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茯苓甘草汤的区别

 名曲的图书 2024-02-24 发布于山东

桂枝甘草汤

原文: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主要功效是壮心阳,降逆。胸腔悬空感、空虚感,脉微或结,常伴随乏力、气短、心前区憋闷不适等情况都可以考虑用桂枝甘草汤。桂枝的剂量一定要大,至少30克,炙甘草也要至少15克。不必担心用量过大会出问题,此方要求是顿服。

苓桂枣甘汤

原文: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苓桂甘枣汤大多出现在下焦素有停饮的人身上,也就是小便不利,膀胱蓄水,这时候不能随便用发汗的方法解表,当发汗过多扰动水气的时候,就会出现脐下悸的症状。

苓桂甘枣汤的脉象一定是弦紧而急、按之空虚(或寸沉关滑尺弦);弦脉代表有水气,紧急代表气的扰动。用于桂枝甘草汤证见小便不利,脐下悸的情况。

《本草经》言大枣主心腹邪气,⋯⋯大惊⋯⋯。所以此处用大枣来镇固下焦水气,配合茯苓治疗心悸。大量茯苓治疗心悸。

苓桂朮甘汤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脇支满,目眩,脉沉弦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

苓桂朮甘汤用于胃有停饮且头晕得情况,会有心悸,但不是主要症状。苓桂枣甘汤治疗心悸,所以茯苓用量比苓桂朮甘汤多;因为胃有停水不能用大枣,所以改用白朮去水,因为有白术、茯苓,所以苓桂朮甘汤的利尿效果更强,治疗悸烦的效果不强。

茯苓甘草汤

原文:伤寒,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原文: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汤用于心悸的时候出现呕吐、小便不利的情况,虽然也是胃有停饮,但没有眩晕的症状,所以不用白术,而改用生姜止呕。


总的来讲就是,只有心悸用桂枝甘草汤,有停水在下焦引起的心悸用苓桂枣甘汤,胃有停水且头晕的用苓桂术甘汤,不头晕呕吐的用茯苓甘草汤。

《伤寒杂病论》就是这样的原则,虽然很多情况病理病机相同,但是症状不同,所用的处方就有区别。

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茯苓甘草汤的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