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不下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不幸的原生家庭,用一生疗愈

 小贤心理 2024-02-21 发布于江苏

我为了你,辞了工作,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你再不好好学习,怎么对的起我啊?

你从小听过类似的语言么?

友情提示:

如果你听过,想要看清自己,那么往下看,如果你不打算疗愈自己,那么不要打开这篇文章,可能会造成二次心理创伤。

在许多东亚家庭中,「内疚式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

「内疚式教育」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攻击,攻击性被藏在我们依赖的亲密中,「内疚」就是那个不易被察觉的武器。

算了,我就当没养你,以后老了我也不指望你养,我自己过。

这话应该很多人都听自己的父母说过吧?

为什么那么多父母会喜欢对孩子说这句话?

因为你的问题,所以我老了以后决定自己过。

看似一句自怜自哀的语句,所传递的后台信息,每一层都是对对方一种更强烈的指责和否定,所以会引发听者很强烈的负面感受。

然而,说这话本人的终极动机并不是为了让对方难受。

核心目的是被自怜自哀、责备等层层掩盖起来,让听者没办法感受最深的诉求,这个诉求是:

“那样说只是想激将下你,我希望我们能相处的好一点,其实我很害怕孤单。”

归根结底最终极的渴望就是——我想要爱。

“你知道吗?你的父母一直在为你付出,他们为你提供了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

他们为你的未来作出了最大的牺牲,你却没有回报他们的爱和关心。

你没有努力学习,没有为自己的未来作出任何计划。

你只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和金钱。

  字字扎心,却又格外熟悉, 这不就是常见的“牺牲感”育儿方式吗?

  很多父母常常觉得自己付出了一切,时间、精力、金钱,孩子就得有成绩,有回报。

  殊不知,这种“期待”给孩子带来的心理负担,远比“学不会”多100倍、1000倍。

  不是所有的爱,都能成就孩子。

让子女感到愧疚,是最不恰当的方式。

愧疚感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以制造愧疚感来控制他人就更加不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擅长制造感动和愧疚的。

有四种不良情绪会影响到我们:

过分的烦躁、愤怒、抑郁,和愧疚(guilty这个词,程度低一点指愧疚的,高一点就是罪恶的)。

这四种“略带神经”的感受,称为“致命”四人组。

愧疚一般来自3个部分:

一个是认为自己做错事伤害了别人;

二是觉得自己付出的还不够,没法偿还欠别人的情分;

三是与别人无关,但就是不放过自己,就是从道德层面谴责自己。

什么叫内疚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用让孩子感到内疚的方式教育孩子,来达到使孩子“听话”的目的。

一般父母会用自虐的方式让孩子感到内疚,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自虐式教育。

通过这个综艺,我们来看一下这种教育方式有没有问题……

你能想象自己的妈妈用这种方式来教育你吗?

这位妈妈做到了,能对自己下手扇自己耳光的人是个“狠人”。

可以看到,黄小桃的妈妈用“惊恐”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孩子当时的表情,孩子已经受到了惊吓。

这位母亲行为超出界线,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因为不听话才使妈妈“惩罚自己”

在孩子面前做这些偏激的暴力的行为,会让孩子效仿学习,埋下心灵创伤。

诚然,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并没有错,但是过分言说会让孩子感到内疚。

孩子在内疚式的教育模式中长大,会给孩子“负罪感”,经常否定自己,变得小心翼翼

而父母使用内疚式教育方式的原因:

一是树立威严,让孩子在打压下听话;

二是代入自己的成长时代,让孩子体会自己受到过的“惨”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内卷越演越烈的今天,很多妈妈心情的“晴雨表”,都来自于孩子的成绩,尤其那些上学时,成绩不怎么好的妈妈,

当孩子没有考到她们理想的分数时,他们曾经因为成绩不好,在心里留下的创伤,就被激活。

所以她们会把这份羞耻和愤怒,投射到孩子身上,训斥孩子,羞辱孩子。

他们把光鲜亮丽的成绩,视为自己的慰藉,其实更多的是,弥补自己曾经学习上的不足。

孩子只有不断的学习,有的孩子甚至成为“嗜考族”,以此来“喂养妈妈”。

再比如那些还没有灶台高,就变着花样给爸爸妈妈做饭,哄他们开心的孩子,为了平息父母争吵的怒火,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喂养父母”,确切地说,是喂养父母心中那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其他方式

除了角色的缺失,父母还会用威胁给孩子传递恐怖信息:

“要想不让我和你妈离婚,你就必须这次考第一!”

孩子从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他们的心理开始和父母的角色对调,父母成了“孩子”,而孩子不得不成为“父母”。

又或者,有的父母也会使用“卖惨”,自我牺牲传递给孩子:

“我为了你,辞了工作,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你再不好好学习,怎么对的起我啊!”

