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溯源神秘的中国年系列谈:神秘的元宵节

 京都闻道阁 2024-02-24 发布于北京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文丨王成伦

前接:

溯源神秘的中国年系列谈之一:春节序曲

溯源神秘的中国年系列谈之二:神秘的祭灶节

溯源神秘的中国年系列谈之三:神秘的除夕节

溯源神秘的中国年系列谈之四:神秘的春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代称元夕节、元夜节、上元节和灯节。
元宵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中国年节日群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正月是农历一年的首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这个节日具有红火、热闹、娱乐色彩浓烈、游艺内容丰富的特点。在这个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中国人、全球华人普天欢聚、同庆、同喜、同贺,把一切美好的意愿:祈年、祈福,与“闹元宵”“闹花灯”中一系列民俗活动如: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与除夕节普天同庆、团圆、团聚、守岁、守夜前后呼应,把中国年节群中的最后一个节日元宵节这个压轴戏推向高潮。
元宵节,祈年、祈福,是节日重要的文化主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已是中国年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6月,元宵节这一中国民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元宵节的滥觞与形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元宵节的起源和形成,自古就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勘平“诸吕之乱”。汉高祖刘邦死后,其子刘盈称帝,即汉惠帝。汉惠帝生性懦弱,导致汉政权落入吕后之手。汉惠帝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愤恨不平,但又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死后,吕氏家族在上将军吕禄家中密谋叛乱,以便彻底夺取刘氏天下。刘氏宗室齐王刘襄听说此事后,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吕氏家族。刘襄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联合商议,设计清除了吕禄,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彻底平定了“诸吕之乱”。从此,天下重新回到刘氏家族,刘邦第四个儿子刘恒继位,即汉文帝。汉文帝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日子,定为与民同乐之日,这一天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贺。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也就是“元宵节”。
第二种说法:汉代祭祀“太一神”。据《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辛是天干日名,上辛是正月的第一个辛日,而并不一定在十五。到汉武帝时,他沿袭先秦祀太乙的旧俗,采纳方士缪忌的奏请,在甘泉宫中设立“泰一神祀”,从正月十五黄昏开始,通宵达旦地在灯火中祭祀,从此形成了这天夜里张灯结彩的习俗。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将正月十五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宋朱弁《曲洧旧闻》也有记载:“上元张灯,自唐时沿袭汉武帝祠太一自昏至明故事。”

第三种说法:道教“三官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支派“五斗米道”,创天、地、水,分别由天官、地官、水官管辖天、地、水的“三官”。说上元天官是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为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为十月十五生。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魏晋道家又以“三官”与时日节候相配,定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称为“三元”。“三元”节庆由此产生。明朝郎瑛《七修类稿》引唐人说法,以为正月十五是“三官下降之日”,而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乐,地官好人,水官好灯,因此在上元节要纵乐点灯,士女结伴夜游。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这一天,人们要宰杀牲畜祭祀天官以祈求赐福,所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
第四种说法:汉明帝“燃灯表佛”。汉明帝提倡佛法,派遣大臣蔡愔前往印度习求佛法,蔡愔求得佛法归来,禀告汉明帝,在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众僧、信徒都会云集瞻仰佛舍利,并把这一天视为参佛的吉日良辰。于是,为了弘扬佛法,汉明帝下令每年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参拜佛祖。到宋朝时,高承《事物纪原》也记载说,上元节是汉明帝时传入的:“西域十二月三十乃汉正月望日,彼地谓之大神变,故汉明令烧灯表佛。”佛典《涅槃记》说,释迦牟尼火化后,信徒将他的舍利子置于金座上,大众飞撒花瓣,奏乐,绕城燃灯十三里。以后,每逢元宵夜皆点花灯纪念佛祖。唐朝玄奘《大唐西域记》也有记载。从此,随着佛教文化中国影响的扩大,以及与中国道教文化的融合,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第五种说法:源于“火把节”。据说,元宵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百姓在田野上用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新的一年有个好收成。到了隋朝、唐朝、宋朝,火把节更是盛极一时。直到今天,我国还有不少省的一些地区,人们在正月十五这天举行火把节,大家举着火把在田间地头或晒谷场上欢歌、跳舞,热闹非凡。
从以上上元灯节、元宵节起源与形成的五种说法看,上元节、元宵节是多种文化和习俗复合而成的,有先秦文化的影响、汉代正月上辛日燃烛祭太乙的仪礼、也有道家创立的“三元”说、以及佛教的法事庆典,均对上元节、元宵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发展过程来看,汉代及汉代以前,是上元节、元宵节的滥觞期,汉代以后是上元节、元宵节的形成期。

