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kbmgmg 2024-02-23 发布于福建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 巴菲特的 '双目标清单’

迈克·弗林特,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曾为美国四任总统驾驶飞机。一次,巴菲特和他讨论职业生涯的目标时,让他写下重要的25个目标找出最重要的。迈克认真思考后,圈出了最重要的5个。

巴菲特问:“迈克,你知道现在该怎么做了吗?”迈克点头:“我会集中精力实现这5个目标,其他20个不太紧急的目标可以放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

巴菲特摇头:“不,迈克,你误解了。你没圈出来的目标,并不是你在闲暇时间要慢慢实现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去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这就是巴菲特著名的 '双目标清单’: 更高追求需要的不是专注,而是极致的专注,全方位的专注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 专注,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精神快餐,让我们沉迷于低级快乐中无法自拔,让思考停留在表面, 只会接受信息而不会思考,智商衰退,缺少判断力,进而专注力分散。

根据2022年《中国青少年注意力调查报告》能够坚持听课三十分钟以上的人数不足40%;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几分钟的短视频中可以囊括上下5千年, “三分钟了解五代十国”、“五分钟读完四大名著”看起来又干又有趣,还如何沉下心来去翻阅那厚厚的原著;

同时人体对事物的新鲜刺激感很快就会减弱,然后又需要四处寻找更加新鲜刺激的事物,快感阈值越来越高,大脑能处理的信息容量比较小,而我们现代人每天接受的信息远超大脑所能处理的容量,那些不能被处理的信息便如同噪音一般,不能处理的信息越多,你的专注力就越低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盖茨的父亲让他们分享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两人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专注';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 专注,本事就是反人性的

专注是一个困扰了人类几千的问题, 早在3000~4000年以前,相关古籍上就已经出现了类似“能使人类注意力涣散和倦怠的恶魔”“拜托了,集中注意力完成工作吧”等有关专注力的描述;

而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为了生存下去,不管是大脑还是基因都需要对所有的一切可能快速做出反馈,让专注这件事本身就和身体构造相违背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a.人的大脑构造本身就是发散的

人的大脑里,感性脑和理性脑就像两个有不同想法的小人,它们经常为了谁能控制身体而斗争。前额叶皮层(理性脑)是人类进化晚期才形成的,很会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而边缘系统(感性脑)在人类初期就形成了,它主要控制我们的本能欲望,比如饿了吃饭。所以,当你纠结于“应该去工作还是想去聚会”的时候,理性脑会告诉你应该去工作,而感性脑则会撒娇地说:“去聚会吧,工作明天再做。”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 b.很多优秀的历史人物也逃脱不了专注诅咒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为尝试过各种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却最终没有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芬奇 经常会在画作有些进展时,就开始在手边的速写本上画些不相关的涂鸦,回过神来再继续创作。 连那幅后来享誉世界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大约就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才得以问世;《最后的晚餐》花了3年, 最终传世画作不超过20幅,并且其中有五六幅到他去世还压在手里没能交付。直到他去世200年后,有关绘画的手稿才被后人整理成书,而更多科学方面的实践至今仍隐藏在那些草稿图中,成为天才的遗憾。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 如何保持专注(or 什么让我们无法专注)

专注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协同的集中体现,所以专注力问题不是如何保持专注,而是为什么不能专注,所以我们的方法也要从这个方面来寻找相关的思考框架:

a.外部:信息量的过载&外部诱惑太多

据IDC发布《数据时代2025》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将增长到175ZB,相当于每天产生491EB的数据, 平均没人一天生成1.5GB数据;在地球上,我们每天生成5亿条文章、2940亿封电子邮件、650亿条社交消息和720,000小时的新视频;按 平均网速为25Mb/秒,一个人要下载完这175ZB的数据,需要18亿年;而人类每天能够处理数据的最大量大约是50G;

而我们同时却处在各种外部诱惑下,你看书时,手机各种app的即时消息。 你运动时,马路上出现的烧烤摊。 你临睡时,刚刚更新的精彩剧情;都会让你的身体不断消耗精力去对抗或者服从;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应对思路-珍爱专注,远离诱惑; 不要尝试去挑战自我的人性与身体机能, 我们的大脑每秒能处理1100万比特的信息,同时瞬间支配你身体的力量;不断与诱惑做斗争也会大量消耗你身体的能量,形成自我的精神内耗;

做一个自我专属的专注力仪式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一个物件、一个书桌、一段音乐,一个行为,一杯咖啡),都可以让我们身体来和我们一起有效专注; 就像高尔夫运动员在亲吻球之后,球进洞的概率提高了30% , 伍兹每逢大赛最后一轮必穿红色POLO衫。

区分事实与观点,形成自我的深度思考;有效的收集目标事项的相关事实,同时区分观点,并在事实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深度思考,产生有价值的决策与输出;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b.事情:本身的复杂与并发

在文章开始的案例中没有被选中的那20个目标,其实也是你感兴趣的或者有意义的,所以就很容易找到各种合理的理由去在那些目标上花时间。但它们才是默默消耗掉时间,转移你的注意力,又不能真正产出成果的事情;

'既要 也要 还要 ’的背后是通过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聚焦最重要,舍弃重要,一次只做一件事,进入自我的'心流’;更多的是让自己基于能力与兴趣点,快速的进入心流状态( 一种将大脑注意力毫不费力地集中起来的状态,这种状态使人忘记时间的概念,忘掉自我,也忘掉自身的问题),而这就需要 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的同时 一次只做一件事;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c.自身:大脑喜欢 简单且容易得到反馈的事物

大脑喜欢”避难趋易、即时满足“;喜欢简洁性,有结构性,且能即时反馈的事物, 人类对游戏赌博这类事物的依赖也都源于此;

训练 自己的人生正反馈系统’, 把庞大的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把长期目标拆分成一个个短期目标; 明确设置每一个短期目标对应的期望奖励;然后就是坚持不断的输出并迭代改进; 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的得到正向反馈,让你在执行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比聪明勤奋更重要的是:专注,极致的专注

你有哪些特别的有效专注的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