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曾国藩传》,你就知道强者是如何炼成的

 陈小杰读书 2024-02-23 发布于重庆

春节期间看了曾国藩传,无意去评价这个人物,更多的是从他的经历和故事中,迁移学习。

所以,抱着怎样的心态怎么读这本书,读这种人物传记,是关键。

曾国藩到底是不是圣人,对普通人来说不那么重要,他有什么历史贡献,也不是当下关注的重点。我总结几点印象比较深刻,现实性比较强的一些启发,分享一下。

第一,不要抱怨你遇到的任何境遇,强者不抱怨,只尽力改变,改变不了,就放下看开。

读曾国藩传,还是读毛泽东传,只要是名人传记,我们就会发现强者身上的一些特征,他们的心力和定力很强,遇到任何困难挑战,都是迎上去,而不是逃避和抱怨。

事实上,人的一生,没有任何境遇都是一帆风顺,强者之所以强,就是不畏困难,他们在主动积极摆平困难障碍,随着摆平的问题更大更难,也就自然而然变强了。

当你羡慕别人的光环,不要忘记他们之所以有如今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有这个资本和能力接住,他们往往经历了非常难熬的至暗时刻,可能不止一次,然后以王者姿态走了出来。

比如曾国藩,他在创建湘军时,面临着诸多困难,几乎是举步维艰的境地,他看到清政府军队的腐败无能,所以想创建一支强大全新的军队,来镇压天平天国运动。

但是皇帝的不信任,同僚的互踩落井下石,军饷的筹集困难,职位低下导致话语权不够,难以协调资源,困难层层加码,但是他还是挺了过来,把湘军打造了出来

这些困难是曾国藩面临的,那么迁迁移现实,当你遇到重重困难,你还会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战斗到底吗?

任何一项困难,都能吓退你,那你凭什么能成为强者,凭什么享受强者才能拥有的东西?

当你抱怨领导无能无才,不重用自己,当你抱怨自己原生家庭的不给力,当你抱怨伴侣和子女的不成器,当你抱怨自己生错了时代没有施展机会,当你抱怨同事背后使绊子打小报告?

你一直在抱怨外部环境的种种,但从未反思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你抱怨的越厉害,就说明你内心越弱。

强者,诸如曾国藩之类的,他们遇到问题了,都是尽力去摆平,想法设法去面对。如果抱怨逃避,那么就错过让自己成长变强的一次经历机会了。

因此,当你遇到很多艰难和挑战,无论是来自工作的,家庭的,都要从曾国藩这类的强者汲取能量,对照书本的,现实的强者都可以,想想他们面临的绝境难度系数,远远超过你当下面临的事。

你为何就因为一点小事就乱了方寸,不敢向前,再看看他们是怎么面对的,是咬牙往前,还是退缩后退?为什么他们面临困难是往前冲,你是往后退?去斟酌里面的道道。

当你一次次选择逃避后退,就是在离强者状态越来越远。

另外,必须说一点,遇事抱怨真的百害无一利,你只要生出念头和语言,就是杂念,将大大分神消耗能量,让你无法集中精神去全身心分析和克服问题。

总的来说,这就是强者的心力,愿力,定力在起作用,我之前有一篇文章讲能量的内核,可以对照起来看。能量的内核:看不起能量这件事,就是你吃的大亏

关键时候,人与人比拼不是单纯的外在的资源,能耐,学问,才华,而是那个能量体系,那股劲儿,包含着勇气,自信,坚韧,信念,决心等无形力量。

这些也许你看不起的东西,是强者之所以强的精神基石。

早前我也看过这句话,多读人物传记,就知道别人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低谷还是高峰,这些强者是如何面对的,读一遍就是一种洗礼。

看了曾国藩传以后,有同感。人的一生,都是要经历这样那样的困难的,哪有时刻顺遂如意的?这样当你在现实中遇到任何事,你就不会把眼前的困难,想的太严重,而是更有淡定心态去面对。

同时当你到达高峰时,也知道如何处理。曾国藩在湘军鼎盛时期,扫平天平天国后,对清政府形成了威胁,因为权力太大。

他从二十四史和易经中,得到启发,发现历史之中能在巅峰期成功活命的,不过一两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肯放弃现有的权力和地位,也因此有了杀身之祸。

易经也有同样的表述,飞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的说法,也就是事物发展从从弱小到壮大到衰老的过程规律。你要清楚你在什么阶段。

曾国藩意识考虑到了这一点,看到自己锋芒太大了,还未等清政府来收拾他,他就主动让建了军功的弟弟离职,主动裁撤湘军,防止兄弟二人权力过大被忌惮。这一招很管用,果然化解了危机。

第二,要明白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政治游戏,人性权力的博弈时刻存在。搞定事,也要搞定人。

