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2/24 • 登八达岭古长城,踩落叶“陷阱”,与历史和野趣并行!

 童行者 2024-02-20 发布于北京


教科书里的长城:壮观、宏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更被公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

不到长城的时候,大家的印象可能大多来源于人教课本上的刻板印象,长城好像都长这样:

▲连绵不断盘旋在山脊上

▲数不清的台阶

▲人满为患的长城

不禁开始思考:我们真的了解长城吗?

01

如果我们将帕米尔高原向东至太平洋画一条线,会发生什么?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答案

与我国秦之万里长城相吻合。

02

通过观察中国3000年以来的气温变化图,我们能发现什么?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答案

每次气温骤降,就会引发修筑长城的热潮。

听起来熟悉,却又陌生。长城似乎还有很多很多等着我们来发现.....甚至与我们息息相关。

秦长城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季风线相吻合

它是秦皇汉武进击匈奴的重要支点和后方保障;是明英宗退守自保的一条难以逾越的屏障;曾是游牧、农耕民族在和平时期交往的平台。

随着历史的变迁,在长城上发生过哪些故事?

它又为何而存在?又为何要修复它?

作为后世,我们又怎样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

所幸,随着城市化的进展,这片“摸得着的历史”依旧屹立在祖国的土地上,而我们这一次即将启程『八达岭』。

远离人山人海的区域,一路穿越野径,一起摸着斑驳的墙壁,一起去思考、寻找答案吧!

或许,走进长城的那一刻,我们也可以一起思考:

01

为什么修长城?修长城最积极和最消极的王朝有哪些?

02

长城最早的雏形?最早的历史典故?

03

烽燧的报警方式是怎样的?有没有水长城?

课程亮点

1

从建筑、事件、武器、修复四个主题出发。

2

深入长城腹地,从了解长城大事件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学习知识的同时,观祖国广袤山河,使得孩子内心更加宽广。


我们怎么走进长城?


01
PART
长城的建造

今人所见之长城,只是古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什么是关城?什么是城堡、烽燧和敌楼?它们之间如何配合?

古人在建造长城时,有什么原则和技巧?什么是“因坡取势”?什么是“用险制塞”?


02
PART
长城大事件

自春秋“齐楚争雄”,到战国“胡服骑射”,再到秦“北击匈奴”、汉“马邑之谋”...这些历史上的“大事件”都与长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了解这些典型“素材”,我们会对长城的建筑与功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03
PART
长城上的武器

长城作为古代游牧、农耕民族的天然地理界限,曾是双方展示高精尖武器的平台。

弓与弩的区别是什么?

在进攻与防守的博弈中谁更具优势?

光靠一堵墙能防守住敌人的重甲骑兵吗?

“滚木礌石”长啥样?

明帝国在大清的拉锯战中往往是“攻则不足,守则有余”,其中,火器扮演了什么角色?


04
PART
长城的修复之路

“修旧如旧”说着容易做着难,不了解城墙形制、城砖材料和施工工艺,如何做旧?历史上长城的建造往往“因地制宜”,砖木土石并用,怎么组合?

当年的所谓“腻子粉”怎么那么结实?那些绝岭雄风上的砖头是怎么运上去的?是人背肩扛还是骡马为伴?

我们去哪儿?

提起长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数不清的台阶,60度的倾斜爬升.....除了是摸得着的历史遗迹之外,总结一个字就是“累”。

对于孩子们而言,厚重的历史他们或许难以理解,但是若变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远离了人山人海的八达岭,一路穿越野趣的自然世界,最后抵达长城腹地,一定是一次奇妙的体验。

建筑体系保存相对完整,城墙、敌楼、烽火尽有;

“闯王破关处”遗迹与历史教学结合紧密;

| 充满野趣,也富有挑战;

八达岭古长城,人不会像八达岭景区那样触目惊心,还保留着一定的原始风味。台阶、斜坡、残长城.....有挑战有野趣。

一路上能看到鸟窝、螳螂卵鞘、洋辣子罐、鼠李、南蛇藤、穿龙薯蓣、丁香香……

快走到山沟里面的时候还会遇到“树叶陷阱”,树叶多到可以把小腿埋起来,在这里走路一定要小心~~

| 比起名气大的某些遗迹,古长城更能呈现历史原貌;

相信孩子们在此次长城之行中能见历史载体,读历史故事,并学会了反思和推敲,让厚重的历史变成孩子们的最爱也许徒步可以做到。

只有亲自站在斑驳的台阶上,眺望祖国山河,那些发生在过去的大事件,长城为何修建等种种问题便会明朗起来。


Q
&
A

Q:线路徒步数据分别是多少?
A:徒步距离:约8-10km,徒步难度:中 ,累计爬升450,累计下降440,适合年龄:8+ 

Q:如何报名参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