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假期,央视聚焦草原铁路人的坚守!

 书中淘乐 2024-02-22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2月13日

中央电视台

《朝闻天下》和《新闻30分》播出

《春节我在岗 能源通道上的“守隧人”》

报道了包头工务段

东胜东路桥工区“守隧人”的故事

2月18日

《朝闻天下》播出

《春节我在岗 大漠深处的桥隧工》

报道了临河运营维修段

治沙桥隧车间桥隧工的故事

春节我在岗

能源通道上的“守隧人”

《朝闻天下》

《新闻30分》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年产煤量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这些煤炭点亮了万家灯火,温暖着大半个中国。

每年春运是煤炭运输高峰期,高效的运能保障离不开设备的养护、检修,在一些高精尖检修设备暂时无法覆盖的地方,依然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这些检修任务。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群守护能源通道的“守隧人”。

图片

呼鄂铁路是内蒙古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包头工务段东胜东路桥工区担负着呼鄂铁路4座隧道、27座桥梁、56座涵洞的日常养护和维修。春运期间,运量持续攀升,他们随时待命,保障运输秩序安全畅通。

图片
图片

东胜东路桥车间,敖包梁隧道发现煤灰淤积,立马组织人员清理。

图片

——添乘人员 路振兴

接到通知后,何阳和工友们立即前往敖包梁隧道。汽车艰难行驶在白雪皑皑的鄂尔多斯高原上,遇到打滑路段只能推车前进。

图片
图片

这块已经堆积得相当厚了,咱们今天必须抓紧时间清出来,要不然影响货车正常通行。

图片

——包头工务段东胜东路桥工区 何阳

图片

何阳介绍,尽管煤炭列车装车时已经采取了防尘措施,但高速运行进入隧道的一瞬间,由于气压骤变会形成“活塞效应”,导致列车上一小部分煤灰散落在隧道里。而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列车临时停运间隙,快速清理掉堆积过高的煤灰,防止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图片

春运期间,列车密度增加近1倍,煤灰堆积的速度和数量也在加快,何阳和工友们清理作业的频次要比平时多30%。

图片
图片

这里我们前几天刚清理过的,这段时间车流量比较大,没几天又堆了这么厚。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反正有了就清理。

图片

——包头工务段东胜东路桥工区 何阳

图片

作业现场,视野范围内满是清理煤灰带起的尘雾。为了减少煤灰对身体的损害,何阳和工友们都是“全副武装”作业。

图片
图片

咱们干这个活必须得做好防护。我们一般里面戴一个医用口罩,外面再戴个专用的防护口罩,这样基本上就没啥问题。

图片

——包头工务段东胜东路桥工区 何阳

图片

没多久,大家的防护口罩、护目镜上满是煤灰和水珠,每个人的脸上像画了脸谱一样。隧道内,铁锹、铲子的摩擦碰撞声此起彼伏。即使离得很近,也得扯大嗓门说话,才能保证正常交流。常年清理煤灰,大家也总结了经验:空间宽松的地方用铁锹铲,狭小的地方用小铲子。

图片

清理出来的煤灰要立即运出去。隧道口的要靠人工背着出去,隧道中心的用双轨小车运出去。何阳说,每次作业就像“打仗”一样。

图片
图片

我们这个活确实脏,也挺辛苦的,但是只有我们把这个煤渣清理干净了,保证万吨列车的平稳通过,才能把鄂尔多斯的煤发往全国各省份。

图片

——包头工务段东胜东路桥工区 王伟

图片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煤灰堆积高的地方被清理干净,工作也进入了收尾环节。

图片
图片

这些小孩对家里都是报喜不报忧,家里面根本不知道他们现在干的这个活这么脏、这么累。

图片

——包头工务段东胜东路桥车间 王瑾瑞

图片

趁着休息,大家打起了雪仗。有人还就地取材用积雪擦掉脸上的煤灰。

图片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工区后,大伙在洗漱间,一边洗一边逗乐。尽管每个人洗完后,洗脸盆里都有一层洗刷下来的煤泥,但他们对脏和累却没有任何抱怨。

图片
图片

这个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职责就是保证我们的设备不出问题。

图片

——包头工务段东胜东路桥工区 何阳

图片

这就是何阳和工友们的使命,无论春夏寒暑,也不分节假昼夜,他们在岗位上保障运输畅通,温暖千家万户,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绽放着他们的年华。