虽然读的是曾国藩,是清朝时代的历史,但是里面的底层逻辑放在现在依然是通用的。

比如曾国藩创建湘军以后,在前期和太平天国大战期间,他虽然很厉害,但还是不够强大,和咸丰皇帝沟通,因为皇帝无才,他数次直言顶撞,不服命令,用词态度强硬,和皇帝的上下级关系不好,导致皇帝不信任他。

而且同事官僚也不待见他,因为他看到一些官场陋习和潜规则,毫不掩饰的清高和揭露,觉得别人都是在其位不做事的酒囊饭袋,因为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和立场,得罪了不少人。

当时的曾国藩并不会玩政治游戏,也就是夯实权力,笼络人心,团结人心。

他看不惯的,就要说,就要干,甚至还给皇帝写谏言,说皇帝哪里哪里做的不好。看看曾国藩的情况,这不是和我们现实中一样的吗,不要以为在官场才需要,其实一个小公司,一个小地方,都存在着政治游戏。

有人的地方就有权力游戏,有权力就有话语权和分配权,这是为什么要步步高升,因为权力。

从历史照进现实,就会发现,有社会大理想的人,都会号召影响一波人,起来做点事,争取最高权力,只有拥有最高权力,才能调动全部资源,来实现心中的理想。

比如近代史,教员能领导红军,统一全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此后我们有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社会之路的探索。

为了这一理想,团结统一立场想法的人,然后扫平权力争夺的其他阻碍对立力量,是成大事的必然选择。

但是权力又怎么得来的呢?除了个人实力和魅力,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教员那句话,把朋友团结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当然权力争夺,出发点也有区别,有的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有的人的出发点,是天下苍生。

说远了,回归正题,尤其是想做点大事,在一个不是自己主场的环境下,还想通过争取权力来得到资源的分配权,那么,搞人心是必须要做的。

有多少人跟随你,有多少人和你利益绑定,有多少人和你一个立场,有多少人愿意拉你一把,关键时候给你说句好话?

曾国藩的升迁,离不开皇帝身边的人,给他进言说好话。同样,也有一些同僚在皇帝面前说坏话,让曾国藩不好过。

现实中,老板身边也不乏一些人,他们会吹耳边风,老板也许就听进去了,决定了你的权力和利益变化。

那么,曾国藩是如何改变的,还实现权力不断壮大?经过2年的反思,他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改正。

他不再抨击潜规则,而是顺应潜规则,然后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对同僚谦虚包容,再也不是那个皇帝和同僚眼中的“刺头”。面对皇帝的命令,他不再直言不讳,而是懂得迂回,有时候找客观理由拖,以实现自我意愿。

比如曾国藩的关键一役围城安庆,此时,皇帝所在的城市被英法联军攻破,皇帝奔逃承德,并命令曾国藩来支援。

曾国藩考虑时局认为去支援意义不大,安庆不趁此机会夺下,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于是就找了一些理由延迟出发时间,局势变化后皇帝又发命令说曾国藩不用来了。

从曾国藩身上,你是否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或是现在的自己?

如果你看不惯某些规则和风气,实力也不够,不要把自己全部交出去,也不必抨击规则如何如何。

想改变规则,那么要先成为能制定规则的人,也就是有权力。前期必然要顺应当下的规则,力求自我实力的最大化,往权力中心走。等有了足够话语权,才能做自己想做的。

职场上,工作中,处处也是潜规则。只要有权力,人性,利益,就一定存在潜规则。

那么,你被不公对待,被歧视,被欺负,你发现利益分配不均,别急着愤懑,在任何地方都存在这种现象,或多或少。

有本事的人,不是埋怨和气愤,要么接纳旁观心无波澜,要么想想如何争取,让受益的自己。

另外,在任何地方都不可忽视利益立场的站队情况,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场子里,你是什么角色,你的同伴是谁,你的对手是谁,最高权力者是谁,心里要有数。

有时候不是说,你想好好做事,也有能力才华,就一定能做成,尤其涉及人来配合的关卡越多,越困难。

就像曾国藩,很想打退天平天国,心怀天下,照说他的初衷很宏大很敬佩,应该很多人会支持拥护,实际上给他使绊子的同僚太多了。

所以他既要做军队打仗这件事本身,还要和同事同僚斗智斗勇,与上司皇帝周旋。强者要攻克的,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如何把事做好,把人搞定也是必要的。

码字几千了,本文就先写到这里吧。

如果你看完觉得有收获,记得点赞收藏转发。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后台私信我。谢谢各位读者!

END

作者陈小杰介绍:

人生格言:独立思考,智慧生活,实事求是。

做过记者,品牌传播负责人,任职中国品牌500强企业,组织策划过新闻发布会、千人规模论坛会议战略投资报道,给上市董事长写演讲稿。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