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池文汇 琥璟明|制度与式样:中国古代袿衣源流考述

 掌染草2012 2024-02-22 发布于江苏

制度与式样:中国古代袿衣源流考述

池文汇(华东理工大学)

琥璟明(中国装束复原团队)

图片

引言

袿衣是中国古代女性的盛装、礼服,也是列女图像、壁画中常见的服饰,其造型繁丽飘逸,堪称中国服饰美学的高峰。袿衣作为后妃命妇的礼服,不仅反映着中古时代最复杂的制衣技术和高卓的艺术格调,还承载了厚重的礼制文化内涵。

然而,学界对袿衣的研究还十分稀缺。知网显示,袿衣相关主题仅有两篇学术论文。服饰史论著涉及袿衣部分亦较为笼统,大都只提及列女图像中带有三角形带饰的服饰即“袿衣”。

关于袿衣的起源、演变、剪裁方式及礼制文化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讨论,这一现状与袿衣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

袿衣的源流关系到美术史、制度史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例如,列女图像中各式各样的袿衣分别是什么款式,代表了什么身份,图中线条表达了怎样的服饰层次关系?又如,汉唐之间后妃命妇的礼服是否都为袿衣,南朝与北朝是否一致,是袍式还是裙襦式,是否都有翟鸟纹饰?这些问题以往研究鲜有触及,甚至有意回避。

研究袿衣的困难主要在于,服饰构造十分复杂,图像难以解析,同时文献描述比较模糊,直接文物较少,名物不易对应。

本文从袿衣的式样剖析入手,详尽梳理相关文物和文物,结合名物考证与图像分析,厘清袿衣的文化源流与形态演变的轨迹,从而破解制度史、美术史的相关问题。

一.

关于袿衣性质特征的初步认识

《释名·释衣服》: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

袿衣最大的特点是有下垂的尖状衣角,形态如同古代的刀和玉圭,并非作为药量器的“刀圭(刲)”(图3)。

图片

《周礼注疏》云“汉时有圭衣,刻为圭形缀于衣。”这些尖状衣角称为“髾”和“燕尾”,又有长带饰称为“襳”。

司马相如《子虚赋》:蜚襳垂髾。(司马彪注曰:襳,袿饰也。髾,燕尾也。善曰:襳与燕尾,皆妇人袿衣之饰也。)(颜师古曰:襳,袿衣之长带也。髾,谓燕尾之属,皆衣上假饰也。)

郑玄认为,汉代的袿衣(圭衣)与周代王后礼服“三翟”有一定渊源,而周代“三翟”是以刻缯、彩画、缀衣等不同形式,表现各种翟鸟的形态。汉代袿衣飘摇的尖状衣角,正是这类服饰的遗像。

《周礼》: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郑司农云:“袆衣,画衣也。……揄狄,阙狄,画羽饰。……”玄谓狄当为翟。翟,雉名,伊雒而南,素质,五色皆备成章曰翚;江淮而南,青质,五色皆备成章曰摇。王后之服,刻缯为之形而采画之,缀於衣以为文章。袆衣画翚者,揄翟画摇者,阙翟刻而不画,此三者皆祭服。从王祭先王则服袆衣,祭先公则服揄翟,祭群小祀则服阙翟。今世有圭衣者,盖三翟之遗俗。

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人像(图5),手持鸟形器,领缘和下摆连缀层层刻有花纹的羽状裁片,似以刻缯彩画的裁片来模拟鸟羽,与战汉羽人形象(图6)颇为相似。另外,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图7)衣上布满鸟纹,下裙为前后两片,后片两侧下垂刀圭状尖角。哈佛大学藏商代白石人(图8)与其服饰结构相同,但裙子后片未制尖角,可知青铜大立人的服饰尖角为特意设计。这两种服饰的形态近似郑玄描述的三翟,名称尚不可考,虽然后世袿衣并非直接继承这类服饰,但在文化涵义和设计形式上应具有一定传承关系。

关于“袿衣”的最早文献记录见于宋玉《神女赋》“振绣衣,被袿裳”。又王褒《九怀》曰:“玄鸟兮辞归,飞翔兮灵丘……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乘云兮回回,亹亹兮自强。”可见袿衣与求仙主题有较强关联性。

图片
图片

枚乘《梁王菟园赋》云:“若乃夫郊采桑之妇人兮,袿裼错纡,连袖方路。”裼为外衣,袿裼则是袿衣形态的外衣,作为采桑妇女的服饰,采用袿衣的剪裁手法,而非指礼服意义上的袿衣。

史料显示,汉晋六朝后妃命妇均有袿衣类礼服,名目诸如袿裳、袿袍、袿襈、袿䙱大衣、丽圭襂闺缘加上之服等。

因此,本文探讨的“袿衣”有两重内涵,一是作为古代女性礼服盛装的品类,二是作为古代服饰的特色剪裁式样。

二.

