脾肾亏虚,胸闷气短、脘腹胀满、烧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腰酸乏力、容颜憔悴等症状。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根本,我们出生后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脾脏提供营养。

脾是气血生化的源头,如果长期没有节制地过度消耗脾脏,疲惫不堪的脾脏最终会垮掉,身体的器官组织得到的营养越来越少,逐渐变得虚弱和憔悴。

脾主宰四肢肌肉,脾虚弱会导致肢体感到沉重和乏力,食物进入后难以消化,从而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养好脾胃。

加减扶元和中膏有什么作用?

组成:党参45克,炒白术30克,茯苓30克,当归30克,续断30克,生黄芪30克,炒谷芽30克,鸡内金30克,香附18克,熟地黄18克,砂仁12克,佩兰12克,生姜24克,姜半夏24克,大枣肉20枚。

剂量仅供参考,具体的加减应用需要在中医辨证的指导下进行。

用法用量:以上药材煎煮后去渣,再煎浓缩,加入冰糖制成膏状。每天服用12克,用白开水冲服。

党参归脾、肺经,具有补益脾气、益气补血的作用。

黄芪,对脾胃和肺经有益,补中益气。它也能够补气以生血,与党参合力增强身体气血。

脾主运化全身水液,如果脾气不足,就会导致水湿停滞。方剂中使用的白术和茯苓都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白术能够燥湿利水。

茯苓擅长健脾扶正、利水渗湿,两者的联合使用可以健脾,促使水液循环畅通,及时运化出体外,改善乏力、肢体沉重和腹泻等症状。

这几种药物实际上是健脾方剂四君子汤的基础。通过补益脾气和调整气血运行,可以增强中焦脾胃的功能,提升消化和运化能力,使身体恢复正常。

补气单独还不足够,还需要补血,因为气和血相互依存,只补充其中一项会导致效果不佳。

补血离不开肾脏。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具有强大的生长力,是精血的主要来源。一部分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另一部分是后天储存的,为身体提供营养物质。如果精血充足,精神和体格都会变得健壮。

熟地黄具有补血养阴和填精益髓的作用。在补血四物汤中,熟地黄起到重要作用。明代的医家张景岳很喜欢使用熟地黄,他认为在人体虚弱时,必须补足精血,才能抵抗邪气。

当归被称为补血圣药,它不仅能补血,还能活血,使气血各自归位。与熟地黄一起使用,既为身体补充血液,又将血液送到应该去的地方,使身体不再疲倦无力,面色也会红润。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在这个方子中,与党参和黄芪一起补脾气,与熟地黄和当归一起补血。

肝肾精血有共同的源头,肝主藏血,也为身体的器官提供血液需求。这个方子也考虑到了补肝的作用,靠的是续断。

脾胃功能虚弱时,除了营养不足,消化能力也会减弱,导致食积、气滞和湿阻等问题出现。

为了帮助消化,方剂中加入了谷芽和鸡内金。这两种药物都不会伤害胃部,对于严重的食积问题,还可以搭配麦芽、山楂和神曲,以提升食欲。

为了调理气机,方剂中使用了香附。香附可以调理肝脾气机,具有疏肝解郁和理气宽中的作用。

为了祛湿,方剂中加入了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佩兰和砂仁,可以化解湿气,特别是砂仁被称为“醒脾调胃的要药”,对于气滞和湿阻都有良好的效果,也可以缓解脘腹胀满的症状。

此外,方剂中还使用了半夏,它归属于脾、胃和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消痞散结的作用,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痰湿污浊。

最后,生姜可以助脾阳,促进水湿的运化。这些药物相互配合,一方面改善脾胃相关的症状,另一方面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因为脾胃喜欢燥而不喜欢湿,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脾胃功能才能保持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扶元'方剂的核心是以补益脾肾元气为中心,同时补充气血,辅以理气、祛湿和消食的作用。它适用于脾肾功能虚弱和慢性疾病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请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