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工救下8.6万红军,解放后下落不明,1951年妻子才知他被活埋

 写在云端的历史 2024-02-24 发布于河北
这莫雄真是'剿共模范’,德安地区的共匪全被他肃清了!
          
1934年9月,身在庐山的蒋介石收到一封封“剿共”捷报,经过核实后非常高兴,不但给保安司令莫雄升了职,还特邀他来开高级军事会议。
          
然而蒋介石不知道的是,整个事件都是一位“神秘人”在幕后操作。
          
不久之后,这位“神秘人”还将打破蒋介石精心策划的“铁桶计划”,使数万红军得以突破层层包围,让蒋错过唯一一次翻盘的机会。
          
这位“神秘人”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将蒋介石的“绝密计划”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呢?
              
          
          
这位“神秘人”名叫卢志英,山东昌邑县人,1925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开始疯狂“清共”,周恩来敏锐的意识到“了解敌人动向”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成立中央特科。
          
卢志英就在这时,被周恩来从北京调到上海,开始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他一边与国民党高官建立良好的关系,一边以上海为中心,不停奔走,先后建立起数十个秘密联络站,在东南大地上形成了一张强大的地下情报网。    
          
1934年夏,卢志英夫妇被组织秘派到江西,开辟新的地下战场。妻子张育民开了个诊所,作为秘密联络站,而卢志英竟直接打入了国民党江西保安司令部。
          
          
卢志英利用自己与大特务康泽和“剿共”总司令陈诚的关系,将很多地下党员都安插进国民党的特务机关,短时间之内,就在江西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情报网。
          
为了接触核心情报,卢志英又开始主动接近保安司令莫雄。
          
通过观察,他看出莫雄的思想非常进步,又对中共抱有同情,就对莫雄隐晦的表明了立场,两人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卢志英知道,自己要想得到情报,首先要让莫雄这个“非嫡系”站稳脚跟,成为国民党的核心人物。
          
为此,卢志英下了一盘大棋。
          
          
卢志英联系组织,让德安地区的红军配合行动,给蒋介石演一出好戏,骗取他的信任。
          
在卢志英的安排下,莫雄出兵“剿共”,而红军则提前撤出了德安地区,假装被打得“溃不成军”,最后被“全部击退”,彻底“销声匿迹”。
          
随着一封封“剿共”捷报传出,蒋介石大为高兴,不断下令嘉奖,称莫雄为“剿共模范”,德安也成为了“模范区”。
          
因为这事儿,莫雄得到了蒋介石的另眼相看,被破格特邀出席在庐山召开的绝密高级军事会议
          
会议上宣布了一个绝密计划,由蒋介石的德国高级顾问——汉斯·冯·塞克特亲自拟定的“铁桶计划”
          
一听说要以150万大军将瑞金的红军根据地层层包围,在场的高官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可有一个人的心里却非常复杂。    
          
这人就是莫雄,他思量再三,将“铁桶计划”的地图、部署等绝密文件全部带回了德安,交到卢志英手上。
          
          
时间紧迫,卢志英立刻开启紧急联络方式,用特殊密码将“铁桶计划”的大致思路发往瑞金。
          
但这还远远不够,涉及“铁桶计划”的详细资料和敌人最新的密码本,有数斤之重,这些都要想办法送到瑞金去。
          
卢志英想了个主意,与情报员王世英、项与年一起,连夜用隐形药水,将情报分别写在了4本《学生字典》上。    
          
          
          
可是,国民党已将通往瑞金的路层层包围,设了多道关卡,这些情报该如何送出呢?
          
          
瑞金是客家人的聚集地,会讲客家话的项与年成了送情报的不二人选,他将字典贴肉藏好,将自己的4颗门牙都敲掉,脸上也搞得血迹斑斑,还将一身破烂衣服搞得臭烘烘的,假装成讨饭的,专门钻山越岭。
          
项与年一路奔波,躲过了层层检查后,终于将情报送到瑞金。
          
原本还在去留问题上做选择的中央红军,终于下定决心突围,他们根据项与年送来的情报,成功打破蒋介石的“铁桶计划”,开始了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蒋介石大怒,将“剿共模范”莫雄调到贵州毕节,命他堵截红军。
          
卢志英是莫雄的参谋长,他利用职务之便,将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中共中央。
          
1935年3月10日,中央红军在遵义苟坝召开会议,想要进攻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打鼓新场。
          
在所有参会的首长中,只有毛泽东一人认为,这可能是敌人布下的圈套。但是在投票表决之后,进攻计划还是要继续执行。
          
就在会议结束,准备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卢志英将情报及时送到了中央红军首长的手中:敌人已经安排了9个师加6个旅,暗中合围打鼓新场,就等着中央红军钻进圈套呢!    
          
