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高地厚解要

 明州书院 2024-02-21 发布于浙江

一般认为,中国古人对于地球的物理尺寸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因为浩翰的古籍中没有找到与现代测数相符的数据,甚至连近似数都没有。只留下了一些看似荒诞的数值。如天高几亿几万里之类。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源是我们对易学的不知情,而整个古代文化几乎都是以易学为基础建立的。古人留下的数值正是特定易学参照系中的数值,而非“原始”数据。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些数据都是经过“加密”的,加密的方法正是易学式法。因此,要获得所谓的“原始数据”,必须对其进行参照转换并以今人习惯的参照视角呈现出来(日心参)。笔者对易理略知一二,愿为君试解之。

人在地上,会很自然地用地平视角去观照天地。但如果以地平为参照,那它自己就无法被观测。因此古人测天地之数主要采用反参位,即将地平与地心互位,把地平当作地心。如此,原地平就变成了黄道,左旋为天(周年),右旋为地(周日)。对参照地平而言,天高地厚就变成了地球的上下半径。如此,只要观测黄道就可以得出地平的维度。坐在高铁上的人无法感知列车的运动状态,但他可以通过观察窗外景物的状态来推测自己的运动状态。

一、尺步问题

尺步不明,计算无从谈起。古代尺寸亦基于易学式法而立。有一种式法名社稷,社者土星,稷者木星。社稷三百六一移,一移一参而有差错。故诸朝各有尺寸,皆可入式。

然以先天而论,尺度在天地定位时就已固化,不会随后世运移而改变。此为天尺。天尺者,鸿钧也,为易式之准。后天以十二为周,气始甲子,半周交黄白点,则准在午。先天以十为期,气始甲寅,则准在申。午为秦之社稷,申为晋之社稷,故以秦尺为阳天尺,晋尺为阴天尺。阳步六尺,阴步五尺。以下讨论只用此二尺,三百步为一里。然其理未明,笔者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仅供大家参考。(数据来自网络)

秦尺约23.1厘米 六尺步约1.386米(五尺步约1.155米) 一里约0.4158千米(0.3465)

晋尺约24.2厘米 六尺步约1.452米(五尺步约1.210米) 一里约0.4356千米(0.3630)

二、山海经天地数解要

虽未尽悉,但大体可以肯定,山海经不是别的,正是易学中不同参照式位及其参数的文学性表述。一式有一式之天地,故有海内海外,北山西山之说。海者,太阴也。山者,日月星也。

1、中山经:天地之东西两万八千里,南北两万六千里……

算法如下:

秦尺,六尺步

南北26000×0.4158=10810.8

此为“加密”值,需除去式法转换倍数,算法如下:

+1

+0.1976

-0.0397/2×0.9856

-0.00397/2/0.9856

=1.17602184

则10810.8乘之=12713.7369

东西28000×0.4158=11642.4 去倍数,

+1

+0.0397×5/2/0.9856

-0.00397×5/4/0.9856

=1.09566508

则11642.4乘之=12756.1711

以上计算中用的几个易学常数在另一篇二十八宿中有简析,此处不再赘述。

2、海外东经:帝命竖亥自东极步自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此数有一个单位问题。亿一般作十万解,然此处不合。查了些资料,推测早期亿并非固定单位,而是万的十倍系数,用来表述大数。故亿在万前即十万,在十万前即百万,在百万前即千万,在千万前即今日之亿。若准此,此处当作百万,以此解之似合。又海外为大周位,故用五尺步。算法如下:

晋尺,五尺步

南北5109800/300×0.363=6182.858

去倍数

+2

+0.0397×5/4/0.9856

+0.00397×3/2×0.9856

=2.05621929

则6182.858乘之=12713.3119

用大周乃以大为小,则可南北可东西,亦可以步为里,算法如下:

秦尺,五尺步

东西5109800/300×0.3465=5901.819

去倍数

+2

+0.1976

-0.0397×0.9856

+0.00397×3/4

=2.16144918

则5901.819乘之=12756.4818

晋尺,六尺步

南北5109800×0.4356=2225828.88

去倍数

+60×3

-5×0.9856

+0.0397

=175.07597

则2225828.88除以=12713.5031

吕氏春秋之数与山海经类同,但另有四极之数:

