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35岁心梗,有人100岁也不心梗!医生:1个关键因素,不要忽视

 我篮有虾 2024-02-22 发布于广东

心梗,全称为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所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心脏,这个生命的核心,其主要功能依赖于健康的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被誉为心脏的主要供血管道,承担着向心肌输送氧和营养物质的重要使命。当冠状动脉血流受阻时,心肌就会缺血,甚至坏死。

这种心肌梗死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痛苦,还会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在探讨心梗的危险因素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可改变和不可改变的因素。

可改变的因素包括那些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危险因素,例如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不良的饮食、吸烟、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

这些因素与心梗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积极治疗等方式来降低心梗的风险。

然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年龄、性别及家族史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心梗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此外,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心梗,这可能与男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及心血管系统的结构有关。更令人惊讶的是,家族史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经患过心梗,那么自身的患病风险也会增加。这可能与遗传基因、共同的生活习惯以及家族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有关。

有人35岁心梗,有人100岁也不心梗!医生:1个关键因素,不要忽视

在大众的认知中,心肌梗塞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为何有些人在35岁的年纪就遭遇了心梗,而有些人百岁高龄仍无此困扰?这背后的秘密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长期吸烟的人群,心梗风险显著升高。有研究发现35岁或以下的吸烟者在心梗后若继续吸烟,复发风险比戒烟者高出三倍。

原来,烟草中的化学物质,特别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对血管壁产生破坏作用。尼古丁刺激肾上腺素释放,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而一氧化碳则"霸占"了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位,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

这一升一降,使得心脏对氧气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出现矛盾,冠状动脉收缩和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缺乏运动也是心梗的"隐形推手"。长期不运动会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功能下降,使心脏在运动或压力下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养分供应,增加心梗风险。

此外,缺乏运动还可能引起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和高三酸甘油酯水平,这些异常脂质在动脉内堆积,逐渐形成斑块,最终引发心梗。

再说到慢性压力,它也能损害心脏。长期的精神压力会使血压和心律产生波动,给心脏带来额外的负担。

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而心律不齐可能导致血液在心房中淤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大大增加心梗的发生概率。

睡觉若有4个症状,或是心梗预兆

急性心肌梗死并非毫无征兆,事实上,70%的病人在发病前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先兆症状。特别是以下这些心梗征兆,我们应当认真识别,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1、胸闷不适

当心脏血管堵塞时,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速率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胸部不适和呼吸困难。尤其在晚上,如果突然出现这些症状,并伴有长期憋醒的情况,应警惕心梗的发生。

2、胸口异常疼痛

特别是在晚上睡觉时,如果出现胸痛且无法缓解的情况,很可能是动脉血管严重阻塞的信号。如果不及时救治,极易引发心梗。

3、身体异常出汗

在天气不热的情况下,如果突然出现大量出汗、心情烦躁等症状,且出汗程度剧烈、持续时间长,这很可能是心梗的征兆。遇到这种情况,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4、手脚冰凉

当血栓形成导致血液流速变缓时,手脚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会变差,从而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信号。

总之,对于上述这些心梗的先兆症状,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及早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预防心梗的发生和降低其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记住心梗急救三部曲,关键时刻能保命

虽然心梗是一种紧急且危险的疾病,但如果在发病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得到适当的急救,可以大大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甚至挽救生命!在心梗发作后,记住以下三步至关重要:

第一步是快速判断是否为心梗。如果心前区或胸骨后出现持续超过5分钟的疼痛,这很可能是高度心梗风险的迹象。

此外,异常的呼吸困难、失去意识、眩晕、手臂、腹部、头颈疼痛、莫名的出汗、烦躁、疲乏等也可能是心梗的表现。

第二步是及时拨打120。在发病后的120分钟内及时开通梗死血管,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并提高预后效果。

第三步是冷静等待急救车到来。此时,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心跳加速;平卧或静坐,保持空气流通,切勿盲目服药。

总之,心梗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请务必牢记上述三步自救法,并在发现适应症时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这是真正有效的预防方法。

来源:杨双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