元宵节、灯节与“闹元宵”“闹花灯”
一是元宵节、灯节与放假时间
从历史上看,上元节、元宵节、灯节起源于汉代。据明代人刘侗《帝京景物略》记载:“张灯之始也,汉祭太乙(神名)。”《渊鉴类函》引《史记》说:“汉家以望日(十五日)祭太乙,从昏时到明,今人夜游观灯,是其遗迹。”说明上元灯节、元宵灯节系由此演变而来。
但上元灯节、元宵灯节的正式形成,要追溯到魏晋、南北朝。
南朝梁简文帝曾作《列灯赋》,其中就有描写正月十五元宵张灯的情景:有油灯、漆灯,或燃香,或燃蜡,灯月交辉,倒映水中。
元宵节,庆典规模最大、喜庆气氛最浓、花灯制作最巧、灯火最盛的时期,是隋、唐、宋、明、清五个朝代。
元宵节、上元节、灯节假期随朝代的更迭也发生演变。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为一天。魏晋时期延续。
唐玄宗以前,上元灯节的庆贺游乐时间仅限于正月十五一天。从唐玄宗开始张灯三夜,从正月十四至十六,民间不受此限。文献记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亲戚及下里工贾,无不夜游。当时,张灯、赏灯习俗,已是盛况。
到了宋代,上元张灯、赏灯增加到五夜,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当时,就出现了灯谜游戏。
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即位七年后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为始,赐节假七日。”明永乐年间,以条令规定,元旦(春节)放假五天,元宵十天。将上元节张灯、赏灯延长到了十夜,成为历代之最。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永乐间。文皇帝赐灯节假十日。盖以上元游乐。为太平盛事。故假期反优于元旦。至今循以为例。”当时,百官皆有假期,赐宴欢愉,通宵达旦。
清朝时期,上元灯节庆时间为五天。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
现在元宵节放假一天,加上公休日共三天。

二是元宵灯节发展盛况
隋朝时,元宵灯节到了盛况空前的程度。
隋朝时期。隋炀帝登基后,开始在元宵节大兴张灯、赏灯之风。当时,隋炀帝不仅耗费巨力调集全国的民间艺人进城为他演戏,还耗费巨资在洛阳皇城端门外举行盛大的元宵灯会、晚会,还邀请外国来宾和使者。据《隋书·音乐志》记载:“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正月卅日)而罢。伎人皆衣锦绣,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耽者,殆三万人。”据《资治通鉴·隋纪》记载:“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丁丑,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达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由此可见,当时元宵灯节的洛阳城已经是一座奢靡辉煌、灯火通明的连天不夜城了。
唐朝时期。元宵灯节更是繁盛至极。到了中唐时期,元宵节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的狂欢节日。
据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灯影,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烛,连属不绝。时有方都匠毛顺巧思,结创缯綵为灯楼十二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锵然成韵。其灯为龙凤虎豹之状。”《朝野金载》记载:唐玄宗先天二年,上元之夕,宫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簇之如花树”,又命宫娥及京师仕女数千人“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
唐刘肃《大唐新语》记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

两宋时期。宋代灯笼制作比唐代更为豪华。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府从年前冬至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到了元宵节,“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在棚上张灯结彩,叠成山林之状,称之为“灯山”。灯山点燃后,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灯山彩绘神仙故事,美妙奇幻。还记载做有瀑布灯山灯和火龙灯,从灯山到定德门大街方圆一百多丈的范围用棘围绕起来,称棘盆,里面有数十丈的长竿,上结彩增,用纸糊戏人物,随风飘动,宛如神仙下凡。
据《岁时杂记》和《武林旧事》记载,制灯的原料除丝绸、彩纸、鸟羽外,还用羊角、琉璃和云母等物;制作的灯品种繁富,有牡丹灯、莲花灯、曼陀罗灯、动物灯、壁灯、车舆灯、屏风灯、佛塔灯、鬼子母灯、没骨灯、珠子灯、万点罗灯、鱼鱿灯、羊皮灯、罗帛灯、走马灯等。
各地府署、富室于元夕节庆期间,或搭彩楼,或设山棚,或造灯山和巨大的琉璃灯山,山上设置机关,点缀人物亭阁,再插以彩灯千盏,灯火之盛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是对元宵节最好的记录与抒情:“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南至龙山,北至北新桥,四十里灯火不绝。”据历史学家介绍,“龙山”指的是现在的六和塔附近,“北新桥”则为天水桥附近。尤其是有“天街”之称的“清河坊至众安桥一带,沙戏灯、马骑灯、火铁灯、架儿灯、象生鱼灯、一把蓬灯、海鲜灯、人物满堂红灯,灯光盈市。”描述了当时的市井大街小巷、茶坊酒肆都是灯火通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百里灯火长夜不灭,非常热闹。

