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淮胜迹图》中的“元宵节”和“走城头”

 沁园春春2016 2024-02-25 发布于江苏
原题:《秦淮胜迹图》中的“元宵节”和“走城头”

作者:孙元亮

旧时秦淮上元节(即今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家家户户吃元宵,走街巷,看花灯,乘游船,同享太平,普天同庆。我曾在《秦淮胜迹图》跋文中写道:“秦淮之盛,明清为最。其时,两岸河房,画栋雕梁,绮窗朱户,桥畔周匝,商铺如林,游人似织,若逢上元中秋佳节,则火树银花,桨声灯影,萧鼓喧阗,自宵达旦,赏心悦目,无逾是者”。

自永乐元年始,为宣示太平盛世,在皇宫外建起了“鳌山万岁灯”,用万盏油灯组成一座“鳌山”,每年正月初八赏灯之际,永乐皇帝都亲临赏灯,众大臣、百姓皆弹冠相庆,山呼万岁。后来明朝皇都迁至北京,上元节这一盛景就不再现”。

接触 中国传统文化多年,发现传统文化有一大特点,就是特别强调“祈福求财、平安吉祥”。仅以中国画为例,传统画题往往是,松鹤延年,玉堂富贵,大吉大利,马上封侯........

而在西洋画中可见到的战争、流血、死亡,等悲惨景象,中国画家从来不画。传统的中国画家画的大都是“吉祥如意”图。

中西绘画艺术这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研究。

南京民俗“正月十六走城墙祛百病”,其来历如下:古时中国有“走三桥”的传统,那时候过年,农村的女性会在天黑时去桥上走一走,意在“脱晦气”、祈福,甚至会结伴走到天亮才回家。为生孩子发愁的女性会走3座桥,并拆一块桥砖回家,祈福来年生个孩子。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周边农村的农民进住南京城,将这一风俗带到了南京。不过,“走三桥”的习俗被改成了“走城墙”,将正月十五晚上通宵走改成了正月十六白天走。

清人画的正月十六走城墙

当时,中华门、石头城、通济门等城墙都是要走的地点,走4道城门就相当于走了3座桥,百姓们都会用这种方式去讨个彩头。

清人甘熙在《白下琐言》中写道:“岁正月既望,城头游人如蚁,箫鼓爆竹之声,远近相闻,谓之"走百病",又云"踏太平"。今天来看这是古代群众性的体育健身运动。

↓↑《秦淮胜迹图》中的正月十六走城头

华夏民俗文化大多体现的还是儒家文化精神,这些民间约定成俗的活动日,有特定内容,具可操作性,为广大百姓喜闻乐见,儒家的文化思想,就是通过这些民俗活动潜移默化植根于民族意识深处。

例如“端午节”,通过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故事,宣扬“以天下为己任,不惜牺牲生命以实现忠君报国的理想。

“寒食节”则是树立“臣事君王,坚贞不二,从一而终的思想,士人要注重节操风骨”。

“清明节”祭奠已故亲人,可以收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教育效果。慎终: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追远: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每个人都这样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宗族文化中常有这样一句话,为人处事要做到,“上不辱没列祖列宗,下不愧对子孙后代”。这是激发族人向上奋发之心,守住做人道德底线。

而“中秋佳节”家人团聚,共享人伦。是儒家提倡“父严、母慈、子女孝悌,家庭和睦的象征。家庭是为国家的基础,家庭既安宁,社会必太平。

中国旧时是农耕社会,秋季收获,冬季农闲,休养生息,以备来年。春节及元宵节,从乡村到城镇,百姓欢腾寻乐,是为即将来临的新春生产祈福、动员、鼓劲。

每年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也把儒家的文化精神通过民俗活动传至千家万户。

☟☟☟ 有兴趣欣赏金属雕刻壁画《秦淮胜迹图》的朋友,可前往南京集庆门凤台路秦淮河畔观看——

作者简介:

孙元亮,原《花鸟画研究》杂志主编。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顾问、格冠美术馆名誉馆长。曾编著省文联《花鸟画》考级教材,其代表作《秦淮胜迹图》被制作成长140米,高3·6米的金属雕刻壁画,安置于南京集庆门秦淮河畔。

来源:彩色港 2024-02-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