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加桂汤宜改肉桂

 中医闫大夫 2024-02-23 发布于山东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198)

吾从事岐黄工作,常投经方药物,重点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收入者,以桂枝为例:一是辛温解表,助麻黄发汗,如麻黄汤;二是活血通络,助当归行血,如当归四逆汤;三是祛瘀消癥,助桃仁攻除子宫肌瘤,如桂枝茯苓丸;四是制逆气上冲,用大量降奔豚窜动,如桂枝加桂汤。它的应用在二书中仅次于甘草,处方七十余首,取其调理营卫解表者,约占一半。临床上能起到通、散、沉、化四项作用降血压、利小便均居于中。商品选择都开桂树嫩枝,含有木心,和树干厚皮肉桂不同。奔豚证的桂枝加桂汤,是增桂枝之量,非添加肉桂,当时无投皮名称,与桂枝加芍药汤属一个概念。
老朽临床数十年,对奔豚证施治甚少。发现给予桂枝汤加桂枝,功力不及肉桂,因桂的作用在皮而非木心,尽管此汤加了桂枝重量,仍含木心;强化提高疗效,改加肉桂为宜。以实际应用化古为新,才可发皇前人遗产
小郎中按:张老在文中开篇提到他从事中医工作,喜欢使用经方治病,选择药物也多是经方药物,因此小郎中认为张老是一个经方家,并且从张老的学医经历、临证用方和师从关系看张老属于北派伤寒家,虽然他并不自称是经方医家,这可能是因为张老没有一部专门系统解读伤寒的著作问世,他对经方的理解和应用都散在于他的医论、医话和医案中。
本文中张老以桂枝作为经方常用药物之一为题举例,总结了桂枝的四大作用,基本涵盖了目前临床中使用桂枝的要点,从这一点小郎中也受到了启发,学习经方不但要纵向学习经方的使用指征,还要横向对比,总结一些常用药物的应用特点和作用方向,以便后续加减药物有明确依据。这让我想起张老曾总结过经方十八罗汉,张老从药物来源和药物功效等方面阐述了十八味经方的常用药,感兴趣的学者可找来研究学习。
本文中张老提到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证是加桂枝还是肉桂的问题,中医学历史上多有争论,张老认为是加肉桂为好,而《绛雪园古方选注》中认为是加桂枝。“桂枝汤,太阳经药也。奔豚,肾邪上逆也。用太阳经药治少阴病者,水邪上逆,由于外寒召入,故仍从表治,惟加桂二两,便可温少阴而泄阴气矣。原文云更加桂二两者,加其两数,非在外再加肉桂也。古者铢两斤法,以四为数,申明桂枝加一、加二,犹为不足,当加要分之三,故曰更加”。刘渡舟先生也认为从此方方证原文的行文特点看应该是加桂枝,但是从临床疗效看,加肉桂和桂枝区别不大。
小郎中观点:从桂枝加桂汤的经典方证原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看,小郎中认为此病的发作是由于烧针取汗后受寒而导致,并且这种病的发作应该还与患者心肾阳虚的体质特点有一定关系,因此历史上有加肉桂还是桂枝的争论,加桂枝是辛温解表更侧重于外感因素,加肉桂是温阳化气更侧重于患者阳虚体质,临证中我们要根据患者的病证侧重点分别清楚进而选择使用哪一种方法。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