明朝时期。张灯、赏灯依旧繁盛。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提倡正月十五元宵灯节盛事,灯会在这一时期到了发展高潮期。朱元璋每年都花费众多人力、物力、财力,制作相当数量的彩灯,以吸引民众参加规模宏大的元宵灯会。洪武五年元宵,他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由此促进了元宵灯会向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朱棣登基后,继续延续元宵张灯结彩风俗,营造节日气氛,下令在南京故宫午门外,集能工巧匠筹办灯会,精心扎制鳌山“万岁”灯,与民同乐,楼上鳌山灯光灿烂,香烟馥郁;楼下百戏喧闹,乐舞欢乐,实在是当时盛景。《南都繁会景物图》等画卷,就形象描绘了焰火夺目的鳌山及老百姓观看演出的热闹场景。到明代后期,京城和全国各地灯节,更是繁华得让人目不暇接。北京灯会已演变成了纯粹的市场行为。每年的正月初十日到十六日,各地的客商和巧匠就会云集北京,将自己制作的花灯拿到东安门外大街售卖。当时灯的式样和工艺也是新颖繁多,有镶嵌珍玩珠宝的灯,也有从邻国或海外贩回来的灯,引来的观赏者络绎不绝。价格高的灯,一盏就要卖上千两银子。沈榜《宛署杂记》记载:“每年正月初十日起至十六日止,结灯者,各持所有,货于东安门外迤北大街,名曰灯市。《燕都游览志》记载:“灯市在东华门王府街东,崇文街西,亘二里许……市自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日始罢。”《上元灯彩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等画卷,记录了当时元宵灯节的繁华和欢度元宵佳节的盛况。
清朝时期。上元、元宵灯节更盛。据康熙朝《大清会典》记载:“自顺治十年起,凡遇元宵节,自正月初七日起至十七日止,还要在太庙悬挂由工部承办的庆元宵花灯、宫灯。以后延续。”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兵部灯于光绪九年经阎文介禁止)。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各色灯彩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市人之巧者,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

三是闹元宵与闹花灯
中国年系列节日群中,更多的节日和节日期间都是庄严、神圣与崇高,唯有元宵节冠名有“闹”。张灯、赏灯、赛灯叫“闹花灯”,元宵节全民的大吃、大玩、逛灯会、狂闹、狂欢叫“闹元宵”。
北宋时期,上元灯节,开始在彩灯上书写谜语或绘上谜物,到南宋,教坊、勾栏艺人及民间会社还联合上街举行化妆表演。据《武林旧事》记载,这一新的节庆活动的出现,使大量的戏剧表演内容成为灯节的娱众节目,增添了灯节的喜庆色彩。灯节“闹”的成分就浓了。
金朝,元好问《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描述了儿童在元宵节玩灯嬉闹、少年狂乐的情景。
明朝,老百姓将元宵节过得热闹非凡,各种戏曲、响器、歌舞竞相上演,出现了一些闹元宵、闹花灯的娱乐活动。
明朝《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更是将500多年前紫禁城内“闹元宵”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画家将所见的热闹场面作了如实记录。
唐寅《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也记述了元宵节男女摩肩接踵、杂沓笑闹、娱乐狂欢的状态。
到了清朝,闹元宵、闹花灯更是盛行。上元、元宵灯节,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一个“闹”、而且是晚上“闹”的成分更浓。
顾禄《清嘉录》从更多民俗场景中记载了元宵节的狂欢,直接取名“闹元宵”:“看残烛火闹元宵,划出旱船忙打招。不放月华侵下界,烟竿火塔又是桥。”还记载:“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饶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
康熙时期,劳大舆《瓯江逸志》记载:“正月初旬以至灯市,十余日,昼夜游观,男女杂沓,况制龙灯,极其精工。大龙灯一条,所费不下数十金。锣鼓喧阗,举国若狂。” 举国若狂,闹得无比传神。
雍正时期,汪嗣圣《朔州志》记载,民间“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
让庸《春明岁时琐记》记载:“(上元日)以数人扮头陀、渔翁、樵夫、渔婆、公子等项,配以腰鼓手锣,足皆登竖木,谓之高脚秧歌。”
清代农村地区上元节的歌舞表演,较普遍的形式是唱采茶歌、花鼓戏、秧歌等。刘继庆《广阳杂记》记载:“旧春上元在衡山县,曾卧听采茶歌,赏其音调,而于词句懵如也。今又来衡山,于其土音虽不甚解,然十可一二领其意义,因而叹古今相去不甚远。村妇稚子口中之歌,而有十五国风之章法。”
清朝《长乐县志》记载了咸丰时期闹元宵的情景:“正月十五夜……张灯演花鼓戏,曰闹元宵……演戏多唱杨花柳戏,其音节出于四川梁山县,又曰梁山调。”清朝末年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了光绪年间,京城“闹元宵”“闹花灯”的情景:“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葡萄架、旗火、二踢脚、飞天十响、五鬼闹判儿、八角子、炮打襄阳城、匣炮、天地灯等名目。富室豪门,争相购买,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
如今,全国各地元宵灯节都是在延续古人习俗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有些元宵节灯会享誉世界。闹元宵、闹花灯的习俗也一直被中国人、全球华人沿袭传承,发扬光大,甚至胜超古人。