先秦两汉袿衣的起源与发展

一般认为,袿衣在汉代已经成熟,但其起源并不明确。以往研究发现,《列女仁智图》服饰有明显的东汉特征,比对荥阳苌村汉墓壁画(图10、图12),两者人物姿态、发型、服饰廓形,都极为相似。

图片
图片

笔者认为,《列女仁智图》的底本应创稿于东汉后期,表现了丰富成熟的袿衣式样,因此,拟以其中三类袿衣式样为参照,向前追溯,探索袿衣起源和成型的过程。

(一).

《列女仁智图》与“丽圭襂闺缘加上之服”

刘向《说苑·善说》云,鄂君子皙泛舟时,“班丽袿衽,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

《后汉书·舆服志》:自皇后以下,皆不得服诸古丽圭襂闺缘加上之服。(注:司马相如《大人赋》曰:“垂旬始以为襂。”注云,葆下旒也。则襂之容如旌旒也。)

 “丽圭”与“班丽袿衽”有语义关联。“班,分瑞玉也”,引申为排列之意。“丽,两也”,本意为两两成对,引申为附着之意。与之对应的是,袿衣所用“交输裁”,是将正幅的布斜向分割,裁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或梯形,称为交输,像燕尾一样附着在衣襟之后。

图片

《汉书·江充传》:初,充召见犬台宫,自请愿以所常被服冠见上。上许之。充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颜师古注:如淳曰:“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若燕尾,垂之两旁,见于后,是礼深衣续衽钩边。”贾逵谓之“衣圭”。苏林曰:“交输,如今新妇袍上挂全幅缯角割,名曰交输裁也。”)

“曲裾后垂交输”,指交输缀于曲裾衣袍之后,如图13、图14曲裾续衽在腰臀处形成弧线,向下延伸出大三角形裁片,即由全幅裁出的交输。

“襂”字根据古注,如旌旗上的长飘带。“襂闺缘”,应是指用长带镶嵌燕尾的边缘(实物见图62)。

“诸古丽圭襂闺缘加上之服”,应指诸多古代式样、加缀燕尾衣角并以长带缘边的袿衣,属于最高等级的礼服。这些特征在《列女仁智图》中有充分体现。

(二).

《列女仁智图》的袿衣类型

《列女仁智图》中的女性袿衣,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袿袍外罩单衣。如“邓曼”(图15)和 “晋羊叔姬”服饰(图16),内穿袿袍,外穿纱制单衣,衣角飞扬,也为袿衣样式,“许穆夫人母”、“孙叔敖母”(图11)、“负羁妻”(图16)也穿有外罩的纱单衣。

第二类较特别,袿衣的燕尾在身前相交,并叠穿多层,下面搭配大袴,如“许穆夫人”(图9)和“鲁漆室女”(图18)服饰,拟称为“前交燕尾”式袿衣。

第三类最为繁复,叠穿多层袿衣,并配有半袖。如“伯州黎妻”(图19)和“灵公夫人”(图20)服饰。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

袿衣的起源与成型

由于《列女仁智图》中线条繁复错杂,若无相关文物形象参照,难以明确这些服饰的式样层次。因此,我们在先秦两汉服饰中追溯袿衣的源流,观察其形态流变,从而解析《列女仁智图》中成熟的袿衣套装。

1. 战国楚服中的袿衣雏形

战国后期楚国文物出现了不少袿衣雏形,这与《神女赋》“被袿裳”的描述相互印证。

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擎灯人俑(图21、图22),内穿直裾长袍,外传直裾短袍,右衽处加缀刀圭形衣角,曳至身后。

仰天湖楚墓出土彩绘木俑服饰(图23),有的左右襟下摆分别斜向裁短,下摆交掩如“人”字形,有的左襟下摆挖空为圆弧,右襟下摆裁为刀圭形的衣角,从圆弧中露出。

严仓楚墓漆棺彩绘人物(图24),有的右衽衣袍,下摆呈“人”字形交叉,两侧衣角呈现尖角状(下摆若呈“入”字交叉,则结构不同)。

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人物(图25、图26)身穿曳地袍服,前方衣摆翘起,后方衣摆呈现燕尾交叉状。