孩子从此会每日活在“内疚”中,更加卖力地“喂养父母”。

更有父母,孩子一有一点小成绩,小进步,父母就过度渲染、大肆夸赞,让孩子陷入“全能自恋”的状态中,他们不允许犯错,也容不得失败。

孩子被架到这种高度,是很危险的事情。

越是高自尊、高道德、高敏感的人,越是备受愧疚折磨,你需要给自己松绑,看见一直不被你认可的内在小孩。

也许在联想中会碰到你被不公正对待的,或总让你承担对方情绪的早年,那就尽情联想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让它们通通出来。

不断给自己打气,不要怕,你迟早都会面对的。

有两个最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当用力补偿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的“罪”还没有赎清,沉重的罪恶感会让人产生想逃离这段关系的动力,毕竟没有人喜欢当个罪人。

第二个问题是,在这样的关系形态中,每个人都会感觉付出了很多却感受不到被关系滋养,只有消耗没有回流。

最强烈的直观感受就是一个字——累。

愧疚是一种能量震频极低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在一段关系中,亲密感和愧疚感是不相容的,亲密和愧疚只能选一个,关系中有了愧疚就不会有真正的亲密,只会剩下补偿和亏欠感。

即使是这样,人们还是非常喜欢在关系中去强化“你看看你这样多对不起我”的感觉。

愧疚会引发补偿动能,而补偿会带来看起来像亲密的行为,比如为对方做很多事,平时不愿意做的,当有亏欠感时都愿意去做了。

花更多时间陪伴、照顾对方,为对方做饭、买礼物等。

「内疚式教育」,让孩子不敢快乐

「内疚式教育」可能会给一个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1.因为负罪感「不敢快乐」

很多研究都发现,负罪感会让一个人忽视自我需要,更难享受生活。

在一项针对普通大学生的研究中( Y.Zemack, 2007 ),研究者在屏幕上播放了一些跟内疚相关的词汇:「

罪恶感深重」「难辞其咎」「有罪」。

第二组人看的是和悲伤相关的词语,第三组是中性词。

然后,研究人员询问被试者,打算如何花掉一张 50 美元的优惠券,中性和悲伤都选择了音乐、电影等休闲活动;而内疚组则选择了不那么放纵的商品,比如学习用品。

2.自我惩罚

读过《哈利波特》的人可能都记得里面的小精灵多比:每次感到违背主人意愿的时候,它就会惩罚自己。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多比效应」(Dobby effect):在内疚感驱使下进行自我惩罚。

有一项研究诱导被试者认为他们弄丢了别人的彩票( Nelissen,2012 ),结果,这些被试者甘愿接受十分难受的电击惩罚,尤其是在「受害者」面前。

在另一项研究中,感到内疚的受试者愿意将手泡在冰冷的水中,忍受一定时间的痛苦。

中国人其实在如何去表达情感这个部分的学习是非常缺失的,情感冲突要么是本能化的发泄,要么就是压抑和否认,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真正成熟、正向且真实的表达。

如果你是那个被控制的一方该如何做呢?

以故事为例:

先看见对方的付出

妈妈,我知道你对我好,关心我,我也很感激,我很爱你。(看到对方的爱,这一步很重要)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我不希望你为了等我而影响自己正常吃饭,影响身体。

 表达这个需要对自己的价值

对我来说,你好好照顾自己,健健康康才是最重要的。

表明对方继续施加愧疚感对我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为了等我不吃晚饭,我会很愧疚也会很有压力,这个压力会让我在外面工作的时候不安心甚至会出错。

而且如果我带着这个愧疚和压力吃饭我也吃的不香,吃饭就变成了一种负担而不是美好的事情。

把自己的需求落实到具体场景再明确一次

所以如果我晚回来就不要等我,你自己吃,我告诉你我不能回来吃饭 你就不要再刻意为我做饭了,好吗?

告诉对方如果做到了对我和对我们关系的正面意义

我很喜欢吃你做的饭,我希望我不是带着压力吃它的,我希望吃你做的饭对我来说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回忆起来不是压力和愧疚而是满满的幸福和爱的感觉。

人的一生的所被困扰的东西,都是来源于早年的创伤留下来的阴影。

我们需要找到心理创伤的影子,深度疗愈内在小孩。

命运是什么?

如果你的父母亲没有很好的善待你,你内心中可能会一辈子寻找想善待你的“父母亲”,可是你找来找去,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虐待你的“父母亲”,这样的一个伴侣关系,这就变成了一个特别悲剧的结果。

童年的创伤、受伤的内在小孩,会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生活、工作、财富、家庭的各个层面,让我们不停的陷入创伤的限制,重复创伤的模式。

疗愈童年创伤,疗愈受伤的内在小孩,并没有那么难,只需要我们带着一点耐心、一点爱心、一份坚持。


以下疗愈童年创伤的四个步骤,就像一扇疗愈童年创伤的大门:

打开那扇门,看见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很多的童年创伤,比如童年缺乏爱、呵护,以及受到的不公与评判,都有很大帮助。

这篇文章,不论你是渴望疗愈自己的普通人,还是疗愈师,都可以作为参考。

你可以将文章收藏下来,慢慢的去做,慢慢的去疗愈。渐渐的,你的生命就会越来越轻松幸福!