元宵节民俗活动
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创造了元宵节数不胜数的民俗活动,全国各地元宵节民俗活动也是百花齐放。但主要民俗活动基本一致、也都继续举行,主要民俗活动有赏花灯、放烟花、猜灯谜、划旱船、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等等。有的民俗活动起源历史悠久,其诞生也富有神秘色彩。这里介绍几个主要的民俗活动来源。
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谜语源出于汉,成熟于魏晋。元宵灯节,在彩灯上书写谜语或绘上谜物的风潮起于北宋。刘勰《文心雕龙》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所谓昏迷,即是说谜语之美使人沉浸其中,迷醉其中,乐在其中。到了宋仁宗时期,谜语和元宵张灯、赏灯结合,人们把谜语书笺贴在元宵灯笼上供人们猜射。《武林旧事》记载:“经绢灯剪写诗词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这里的“戏弄”即指谜语含蓄幽默,引逗行人参与猜射。从此以后,猜灯谜成为元宵节一项重要习俗活动。

划旱船。民间传说,划旱船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功绩形成的传统活动,也传说原是无水地区过端午时搞的模拟性划龙船活动。划旱船的原始目的是迎祭龙神。后因正月间加入了舞龙的节目,划旱船也随之加入了进来。

舞龙灯。也称“耍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场《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上古时期就有春、夏设土偶龙、木偶龙祈雨祭龙的仪式。
汉朝时期,汉高祖又令立灵星祠,祭农神后稷。灵星是东方苍龙的“左角”。据《春秋繁露》载,汉代民间有了舞龙以祭田祖、祈甘雨的民俗活动。《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武帝“作曼延鱼龙之戏”。据唐朝颜师古注,该舞的表现过程是,先由传说中的巨型珍兽“舍利之兽”(此兽后由麒麟、狮子所置换出场戏乐,舞毕,变为巨大的比目鱼,比目鱼舞毕,又化为一条八丈长的黄龙,在庭中戏耍。张衡《西京赋》在百戏的叙述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到了隋代,鱼龙之戏才与春雩祭龙相结合,并移置到正月十五元宵灯节,成为一个助兴节目活动。《隋书·音乐志》载: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于芳华苑积翠池侧,帝令宫女观之,有舍利先来,戏于场内。须臾,跳跃激水满衢,鼋鼍鱼鳖,水人虫鱼,遍复于地;又有大鲸鱼喷雾翳。倏忽化成黄龙,长七八丈,耸踊而出,名曰'黄龙变’。……又有'神鳌负山’'幻人吐火’,千变万化,旷古莫俦,染干大骇。”这是对当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精彩的描述。
宋朝时期,《梦粱录》记载:元宵节“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寅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此俗至后世犹存。现在,舞龙一般为二龙戏珠,舞龙的珠与耍狮子的绣球一样,重要原型之一就是月亮,这因为十五为月望,祈月、祭月、赏月也是正月十五的传统习俗。

