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土识小|说年俗,感年岁

 沪学 2024-02-22 发布于上海

笔者在“东明书院”讲坛与听众做交流

前来会堂的听众济济一堂,气氛热烈

  欢欢喜喜过大年。年前应邀去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与当地居民一起谈上海年俗。浦东东明路街道是一个年轻的街道,几乎是伴随新的21世纪才成立的,用年轻人的话来说,是浦东新区最“萌”的街道,尽管我也不知道这个“萌”字的确切含义,我想,大概是年轻吧,机构组织的机体,也与人一样,总是年轻才有活力。老的机体,臃肿不堪,盘根错节,陈年旧账,矛盾丛生,也是让人颇感无聊、无趣和无奈。看东明路街道社区活动中心,把个“龙年”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真感佩这群年轻人的魄力与能力!

东明路街道组织辖区世博养老院老人吃年夜饭情景

  “萌”街道里却有不少“老上海”,是我没有想到的。街道所属有39个居委会,居民许多是黄浦区当年动迁搬来的,聊起以往老上海的陈年旧俗,我与几位长者一对话,就感觉话题就比较容易说到一块去。说老上海过年,其实也是触动着我曾经对过往岁月的记忆。小时候每年过年,我的母亲都会给我们做新衣,买新鞋。她说,家里穷不要紧,但孩子走出去要体面,过年时总是将他们的儿女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穿着标致,她才会感觉舒服。我知道,父母亲其实是给我们构建一个美好的心境,使生活变得雅致和丰盈,而不至于受到别人异样的眼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不离不弃的陪伴者,无论是遇到喜悦还是遭受艰难,他们总是默默地守护在我们身边。

  记得百岁老人杨绛在世时曾经说过:“当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也没有任何人,真心实意地疼你爱你了。没有人在意你过得好不好,工作累不累,胖了还是瘦了。再没有人忍你的坏脾气,包容你的缺点。当你再去回忆和父母的点点滴滴的时候,你会泪流满面,心如刀割。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杨绛这段话道出了一个世人普遍却又独特的真实感受,父母的离去,意味着失去了世上最真挚的关爱和无私的付出。如今,我的双亲都已离世,“每逢佳节倍思亲”,给我带来的痛苦和思念是难以言说的。

  通过说年俗,也加深了我对“年岁”的理解,“年”是什么?就像一棵大树,过一年就让它增添了一圈清晰的年轮;也像一本厚重的台历,掀过去的日子就成为过往。小时候盼过年,因为祝福声中又意味着重新开始。往事如风,无影无踪。只剩一抹回忆在心头。

  “父母在,尚有来路;父母去,只剩归途”,这话说来不免有些伤感,我觉得还是得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岁月的馈赠。我向来不信什么“养生”,也不信什么“心灵鸡汤”,人生,每个人都是坐在自己的列车上观看沿途的风景,顺其自然、顺应变化、顺势而为。人,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有幸来世上一遭,潇潇洒洒、坦坦荡荡,珍惜当下、无愧于心,就好!

                         2024222日于沪上“凝风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