1、承认那个不公和困难

你可以对你的疗愈控诉父母,可以在镜子面前对自己控诉父母,但不要直接这样对父母。

对于父母,我觉得最大限度的话是:

当初你那样做,我真的很受伤,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委屈。

这一步就是承认孩子遭遇不公平,为他平反。

不必压抑愤怒和怨恨,悲伤会进来,愤怒到极致就是悲伤,当悲伤来临,接纳也就开始了;

当接纳开始,爱也就油然而生了。

因为所有的怒和怨,不过是求爱不得。

2.欣赏和感谢自己活下来

想象一下那个孩子

忍受了这么多,承受了这么多,委屈了这么多,压抑了那么多,孤单了那么多,无奈了那么多,痛苦了这么多...

终于活到现在,有机会觉察和疗愈、有机会做自己,这是那个小孩子的伟大成就。

不需要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找他们讨要爱,而是作为一个平等的人去给出爱,给出谅解,给出放下。

我们现在比他们更强大,意识层面更高、高很多,能力更强,也更有机会学习和觉察,当我们真的站起来,我们就可以去爱他们,原谅和尊重他们。  

3.宽恕自己。

宽恕当初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没有能力给自己安全、自由,宽恕当初不懂得或者不敢为自己说话,宽恕自己作为一个小孩子的有限。

宽恕自己为了适应环境而压抑、隐藏甚至变形了的自己

宽恕自己因此而积累了大量的情绪,以至于会迁怒他人、会烦躁不安,情绪此消彼长、绵延不断。

宽恕自己接受了那个环境错误的教导和暗示,而卑微的自己,认为自己不重要、不够好,认为自己不值得。  

宽恕自己没有能力去认识、觉察和摆脱那些困境、孤独和害怕;

宽恕自己在那个环境无从学习自爱、自尊和自我安慰,经常与自己作对,经常对自己批判甚至苛责。  

宽恕自己习得了对自己并不好的观念和模式,思维模式、感受模式和行为模式。

4.我是谁

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说什么,你都在向世界显示:
你把自己当做谁。

当你抱怨、愤怒的时候,你把自己当做了谁?
当你孤单、害怕的时候,你把自己当做了谁?

当你认为只有别人改变对你的态度你才能快乐和满足,你把自己当做了谁?  

如果你喜欢

把自己当做受伤的小孩、自己当做无力的小孩自己、看做一个弱女子、把自己当做一个怂男

那是你的权利,也是你获得痛苦的途径,你有权这样做,你有权终其一生这样做,只要你愿意。

同样,你也有权把自己看做一个成熟而为自己负责的人,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热爱自己、自己安慰和支持自己。

你可以从伤痛中获得钻石,从困难中蜕变成熟,即便你不习惯、不熟悉这样做,你也能学会,一定能做到,只要你愿意。

同样,你还有权用更大的视角来感受自己,你可以认出你是一个生命——无暇、自足而圆满的生命,那些经历、感受、观念都不是你,你拥有这些经历,但这些不等同于你。

你是一个舞台,上演过悲伤无助的戏剧,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邀请喜剧上台,你是唯一的主人,你不是任何一幕剧,你可以呈现、经历和拥有这些,你可以把悲剧当做一个张力和伏笔而重写你的剧本。  

你可以毫无评判、完全接受的欣赏舞台上的任何呈现, 你可以和任何一个场景在一起但又不属于他们,你可以有永恒的和谐。

因为是你承载他们,而不是他们束缚定义你。

你可以永远的满足,因为你什么也不缺乏,什么也不会失去。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强调,父母在育儿过程中, 要有”恰到好处的挫折“和“抱持性的环境”。

他是按时间来限定一个挫折到底是恰到好处还是会制造创伤,“恰到好处的挫折”可以促进这个人的成长。

生活中,我们要有清醒的界限意识,凡是越界,都是满足你自己的需要。

当我们深陷父辈痛苦的沼泽而不自知时—— 表面上是父母的匮乏;

实际上,我们的生命能量也是被限制的、被破坏的。
而当我们能够真正热爱自己、热爱生活时—— 我们的生命会开始流动;

并收获源源不断的能量,唤醒父母对生命的热爱。

既不过度帮扶父母,也不强求他们去做改变时,腾出空间去经营自己的生活。

先满足自己,而不是牺牲性地奉献他人

要把自己和孩子,明确区分:你是你,孩子是孩子。

如同童话大王郑渊洁所说的:你有未完成的人生理想,你自己去实现,为什么要让孩子去替你实现?

反观现在社会上很多鸡娃的父母,不去”鸡“自己,反倒”鸡“孩子。

其实是以”爱孩子”的名义,去”爱自己“,满足自己童年或者曾经未被满足的需求。

正如《可爱的诅咒》中的作者那样,早年被父母驯化为”要勇敢、坚强“,以致于成年后,忍受着摔跤导致巨痛的胳膊,拖了10天,才不得不去医院,只是为了塑造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闺蜜的角色,

以牺牲自己来维持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好印象,最后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来疗愈自己。

作者简介:柏 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