图片
图片
图片

2.燕尾长襦

战国至西汉,军戎服饰多有燕尾长襦,其剪裁形式与袿衣相通。例如秦始皇陵铜车马驭手服饰(图27),叠穿两层长襦,左右衣衽向后延伸,裁出两对燕尾衣角。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画《仪仗图》军服、狮子山楚王陵和北洞山楚王墓兵马俑服饰也与之类似,但身后燕尾更加纤长。

图片
图片

3. 前交燕尾式长衣

先秦两汉文物还多见“前交燕尾”式长衣,即左右衣襟在身前裁剪为尖角,下摆交叉为“人”字形,如故宫博物院藏东周玉人(图31)、传洛阳金村出土青铜人灯(图32)、洛阳八里台汉墓壁画武士(图33)等服饰。

汉阳陵出土陶俑(图35),出现了叠穿多层前交燕尾长襦,下穿袴的造型,如将其燕尾延长,则与《列女仁智图》“鲁漆室女”“许穆夫人”的服饰结构近似。东汉王晖石棺上的启门仙人(图34)也穿着前交燕尾长衣。

图片
图片
图片

4.曲裾后垂燕尾

西汉前期,许多曲裾衣袍在下摆后方作挖空设计,以方便腿部活动,左右襟向后包绕,在挖空处伸出衣角,如泾阳大堡子墓地舞蹈俑服饰(图37)。这些衣角继续延长,则形成交输燕尾,如襄阳擂鼓台一号汉墓漆奁(图38)和北洞山楚王墓舞蹈俑服饰(图39)。发展到东汉,袿衣和燕尾的体量都变大,曳地很长,如《列女仁智图》“许穆夫人母”服饰(图13),后摆已不做挖空。对比之下,可以看出明显的演变轨迹。

与直裾式样相比,曲裾衣袍的续衽能够对右侧燕尾形成一个向后的牵制力,使燕尾不向侧边外翻,而是向身后舒展,与左侧形成对称。

图片
图片
图片

5.杂裾垂髾:袿衣的叠穿效果

北洞山楚王墓的舞女俑身穿两重曲裾舞衣,身后的长燕尾随舞姿摆动飞扬。汉赋多有所谓“杂裾垂髾”“华袿飞髾而杂纤罗”的描述,就来自这种设计。

枚乘《七发》: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皓齿,杂裾垂髾,目窈心与,榆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

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揄纻缟,杂纤罗,垂雾縠,襞积褰绉,郁桡溪谷;衯衯裶裶,扬衪戌削,蜚襳垂髾。(司马彪曰:襳,袿饰也。髾,燕尾也。善曰:襳与燕尾,皆妇人袿衣之饰也。)

傅毅《舞赋》:珠翠的皪而照曜,华袿飞髾而杂纤罗,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

张衡《舞赋》:美人兴而将舞,乃修容而改袭,服罗縠之杂错,申绸缪以自饰……裾似飞燕,袖如回雪……

6. 袿衣礼服的诞生

北洞山楚王墓女官俑所穿,是礼服性质的袿衣套装(图41)。其发髻留有一对簪珥的孔隙,《列女仁智图》中女性也戴簪珥,是典型的礼仪性首饰。女官俑身穿三重袿衣,除了两重后垂燕尾的袿衣外(图42蓝色、红色),前摆底边还有一对向下的燕尾(图42黄色),观察其层次是处于两重后垂燕尾袿衣之间,应是一件“前交燕尾长衣”。

三重袿衣的层次关系,为后世的袿衣礼服提供了基本范式,带来了全方位的观赏性和参差交错的美感。后世的袿衣套装,多为踵事增华。

图片
图片

7.半袖加袿衣:诸于绣镼

两汉之交出现了半袖加袿衣的搭配,即所谓“诸于绣镼”。

《后汉书·光武帝纪》:见诸将过,皆冠帻而服妇人衣,诸于绣镼。(前书音义曰:“诸于,大掖衣也,如妇人之袿衣。”字书无“镼”字,续汉书作“䘿”,音其物反。杨雄方言曰:“襜褕,其短者,自关之西谓之䘪䘿。”郭璞注云:“俗名䘿掖。”据此,即是诸于上加绣䘿,如今之半臂也。)

