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连载14 | ​中医的解剖学(12):脏的2个基本性骨架结构、中医与西医对器官结构认识的差异

 为什么73 2024-02-23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周波 腔调中医 2024-02-23 12:24

专栏介绍

INTRODUCTION


【形与神俱】专栏主理人:周波。合浦人氏,主任中医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早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感兴趣于经典的研读,著有《黄帝内经系统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诠释》一书和《“形与神倶”现代科学研究》等系列文,对《黄帝内经》的“形与神俱”人体生命结构观、阴阳五行、调神和“治未病”等内容,有个人的见解。本专栏的想法是:用读者听得懂的话,讲自己所理解的中医


  专题连载-14-

——兼论“腑”的基本结构及壮医“三道两路”的解剖结构

图片导言

无庸置疑,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成果的前提下,中医学会很快弥补上一两千年来解剖发展迟滞而引起的遗憾。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王洪图

中医学对解剖学-组织学的认识特点,就是认为各级血管与神经结构,特别是毛细血管网与“神经纤维网”,是“脏”、乃至全身各个组成成分里,先行生成的2个基本骨架性结构;“腑”是为了支持“脏”的骨架性结构及其功能活动的需要,而在后来生成并填充进“脏”的骨架性结构里的辅助结构。

——作者

图片

如前所述,《内经》在五行框架下,心血管系统兼并了神经系统,二系统的实体和功能同一体。

作者认为,尽管在中医学里,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组织学研究记录,但是,如果中医学根据自身的理论特点,发展出组织学,那么与现代的组织学对比,它们之间将会出现一个关键性的差异。

1.现代解剖学和组织学对器官结构的认识

现代解剖学和组织学认为:个体内的细胞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成的。细胞间质由细胞产生,一些形态近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组织,一种组织可能含有一种细胞或多种细胞,组织是多细胞生物的基本形态。每一个器官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的组织构成,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器官。(参考文献略)

2.中医学对器官结构的认识的特色

根据前面对《内经》解剖学的认识:

(1)“各从其经”——每一个脏都有其专属的供集血血管。(连载3-6)

(2)器的认识(连载7)

(3)五个“本”(连载8)

(4)神脏的微观结构。(连载9)

(5)心主与三焦(一腔大腑)(连载10、11)

(6)心血管、神经系统同一体。(连载12)

(7)五个之“处、居”的神经解剖结构。(连载13)

作者认为,中医学如果按照《内经》理论体系的思路,在类似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构建出自己的组织学,那么中医学的对器官结构,将会有“的基本骨架性结构”等以下的认识特色:

2.1的第1个基本骨架性结构——各级血管结构

中医学对的基本结构认识,就是强调认为“其经”,即专属血管,在“进入”到器官里后,所形成的从大到小的各级血管结构(应包含淋巴结构),特别是毛细血管网,构成了器官的第1个基本骨架性结构,正如血循环示意图上,所画的各个器官里的毛细血管网一样。(遗憾的是,心脏、脑内的毛细血管网没有画出来)【见图1】

图片(内容:图1血循环示意图。来源:网络配图)

各脏内的毛细血管网,见表1。

图片(内容:表1器官的第一个基础骨架性结构的最微观部分——神脏五)

2.2的第2个基本骨架性结构——各级神经结构

在五行学说理论的架构里,心血管、神经系统同一体的认识之下,的第2个基本骨架性主体结构,就是器官内乃至全身的从大到小的各级神经结构。【见图2】

图片(内容:图2全身神经。来源:网络配图)

2.3在五行框架下五脏、三焦的基本结构

在心血管、神经系统同一体的认识下,五脏的基本骨架性结构的最微观部分是“毛细血管网”+“神经纤维网”。【见表2】

图片表2 (主=脑、脊髓(中枢神经);心包络见连载12;“器”见连载7;毛网=毛细血管网;神网=“神经纤维网”)