耍狮子。又称“舞狮子”。也称“狮子舞”“太平乐”。始于魏晋,盛于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据有关文献记载,近世安徽泾县的舞狮子习俗比较有特点:“赛会演戏,各地所同,若舞狮子,则为泾县东乡所独有的。砍木块为狮首,缀以黄布为身,二人顶而舞之。佐以红海公、白海公、判官、娘娘诸神,悉以人戴假面具为之。红海公、白海公系弄狮子者,一红面,一白面,均满身红衣作种种不伦不类的怪剧,以引观者之发笑。娘娘白面亦红衣,骑狮子身上而舞。判官黑面绿袍,执笔木立不动。设有人病者,必迎狮子至病人室中,周视一巡,以祓除不祥。初生小儿,将渠(他)含至狮子口中,谓容易长大云云。其期自元旦日始,至三月初三日止,各村轮次而舞,或全堂(一日),或半堂(半日),皆有定例。迎狮子神者,必斋戒茹素,格诚格敬,无敢稍怠。舞狮子之人,率本地祠丁。平日被役于人,独此月俨然尊大,一若渠即狮子神也。”

踩高跷。高跷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列子·说符》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驰并趋,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这里记载的就是一种踩高跷兼弄剑(现在多为弄棒、球)的杂技表演。踩高跷自战国以来,一直是我国传统民俗活动中的一个表演项目,其难度不大,一学就会,所以民间也以此为娱乐方式。它被纳入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娱乐节目,可能也不晚于舞龙产生的年代。现在依然盛行于民间。

另外,南北朝时期,流行迎紫姑。迎祭紫姑习俗的原型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荆楚岁时记》记载:“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还有一些记载说,紫姑不仅是蚕神、谷神、厕神、占卜神,而且还是主生育的女神。后世或称紫姑为苇姑、针姑、帚姑,祭祀人一般都是妇女。
唐宋及其以后,不同地区过元宵节还传承着这样一些习俗事象,有:妇女祈子、祈生育、妇女冶游、走百病(“烤百病”“散百病”)、放烧火、望月占年等。不一一追溯。
元宵节食俗

吃元宵、吃汤圆,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主要食俗。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唐朝时,上元节、元宵节的时令食品为“面蚕”和“焦谓”。焦谓是一种烤饼,系从春饼变化而来的,面蚕是外形似蚕的一种面食。
宋朝时,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上元节时令食品——圆子,北方俗称之“元宵”,南方俗又沿袭古称叫“粉饵”。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南宋周必大《平国续稿》记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岁时杂记》记载:“煮糯为丸,糖为课,谓之圆子。”其制法是以各色果饵和蜜糖为馅,用糯米粉包裹起来搓成球,置水中煮沸而食。圆子与耍狮的绣球、舞龙的珠一样是月亮的象征,吃圆子含有祭月、赏月的意味。周必大《元宵浮圆子》诗云:“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就是以月亮喻元宵,又以元宵喻月亮,上元元宵也与中秋之月饼一样,含有家人团圆的意味。
明代以后,宋代时所称的圆子类节令食物被称为“元宵”。
《老北京的风俗》记载:“北京的元宵都是先做馅(有山楂白糖、桂花白糖、枣泥、澄沙、奶油),把糖化好后,掺上果料,等着凝固成坨后,切成骰子形的方块,一颗颗放在大筐箩内的干糯米粉上,摇晃筐箩使馅粒滚来滚去而蘸上糯米粉,捞起蘸水,再下筐箩摇滚,馅粒便一层层地裹上了厚厚的糯米粉,成了元宵。店伙计们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逛灯人不免要驻足围观,人越多,摇元宵的伙计们越起劲,甚至有的还即兴唱起了小曲。”描述北京当地制作元宵的过程,好像制作工艺品一样,也好像文艺演出一样,充满着情致与趣味。
1913年,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于己不吉利,下令将“元宵”改名为“汤圆”。此后,汤圆之名也流行开来,有的地方、基本是江南直至现在仍称元宵为汤圆。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北方叫“滚”元宵,南方叫“包”汤圆。元宵和汤圆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如今,元宵,已经是元宵节的代表性食品,雷打不动,没有任何食品可以替代。元宵节的元宵,与端阳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一样,已经成为带有民族基因的一种文化仪式,无论居家食用或馈赠亲朋,都有祝福阖家团圆、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做元宵、卖元宵从古到今都是街市一景,都是民俗世界的一个突出亮点。

2024年2月22日写于杭州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王成伦,河南省西华县人,曾任海政电视艺术中心政委,海军大校,现居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