《汉书·元后传》:是时政君坐近太子,又独衣绛缘诸于。(师古曰:诸于,大掖衣,即袿衣之类也。)

根据古注,绣镼是一种半袖短衣,诸于、大掖衣则属于袿衣。苏州黑松林三国吴墓出土画像石中贵妇穿着宽大曳地的袿衣,应即大掖衣(图43)。

半袖叠穿袿衣的形式,见于偃师新莽墓壁画人物服饰(图44),年代也与史传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半袖的腰襕加长,并裁出一对燕尾,向上飞扬,实为一种半袖短袿衣,这种形式在后世得到了继承发展。

图片

(四).

《列女仁智图》“伯州黎妻”服饰解析

综合以上剪裁和叠穿形式,我们对《列女仁智图》袿衣进行解析,发现“伯州黎妻”“灵公夫人”的服饰,是复合了北洞山楚王墓女官俑和偃师新莽墓砖画人物的两种服饰形态,层次关系完全对应。

“伯州黎妻”服饰的层次解析与正面形态构拟,如图45、图46。最外层为半袖曲裾短袿衣(红色);其内为宽袖曲裾短袿衣(蓝色,即“袿䙱”),为纱制,衣袖可透见内层服饰;再里层为前交燕尾式袿衣(黄色),燕尾体量较大;最里层为长袿衣(紫色),也即诸于、大掖衣。身后所余其他燕尾(绿色),应是系在腰部的“袿徽”(见第五章)。

“灵公夫人”服饰(图47)与“伯州黎妻”层次相似,但臀部显示两层曲裾绕襟,外层翘起。这说明,半袖曲裾袿衣(红色)与内层宽袖短袿衣(蓝色)是先进行套叠,之后整体穿着的,这种穿法多见于战汉时期,如信阳楚墓木俑。

“伯州黎妻”式袿衣套装的这种构造和层次关系并非孤例。如成都彭州出土东汉戏鹿仙人画像砖服饰(图48),其腰臀部弧线、后摆燕尾显示,外层为半袖曲裾短袿衣(红色),另外下摆显示长短多对燕尾,说明叠穿了多层袿衣。

后世袿衣仍存有遗像。如河南邓县南朝彩绘画像砖的“郭巨妻”服饰(图49),下摆有两个巨大的前交燕尾作“人”字形交错,短围裙轮廓酷似曲裾短袿衣,袿徽在身后飘扬,对比“伯州黎妻”服饰(图46),可发现强烈对应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

汉晋南朝后妃命妇的袿衣礼服

(一).

皇后礼服的结构谜题

宋代皇后像显示,当时袆衣为通身深青色的长袍(图50),但汉晋南北朝皇后礼服的结构式样却是未解的谜题,一方面缺乏文物参照,另一方面文献有颇为矛盾之处。

《后汉书·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条。……

皇后谒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条……。

贵人助蚕服,纯缥上下,深衣制。……

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入庙佐祭者皂绢上下,助蚕者缥绢上下,皆深衣制,缘。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晋书·舆服志》:皇后谒庙,其服皁上皁下,亲蚕则青上缥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条。……元康六年,诏曰:“魏以来皇后蚕服皆以文绣,非古义也。今宜纯服青,以为永制。”

既然明确祭服、蚕服是上下异色的,却又说“皆深衣制”,令人费解。郑玄云:“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可见深衣是上下连属的纯色长衣。如果理解为上下连属而异色,则贵人助蚕服不会写作“纯缥上下”,只言“纯缥”即可。

这一难题,应从礼服的结构层次入手。实际上,汉代女性礼服多为长短叠穿的袿衣套装,所谓上下异色,实际是指内外层异色,而每一层都是上下连属的,相关文物均有体现。

如东平汉墓壁画人物服饰(图51),外层为青色短袍,里层为白色长袿衣,多股长燕尾交错飞扬,明显是在“僭拟”皇后蚕服“青上缥下”,身旁侍者穿缥色长衣,呼应着“纯缥”的贵人助蚕服。

乐浪彩绘漆箧画中(图53、图54)“皇后”头戴巾帼步摇,长短衣袍叠穿,内外异色,而身旁的“美女”则穿着裙襦,以服饰区分身份。神木大保当汉墓画像石人物(图52,左侧),也叠穿长短两层袿衣,上身又加红色短襦。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