春节我在岗

大漠深处的桥隧工

《朝闻天下》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临策铁路是我国北方物资运输大动脉,这条铁路东起巴彦淖尔市临河站,西至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策克口岸。我国中欧班列西通道运量的20%、新疆煤炭内运的30%和蒙古国进口煤炭60%都要通过这条铁路运输。全长768公里的临策铁路有400多公里穿越沙漠、戈壁地区,常年风沙侵袭威胁着列车运行安全。为了确保列车通行,在沙漠深处,有一群桥隧工常年坚守于此,战风斗沙,默默地守护着临策铁路运营安全。

图片

安全带、防护装、安全帽,工具材料清点完毕,装车。

图片

——临河运营维修段治沙桥隧车间工长 孙塄

凌晨5点,临策铁路桥隧工孙塄和工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皮卡车在戈壁浓浓的夜色中颠簸前行,工友们顺便补觉。

图片

施工地方比较远一点,路难走,单程可能需要2个小时,所以我们要走得早一点。

图片

——临河运营维修段治沙桥隧车间工长 孙塄

图片

第一缕晨光为大漠深处的大桥镶上了金色。为防止流沙“爬”上铁路,临策铁路在沙害严重区段建设了专门让风沙流动过去的“行沙桥”。今天的工作就是清理行沙桥内部的积沙。

图片

室外温度是零下20多摄氏度,凛冽的寒风吹得人直流眼泪,但是由于作业空间狭小,师傅们不得不尽可能穿得轻便一些,5分钟不到就冻透了。

图片
图片

如果手和脚冻僵的话,可以跺跺脚搓搓手,不要把脚冻麻了。

图片

——临河运营维修段治沙桥隧车间工长 孙塄

孙塄打开支柱外层的防沙罩,倒出里面积满的沙子。下一道工序就是清理支柱上的沙子,再重新涂上润滑油。

图片

临策铁路有53座大桥。梁体与桥墩间的支座有一半是用来减缓列车运行中对桥梁冲击的活动支柱。常年风沙使得支柱上的润滑油吸附了沙尘并结块,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影响缓冲效果,严重的会危及桥梁结构安全。施工的空间只能伸进一只手,孙塄干脆摘掉了手套。

图片
图片

皮手套根本不管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完活用力地搓搓手,把手在衣服里暖和过来。

图片

——临河运营维修段治沙桥隧车间工长 孙塄

图片

忙了4个多小时,工友们回到车上,拿出饼子和咸菜,就着保温杯里的热水吃了起来,这就是今天的午饭了。

图片

临策铁路在沙漠核心地段修建了由钢筋混凝土管道构成的防沙明洞。由于热胀冷缩,管道接缝处在冬季会出现缝隙,沙子便从裂缝漏进明洞内。下午,桥隧工们进入明洞清理积沙。

图片
图片

这堆沙子就是从这个变形缝流进来的。你看这个地方都透光了,如果再不清理的话,隔个十几天二十来天,这个沙子就会覆盖钢轨,影响运营线的行车安全。

图片

——临河运营维修段治沙桥隧车间工长 孙塄

图片

一锹一锹地铲,一袋一袋地装,孙塄和同事们清理出300多袋共20多方的沙子,再装上工程车运出明洞。随后孙塄用泡沫胶修补了漏沙点。

图片

鸟瞰巴丹吉林沙漠,几十米高的沙山仿佛波涛汹涌的大海,6.4公里长的防沙明洞就像在沙海中遨游的长龙,沿着沙山的山脊爬向明洞顶部的桥隧工们显得格外渺小。

图片

在洞内巡查时,孙塄发现洞顶有一处裂缝需要修补,覆盖裂缝的积沙也需要清理。

由于离家太远,孙塄他们都是把每个月的节假日攒到一起,这样一个月能有六七天时间跟家人团聚。今年春节,作为工长的孙塄把回家过年的机会让给了工友,家里通过火车把过年穿的衣服给他送到了工区。

2010年临策铁路开通时,孙塄就在这里工作,对这条铁路上的每一座大桥和明洞都有很深的感情。


来      源:央视新闻、草原铁路

责任编辑:樊利强
审      核:刘浩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