          
靠着这份情报,进攻的计划顺利取消,红军渡过赤水,避免了全军覆没的风险。
          
紧接着,卢志英又传递出情报,让红军伏击了由自己押送的运输车队,将20张价值连城的军用地图,间接送到了毛泽东手上。
          
再次之前,毛泽东的手上只有一份中学地图,上面只是标注了每个省的省会,其他什么都没有。
          
根据卢志英送来的地图,毛泽东迅速查出龙街、皎平和洪门三个渡口,派兵快速抢占,红军才得以顺利北渡金沙江。
          
1935年底,红二、六军团眼看就要进入贵州毕节,卢志英利用国军63师师长陈光中畏战的心里,暗示他主动撤离。    
          
随后,卢志英又安排自己发展的彝族保安大队以“维护城市治安”的名义,来城郊布防。
          
在卢志英的调度下,红二、六军团顺利进入毕节,得到半个月的休整。
          
          
抗战时期,卢志英又打入日军内部,和驻吴淞海军司令保岛成为“朋友”。
          
卢志英成为了“太君的大红人”,在淞沪一带跺跺脚,日伪特务都会害怕。
          
利用这层关系,卢志英将情报网铺设进日伪特务机关,获取了大量情报。
          
日军投降后,企图在上海封锁消息,蒙蔽群众,卢志英马上安排地下交通员,把日本投降的消息散发出去。
          
之后,卢志英又亲自上门,找保岛密谈。直到这时保岛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好朋友”竟然是共产党。
          
在卢志英的“开导”下,保岛决定给自己留条生路,将60车武器弹药秘密运到江苏新四军驻地,让陈毅发了笔“小财”。
          
卢志英在20年的特工生涯中,为组织做出了重大贡献,抵得上千军万马。
          
可遗憾的是,他却牺牲在了黎明之前。
              
          
          
解放战争时期,卢志英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往中共中央。
          
可就在一切顺利进行之际,他却被叛徒出卖,被中统特务逮捕,关到南京宪兵司令部的秘密监狱。
          
蒋介石一看抓到了这样一条“大鱼”,高兴地赏给中统400两黄金,命他们一定要撬开卢志英的嘴。
          
不过,国民党特务虽然看透了卢志英的身份,却没看透他的坚强。
              
无论敌人如何施刑,他都一声不吭,哪怕敌人妄图用亲情来胁迫他,将他的妻儿放到眼前折磨,他都没有放弃信仰。
          
敌人不知张育民也是地下党员,在中共组织的施压下,只好将母子释放。
          
          
可卢志英却再也出不去了……
          
1948年底,随着解放军势如破竹的进攻,国民党匆匆撤离南京,离开之前,残忍地杀害了卢志英等革命志士。
          
卢志英烈士的遗体一直没能找到,直到建国后抓到了南京宪兵司令部的特务任宗炳,才审出了结果。    
          
1951年6月11日,卢志英的遗孀张育民,在南京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雨花台宝林寺的后山。
          
张育民忍着悲痛,在一堆骸骨中,根据牙齿辨认出了丈夫卢志英的遗体。
          
在仔细观察了周围环境后,张育民突然失声痛哭。
          
因为她看到,棺材内壁还有指痕,很可能丈夫在被钉进棺材中时,还活着……
          
          
卢志英烈士牺牲时,年仅43岁,却在敌营潜伏了20余年,支撑他走到最后的,是“红色信仰”和“救国救民的思想”。
          
就在所有人都为他的牺牲而悲痛、惋惜之时,他的妻子张育民拿出了一张纸,这是卢志英英勇就义之前写下的,虽只有短短的八个字,却表现出无限豁达的格局:
          
“胜利在望,死而无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