袆衣·袿䙱大衣

南朝以来,皇后祭服称为“袆衣”,结构上为“袿䙱大衣”。

《宋书·礼仪志》:今皇后谒庙服袿䙱大衣,谓之袆衣。

《南齐书·舆服志》:袿䙱大衣,谓之袆衣,皇后谒庙所服。

《隋书·礼仪志》载梁制:皇后谒庙,服袿䙱大衣,盖嫁服也,谓之袆衣,皁上皁下。亲蚕则青上缥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条。

所谓“袿䙱”就是外层的短袿衣,也是一种长襦,长度介于普通的襦和袍之间。《释名》:䙱,属也,衣裳上下相连属也。“䙱”也作“襡”。《广雅》曰:“襡,长襦也。”《晋书音义》引《字林》曰:“䙱,连要(腰)衣也。” 《晋书·夏统传》曰:“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 

洛阳西朱村曹魏墓M1出土石牌,书云“白绯练褠䙱一领”、“白绯练大袖䙱一领”、“袿袍以下凡衣九袭”。晋《东宫旧事》云:“皇太子纳妃……碧纱座袿半绣一、丹罗杯文长命绮䙱一。”可见“䙱”是命妇礼服系统的重要部分。

所谓“袿䙱大衣”,即外层短袿衣、内层长袿衣叠穿的套装。其中“大衣”,应指大掖衣、诸于。汉晋南朝皇后的蚕服,外为青色短袿衣(袿䙱),内为缥色长袿衣。妃嫔命妇礼服分“上下”,同样是长短叠穿的结构。

《列女仁智图》“伯州黎妻”“灵公夫人”服饰也符合袿䙱大衣结构,灵公夫人作为国君夫人,其服饰可以作为东汉后妃礼服的参照。

本文将袿䙱、袿袍、单衣式袿衣及其叠穿套装,统称为“连属式袿衣”,从而与“裙襦式袿衣”相区别。

(三).

作为燕服的袿衣

后妃命妇服饰根据场合有不同的分类,在祭祀、蚕礼、朝会时应穿祭服、蚕服、朝服,其他场合中,最为常用的是燕服。

燕服,又称嬿服、宴服,是后妃侍御、燕居、宴饮、会见等场合所穿的盛装。与常人燕居之服不同,后妃燕服具有一定礼仪性。相对于祭服、蚕服的简朴庄重,燕服显得色彩鲜艳,装饰华贵,限制规定少,适用的场合范围广。

《后汉书·邓后纪》:每有燕会,诸姬贵人,竞自修整,簪珥光采,袿裳鲜明。

《南齐书·舆服志》:其燕服则施严杂宝为佩瑞。袿䙱用绣为衣,裳加五色,锁金银校饰。

两晋南朝时期,雀钗和袿衣搭配,成为宫廷燕服的主要款式。

《晋起居注》:有司奏今月九日当拜郑夫人,后、婕妤按仪注,应服雀钗袿襈。

江总《为陈六宫谢表》:鹤钥晨启,雀钗晓暎,恭承盛典,肃荷徽章,步动云袿,香飘雾縠……

襈指衣缘,有时特指打褶的衣缘。《汉书》颜师古注曰:“积谓襞积之,若今之襈为也。”所谓“袿襈”应指袿衣下摆有打褶的缘边。《礼记注疏》云:“汉时有袿袍,其袍下之襈,以重缯为之。古之服皆以素纱为里,似此袿袍襈之里缯,故注云'如今之袿袍襈重缯也’”苏州黑松林孙吴墓出土石屏风(图43)、北魏司马金龙墓漆屏风(图76)等图像中袿衣都突出了打褶的缘边。

四.

连属式与裙襦式:袿衣的分化演变脉络

周方提出,袿衣式样在魏晋开始从袍制向襦裙制演变。不过袿衣的这一演变不是单线程的,而是在分化中演变。如南朝刘宋颁布过关于袿袍的等级禁令,可见袍式袿衣并未消失,而是升为更高等的服饰。

“连属式袿衣”如袿袍、袿䙱大衣在魏晋南朝仍然存续,与裙襦式长期并存,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同时都有袿袍和裙襦式袿衣。

(一).

