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认为应该取消颗粒胶吗?两场输球引发的关于颗粒打法的思考!-乒乓国球汇

 冬不拉拉 2024-02-25 发布于安徽


颗粒打法在乒乓球运动中,实在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存在。

厌恶者视其为乒乓球运动的拦路虎,是导致银球越来越小众化的罪魁祸首;支持者称存在即合理,认为正是颗粒打法,造就了乒乓球的百花齐放。

图片

釜山世乒赛孙颖莎1:3负于“生胶+防弧”的印度选手艾希卡.穆克吉、王艺迪0:3输给”正手反胶+反手长胶”阿库拉,再次引发了大家对颗粒打法的热议。

图片

时隔20年,中国女乒再度遭遇一场3:2的团体鏖战,上一次还是遥远的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女团半决赛,对手是日本队。

本场比赛印度女乒虽败犹荣,如果宝莱坞有意,完全可以此为题材拍摄一部类似于《摔跤吧,爸爸!》的体育励志电影,票房料想不会差。

这,是印度乒乓长期积累的结果,当然也与他们的“聪明选择”密切相关——以颗粒打法开道。

图片

印度女乒除了“正手生胶+反手防弧”艾希卡.穆克吉、“正手反胶+反手长胶”阿库拉,还有同样是“正手反胶+反手长胶”的巴特拉,清一色颗粒打法兼特殊打法。

颗粒打法,确实是一条快速出成绩的”不是捷径的捷径”,无论专业还是业余。

图片

据说,瑞典乒协曾向国际乒联提交过“禁止颗粒打法”的提案,最终没有审议通过。

无论是出于自身成绩考量还是着眼运动长远发展,可见“颗粒打法”早已成为一个众人关注的话题。

但是,提案被否决的事实,意味着占大多数的乒协组织支持颗粒打法的继续存在。

细思起来,长胶的反旋转、生胶的沉、正胶的快,颗粒打法确实是保持乒乓球运动独特性与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没有颗粒打法的乒乓球运动注定是不完整的。

图片

尽管如此,据我观察仍有众多球友特别是年轻球友对颗粒打法深恶痛绝,特别是长胶,认为其胜之不武,有失公平。

业余打颗粒差,主要是因为相对反胶打法来说,打得少,不熟悉,感觉回球怪异。

破解之法无它,一是搞懂基本击球原理,二是多打多练。

图片

就我本人来说,颗粒同样令我头疼不已,输得多赢得少,郁闷多痛快少,但是无论如何,有一点是确定的,要想在业余乒乓圈里打出个一二三,颗粒关必须过,绕不过去。

关于“颗粒打法”的是是非非,只要乒乓球运动还存在,就一定会持续下去,支持与反对,只是表达热爱的不同方式。

这,令人又爱又恨的颗粒!

最真的喜欢,是点右下角的“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