这种结构,以肾脏为例。【见图3】

图片图3  肾脏各级的血管结构与神经结构——“脏”的2个基本性骨架结构(注:“毛细血管网”和“神经纤维网”无法显示,请想象)

在胚胎期,血管、神经——“脏”的2个基本性骨架结构,首先发育出来。

2.4在五行框架下三焦的基本结构

前面所述,与心主有表里关系的三焦是全身的神经纤维网,大小范围是整个人体。作者认为这个三焦的认识,还未够完整。(见连载11)

在五行框架之下,因为“心”兼并“主”,所以,五行框架之下,完整的“三焦”,包括了全身的毛细血管网+神经纤维网,这个才是最完整的三焦。【见表2】

这个三焦的结构大小,也等同于整个人体,即一腔大腑(孤腑)。在胚胎时期,人体通过脐带-脐带血管,由母体所主。【见图4】

图片(内容:图4 三焦:一腔大腑。来源:网络配图)

在心血管、神经系统未视为同一体之前,分别从“心”与“主”的角度来说:

①单从心血管系统的角度来说,五脏内的毛细血管网=神脏。

②单从神经系统的角度来说,全身神经纤维网=三焦。

在心血管、神经系统视为同一体之后,从“五行心”,即“大范围心”(心+主)的角度来说:

①五脏内的毛细血管网+神经纤维网,可叫“五行神脏”。

②全身的毛细血管网+神经纤维网,则可叫“五行三焦”。

有意思的是,这个“五行三焦”,因为包含了身上的所有部位,故可以把历史上所有的三焦实体认识的观点,都包括在内。

2.5器官内的其它组织学结构——腑

除外“脏”的2个骨架性结构——各级血管和神经结构后,可以认为:

器官内的其余结构,是为了支持“脏”先行生成的2个骨架性结构及其功能活动的需要,而在后来生成并填充进“脏”的骨架性结构里的附属结构。

对于“”而言,这些附属结构就是“”。它们也有可视-微观的各级结构。

如肺脏的“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肺泡”结构,就是脏腑之“腑(大肠)”的各级结构。余四“腑”的结构类推。【见图5】

图片(内容:图5 肺内的各级血管、神经是“脏”的2个基本骨架性结构;气管-支气管-肺泡是“腑”(大肠,见连载4)的各级结构。)

2.6身体其它部分的组织学结构

我们甚至还可以说,人体各个部分(如每块骨骼、肌肉、皮肤、眼、耳,等等),它们的基础骨架性结构,都是各级血管结构和各级神经结构。

3.壮医的“三道两路”的解剖结构

壮医“三道两路”理论认为:

谷道,指消化稻谷的通道,对应为西医所指的消化系统;

气道,指气体通过口鼻进入到体内的通道,而后发展为人的整个呼吸系统,以肺和气管为载体;

水道,对应泌尿系统,以肾脏和膀胱为载体。

火路,就是神经系统。

龙路,就是循环系统(含淋巴管)。

对应上述解剖学的认识,可以发现,在谷道(消化系统)、气道(呼吸系统)、水道(泌尿系统)中,去除掉火路、龙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结构)——中医“脏”的2个基本骨架性结构后,剩下的结构,其实就是中医“腑”的结构,如图5里的“气管-支气管-肺泡”的各级结构。

壮医“三道两路”理论的特色,就是:

“两路”的基本结构,等同于身体(特别是“脏”)内的血管、神经这2个基本骨架性结构。

“三道”的基本结构,等同于肺、“肝+器”、肾三者之“腑”的各级结构。

4.中医学对组织学的认识特点

“心”与“主”之所以是“君主之官”和“五藏六府之大主”,正基于它们各自的周围解剖实体结构(血管和神经),在各脏腑、各部位里的无处不在之存在。

简而述之:

中医学对解剖学-组织学的认识特点,就是认为各级血管与神经结构,是“脏”、乃至全身各个组成成分里,先行生成的2个基本骨架性结构;“腑”是为了支持“脏”的骨架性结构及其功能活动的需要,而在后来生成并填充进“脏”的骨架性结构里的辅助结构

5.中医学与西医学对器官结构认识的差异

由上,可以发现,中医学与西医学对器官结构认识上,与中医学的上述(潜在)认识不同,二者存在以下的差异:

西医学对器官的组织学认识,未见强调认为毛细血管网和神经纤维网是器官的主体骨架性结构,二者更象是“生长”进器官里面的附属结构,就如组织在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二者重新生长的表现一样

也就是说,中医学与西医学如果对同一个器官(尤其是五脏)进行组织学的研究,所面对的组织结构,其实是一样的,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中、西医的区别。

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体现在对器官组织结构中的某些组成成分(即血管结构、神经结构)所给予的重视程度的不同。

6.《内经》对微观解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内经》对脏腑进行的微观解剖学的探索性研究内容,重点体现在对“脏象何如”的探索,即“毛细血管网”和“神经纤维网”的研究上。

《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内经》在器官解剖结构的探索性认识中,其对血管和神经的重视,恰好体现了“脏”与“血、气”的密切关系。

“血气”中的“血”,与心血管系统有关,指的是血管里的血液。暂时叫“心之血”。

“血气”中的“气”,与神经系统有关,此“气”就是在神经(运动与感觉)里流动的,起传导神经信号作用的物质(如神经递质、神经电等)。暂时叫“主之气”(为了不与中医其他“气”的概念相混肴而命名)。这类物质及其功能,在五脏内,则分别被称为“神、魄、志、魂、意”。

《内经》对脏腑实体的解剖认识虽然存在不足或缺陷,但却早已通过对“脏象”——脏的微观结构的想象性探索认识,以及脏腑与气血的的解剖、生理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弥补。

有人说,中医不需要解剖就可以治好病。

根本不是这样,从“形”的角度来说:

中医先贤们,用“身体所有部分的基础骨架性结构,都是各级血管结构和神经结构,特别是毛细血管网与神经纤维网”,以及“血气”的认识,为后人暂时解决对“形”解剖认识不足的困境

(这是中医治病看起来似乎不需要解剖的原因之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后面详述。)

说“中医不需要解剖就可以治好病”的人,就象是说“不需要工作就有好饭吃”的二代巨婴啃老族一样,其实不过是前辈老人辛辛苦苦地工作,把饭给你提前准备好罢了。

每个器官和身体所有部位都拥用相同的基本结构,从“形”的角度看,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求一思想。

可惜的是,这些认识太超前于时代了,数千年来,都等不到解剖学和组织学的发展以给它带来的支持,以至只好通过“天人合一”的方法来解释脏腑的功能并成为所谓的中医学特色。

《内经》对微观领域的探索性研究,一直以来都没有被真正地认识到。

中医在治“形”的角度上,治疗“脏腑”的真实靶目标,是“神脏”而不是“形脏”,所以在传统中医学里,非术科治疗并不需要十分清楚脏腑的大体结构(局部解剖),所看重的首先是“神脏”即里面的“血、气”,而“治血”和“治气”之法,就是中医治“形”的最基础疗法。

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一个中医解剖学上的新认识(也许并不是真正的解剖学进步),都会导致中医理论的发展,如明代名医赵献可的命门学说、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王清任的逐瘀汤,等等。从这些学说的出现,就可以看出中医学对解剖学内容的渴求。

7.中医学与西医学对器官结构认识差异所体现在的领域

上面所述的中、西医学在器官结构认识上的差异,类似于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争论,可见,这个差异是哲学上的差异而不是解剖学上的差异

既然中、西医学在人体结构上的认识,没有解剖学上的差异,则说明中医学完全可以接纳现代解剖学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现代解剖学并非西医学的专享。

这同时也表明,“功能性脏腑”之说,根本上不符合奠基于《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

【待续】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