袿衣禁令与连属式袿衣的衰落

《后汉书·舆服志》:自皇后以下,皆不得服诸古丽圭襂闺缘加上之服。建武、永平禁绝之,建初、永元又复中重,于是世莫能有制其裁者,乃遂绝矣。

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多种袿衣形式是社会自然产生的,广泛应用于时装、盛装、婚服、乐舞服饰甚至部分男装。东汉皇室构建服饰等级制度,通过禁令垄断一些袿衣款式,但社会上“僭拟”、“打擦边球”的现象屡禁不止。其中一些复杂款式由于裁剪技术的失传而绝迹,可见制衣难度很高。

三国苏林曰:“交输,如今新妇袍上挂全幅缯角割,名曰交输裁也。”说明三国时社会上的婚服,仍普遍为袿袍,苏州黑松林孙吴墓石屏风亦有袿袍。

南朝刘宋禁令将袿袍作为高等级命妇专属的服饰。《宋书·礼仪志》云,“第三品以下,加不得服三钿以上蔽结、爵叉、假真珠翡翠校饰缨佩、杂采衣、杯文绮、齐绣黻、镝离、袿袍。” 《洛神赋图》中还有袿袍形象(图77),沈从文先生曾考证其服饰年代属南北朝,亦为佐证。

裙襦式袿衣的诞生,一方面顺应了东汉魏晋女性时装演变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是由官方袿衣禁令的压力推动的。

(二).

袿徽:剪裁的创新

裙襦式袿衣的诞生,有赖于新的剪裁方式,即将燕尾、三角裁片交叠参差地缝在一条带子上,系在腰间,或缀于衣缝,称为“袿徽”。

如四川地区出土汉末陶俑,身穿半袖裙襦,腰前系有长袿徽。苏州东吴博物馆藏东汉铜镜图,舞女裙腰系有交错的长袿徽(图57),西王母的裙腰处有短袿徽,下摆有连缀的三角形串饰(图58)。

张衡《思玄赋》:舒妙婧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袿徽。

王粲《七释》:袭藻绣之缛彩,振纤縠之袿徽。纷绸缪而杂错,忽猗靡以依徽。

“袿徽”之得名,因其形态类似古代徽帜。“徽”字本有旗帜、标志物的含义。《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郑玄注:“徽号,旌旗之名也。”前文也提到,袿衣的“襂”,和旌旗的旒相同,是一种长飘带。

诺因乌拉匈奴墓地出土的旌铭实物(图59、图60),主体为两个弯曲的长三角裁片,上层为小三角裁片交叠,组合方式与东汉陶俑腰间所系袿徽相似。同墓还出土了同样材质的包裹发辫的三角形组合布套。可见,古代的旌旗徽帜类,与服饰、发饰可以采用相似的装饰手法。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十六国织物(图62),主体为三角形刺绣,以长带缘边,即文献所谓“襂闺缘”。

另外,汉晋服饰还有一些类袿徽的三角串饰。如沂南汉墓画像石中帝王冕服的下摆侧缝(图63),连缀了三角形串饰。新疆尉犁营盘出土汉晋服饰下摆连缀彩色三角形串饰(图64、图65),下裳里襟、外襟均竖缀矩形饰片,楼兰LE壁画墓出土服饰也有三角形饰片(图6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

肩领徽的产生

古代士兵常将徽帜披在身上作为标记,如咸阳杨家湾汉墓兵马俑左肩衣领处斜披一串徽帜(图67)。这一类徽帜也作“幑”。《说文解字》:“幑,幑识也。以绛帛,箸于背。”又作“挥”,《东京赋》云“戎士介而扬挥”,薛综注:“挥,为肩上绛帜,如燕尾者也。”

与此相似的是,《列女仁智图》灵公夫人、沂南汉墓画像石人物和一些东汉陶俑(图68)也有领缘串饰,本文拟称为“肩领徽”。

北魏甲胄士兵陶俑往往在领后加两个长三角形徽帜(图69),北魏孝子石棺线刻中的神女(图70)、《女史箴图》袿衣的领后也可见两条长带饰(图71)。魏晋南北朝的袿衣几乎都有这类“肩领徽”,应是后世女性领巾、帔子的前身,隋代有领巾还保留着徽帜遗像。“隋文帝开皇中,房陵王勇之在东宫,及宜阳公王世积家,妇人所服领巾制同槊幡军帜。”敦煌出土唐代绢幡实物形制也十分类似(图72)