有始览·有始:凡四极之内东西五亿有九万七千里,南北亦五亿有九万七千里。

海者太阴,极者横木。木星入式不在参照位,旁朔约1.0608度。算法如下:

晋尺,六尺步597000×0.4356=260053.2

去倍数

+20

+1.0608/2

-0.0397×2

+0.00397×0.9856

=20.4549128

则260053.2除以=12713.4837

三、淮南子天地数解要

山海经与吕氏主要以大周位起算,可理解为把黄道当作地平,因为对地心而言,地平也可以看作是一颗天星。淮南子主要用小周位起算,可理解为把地平当作黄道,地心当作地平。一个在天上察地,一个在地上通过天来反照地。

1、地形训: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算法如下:

晋尺,六尺步

233500.25×0.4356=101712.709

去倍数

0.0397×0.9856-0.00397/2/0.9856

/10/10

+8

=8.0003711432

则101712.709除以=12713.4988

这里除了天地差错,还出现了一个八倍数,怎么理解?小周位通过先天八卦与天相参,故有八倍系数。以岁月关系打比方。月令时空一周十二月,合岁一位。则岁参一位相当于月参十二位,月一位只岁十二分之一。八卦同理。

2、张衡《灵宪》:八极之维,经两亿三万两千三百里。算法如下:

晋尺,五尺步

232300×0.363=84324.9

去倍数

6+60

/10

+0.0397×3/4

+0.00397×3/4×0.9856

=6.632709624

则84324.9除以=12713.4919

灵宪不是直接取地平,也不是取黄道,而是用了一条中间道,即白道。白道可看作是地平的延伸,黄道的收缩。因此亦可以白道作地平。但白道在日心参中是不能周天的,过黄白点即逆行。所以,这里实际用的是土星盘。易式中土月合,故土也有白道性质。但土本身是黄道参数,故须先上山,再回山。上山六数,回山十倍。六十六乃人盘回山之数(图1)。

  



《广雅》所论地周之数,与《灵宪》同理,但不同盘。

广雅·卷九 天围辟南北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东西短减四步。周六亿十万七百里二十五步。从地至天一亿一万六千七百八十七里,下度地之厚与天高等。

晋尺,五尺步

233500.25-4/300=233500.2367 ×0.363=84760.5859

去倍数

6+60

/10

+0.0397×5/4

+0.00397×5/4/0.9856

=6.64458999

则84760.5859除以=12756.3305

此数即淮南数用另一参起算。

晋尺,六尺步

6100700.08×0.4356=2657464.95

去倍数

+6×0.9856

+60/0.9856

-0.1976

+0.0397×5/2/0.9856

=66.6026934

则2657464.95除以=39900.2625

所谓从地至天或即从天门至雷门。天门在亥,属小周位参数,入大周的交接点在其三合位,异位同实,故有此数。算法如下:

晋尺,六尺步

116787×0.4356=50872.4172

去倍数

+4

+0.00397/2×0.9856

-0.00397×5/4/10/0.9856

=4.0014529

则50872.4172除以=12713.4864

四、坦白从宽

这篇文字实属偶然之得。本在网上查找资料,看到一篇关于天多高,地多大的科普文章,文中提到了这些数字,不免感慨。于是便想试着解一下,发现有门。惜笔者只是粗识易理,未能尽解。分享于此,只是提供一个视角,供大家参考。

通常认为,天圆地方为定式。然纯以式法而论,方圆天人皆可互位。吕氏之数即地方之数,淮南之数即地圆之数,各有其式。则天可圆可方,地亦可方可圆。人在地上,亦可在天上(指式盘)。故研究古代天文地理必须先研究易学原理,否则难得其真。皆以为无稽之谈矣。

我们应避免自己的思维被任何理论格式化,而应以确凿、完整、合理的事实为权威。不能因为自己不知道,就说人家不可能;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就把锅甩给外星人。

山外有山,智者不智。惟不智方成大智。

共勉。

  


 甲辰孟春 罗明州于毛三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