腰系袿徽和肩领徽,成为裙襦式袿衣的标志性特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

 魏晋南北朝“裙襦式袿衣”的发展与图像断代

前述裙襦式袿衣仍属简易形式,魏晋南北朝时多在袿徽之前系围裙或蔽膝。《洛神赋图》等图像上多有蔽膝、围裙被风翻起,而袿徽在下的形态(图78),说明袿徽是系在腰间,而非镶于蔽膝、围裙的边缘。

蔽膝、围裙的作用,一是遮蔽袿徽系带的根部,使其美观,二是控制袿徽向两侧飘扬的方向,使袿徽可以延伸更长,不至于散乱,三是轮廓上有模拟旧式短袿衣的效果。

安岳十六国冬寿墓壁画中(图75),女墓主头梳大鬟髻,半袖裙襦袿衣,外系椭圆形彩绣蔽膝,内系袿徽,领袖廓形都是典型的东晋样式,墓中有“永和十三年”(357年)题记。

《女史箴图》所传的画者顾恺之,生于永和四年(348年),他成年所见的袿衣样式,应当近似冬寿夫人服饰。

但是,两幅作品的服饰形象差异巨大,《女史箴图》人物发型、服饰形态明显更加古早,未见东晋时代特征。比对前后文物形象,笔者认为,《女史箴图》应有东晋之前的底本,考虑到图像层累现象,服装所属年代主要在汉末至西晋之间。

同时,北魏司马金龙墓漆屏风(图76)中服饰与冬寿夫人有颇为相似之处。司马金龙作为北降的晋室后裔,一直生活在平城,卒于北魏汉化改革之前,画中服饰应接近东晋后期至刘宋的贵妇盛装。

后世的袿衣,有的在半袖腰襕或短围裙下加蔽膝,如《洛神赋图》、敦煌莫高窟西魏壁画供养人(图79);有的蔽膝系在最外层,如敦煌莫高窟隋代壁画上的飞天,其蔽膝为长方形(图8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

南北朝至隋后妃礼服制度的分野

永嘉之乱后,中原礼仪服饰制度几近湮灭。北魏汉化改革,向南朝学习和引进汉服,但未能形成后妃的服饰制度。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北魏帝后礼佛图、巩义石窟帝后礼佛图中,后妃命妇均未穿着袿衣。

北朝建立后妃服饰制度是从北齐、北周开始的。《隋书》载北齐皇后有六服:“助祭朝会以袆衣,祠郊禖以褕狄,小宴以阙狄,亲蚕以鞠衣,礼见皇帝以展衣,宴居以褖衣。六服俱有蔽膝、织成绲带。”除袆衣外的五服可作为命妇服饰,又加青纱公服。所谓六服是附会周礼而来,并非汉魏传统的延续,其具体式样难以确考。

北周服饰体系极为复杂。皇后衣有十二等,其中翟衣有六种,分别为翚衣、騑衣、鷩衣、鳪衣、鵫衣、图片衣。这六种翟衣的后五种,又作为妃嫔命妇服饰。翟衣的衣身和领袖处排列雉鸟纹样,以数列形式区分等级:“皇后衣……俱十有二等,以翚雉为领褾,各有二。……诸公夫人九服,其翟衣雉皆九等,俱以騑雉为领褾,各九。……诸侯夫人,自鷩而下八。其翟衣雉皆八等……诸伯夫人,自鳪而下七。其翟衣雉皆七等……诸子夫人,自鵫而下六……诸男夫人,自而下五。其翟衣雉皆五等……”

同时,又增加六种礼服,即苍衣、青衣、朱衣、黄衣、素衣、玄衣。妃嫔命妇的使用需要按等减数,其规则极为复杂。

隋代在北周、北齐基础上,重新订立后妃命妇礼服制度。“皇后服四等,有袆衣、鞠衣、青服、朱服。袆衣,深青质,织成领袖,文以翚翟,五采重行,十二等。首饰花十二钿,小花毦十二树,并两博鬓。”并且袆衣有“蔽膝随裳色”、“大带随衣色”的设计,可见是裙襦式而非连属式。其他后妃命妇,则根据身份和不同场合穿着褕翟、阙翟、鞠衣、展衣、褖衣,祃翟,并以纹章的多少区别等级。

隋代后妃服饰在潼关税村隋墓(推测为杨勇墓)石棺线刻中有具体表现。其中一幅图像为西王母与神女题材,西王母头戴花树,前有水滴型宝钿,两侧有博鬓(图81),与隋炀帝墓出土萧后的花树首饰完全对应(图82),也即《隋书》记载袆衣所搭配的“首饰花十二钿,小花毦十二树,并两博鬓”。西王母服饰为高腰裙襦,其原型应为皇后礼服。周围的神女服饰都为裙襦式袿衣(图83、图84),均有竖行排列的鸟纹,其原型应为妃嫔命妇的翟衣。

由此可知,隋代的翟衣系统(含皇后袆衣),应为排列雉鸟纹的裙襦式袿衣,北周、北齐的翟衣系统作为隋的前身,很可能与之类似。

正如郑玄所言,汉代袿衣是周代“三翟”服饰的遗俗。实际上,南朝的礼服系统承接汉魏晋,袆衣仍然是袿䙱大衣的形式。南朝袿衣是通过服饰构件的形态设计,如燕尾、袿徽、半袖、肩领徽的层叠交错,来模拟翟鸟外形,并不用翟鸟纹饰。而北朝隋代系统,则另辟蹊径,在衣服上排列翟鸟纹,附会《周礼》郑玄注的内容,并以数字区别等级。

南北朝女性礼服系统的分野,反映了政治制度史、文化史上的重要课题。总之,隋灭南朝,标志着汉晋传统中连属式袿衣的消亡。

图片
图片

六.

唐代以来袿衣的衰落和消亡

唐郭正一《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诗有“金龟开瑞钮,宝翟上仙袿”的描述,可见唐代命妇翟衣依然是袿衣形式。

敦煌莫高窟出土唐代绢画人物(图85),初唐墓葬多见的双鬟袿衣陶俑(图86),都为半袖高腰裙襦,加蔽膝(或围裙)袿徽的样式,其半袖的腰襕着意延长,蔽膝加于腰襕之下,袿徽缤纷多彩。敦煌莫高窟第334窟天女的半袖裙襦袿衣,腰线较低,半袖的腰襕做成蔽膝状,附着袿徽(图87),第103窟天女的半袖裙襦袿衣,腰襕内附围裙(图88)。

唐代以后,袿衣的形象渐渐稀少。如南唐二陵陶俑所穿袿衣(图89),为齐腰半袖裙襦,上加云肩,上衣腰襕加长,下连长条形蔽膝,袿徽细小,可见已趋于衰亡。

宋代以来,后妃命妇翟衣系统都为无袿的袍,再无袿衣式样,其间必然发生了礼制文化的重大变化,以及服饰美学、剪裁技术的失落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后世仅有个别神仙、古列女图像上,仍留袿衣遗迹,如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上的神女服饰下摆的袿徽(图90)。又如明代《御世仁风》插图樊姬的服饰(图91)为半袖裙襦,裙角裁为袿角,领后还有飞徽,样式较为存古。

中国袿衣的形象还传播到了日本。如日本药师寺藏奈良时代吉祥天女画像(图92),其袿衣式样颇具盛唐特征,应来源于当时的贵妇服饰。又如,奈良西大寺展出的净瑠璃寺吉祥天女塑像(图93),也为半袖袿衣形象,推定为1212年制。洛克菲勒家族在纽约市亚洲会所收藏的日本明治时期吉祥天女画像(图94),与前者服饰极为相似,应是美术图像神仙服饰的传承,而非现实中的服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余论

文物和文献材料显示,袿衣不仅是后妃命妇的礼仪性服饰,也是社会上各类盛装、时装、婚服、乐舞服饰广泛采用的样式。并且,男性服饰也借鉴了袿衣裁剪方式,如《列女仁智图》中的男装,以及沂南汉墓画像石(图63)和南昌东晋墓漆盘(图95)中的帝王服饰等。后来,随着礼制的完备,袿衣的一些特定样式和设计,被官方垄断、等级化,反映了礼制文化的建构过程。

从演变脉络来看,袿衣在传承之中不断衍生出新式样,分化出连属式、裙襦式两条线路,加以半袖、肩领徽、蔽膝、袿徽等构件,其动态设计理念和复杂的制衣技术,令人叹为观止。

袿衣飘逸的线条、丰富的层次感,为服装赋予了神性与想象力,其可谓中国服饰美学之典范。袿衣到宋代的衰落消亡,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变迁的诸多问题,发人深省。

[原文发表于《形象史学》2023年秋之卷(总第二十七辑),注释请参考原文]

编辑:朝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