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治病中阴阳辩证的碎碎念

 易藏紫微斗数 2024-02-26 发布于河南

有关治病中阴阳辩证的碎碎念

作者易藏


万物生长靠太阳,即便是极阴极寒的植物也需要光。


人这一生所享受到的阳气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想办法减少阳气的损耗,并且尽可能的增加阳气。



最近遇见很多阳气严重不足的患者,好多都是手脚冰凉或者脚凉甚至凉到膝盖,这样的患者很容易滋生阴寒物质,所谓阳化气,阴成形;各种癌症、结节囊肿肌瘤等其实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最近也翻看了好多中医大家的医案,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这些大家在重病患者面前首先要保的就是病人的阳气,即便这个病人已经阴液大枯,但还是会在补阴的同时加上大量的生附子或者炮附子等补阳的,也是《内经》所说:善补阳者必以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以阳中求阴。



最近又整体翻看了一下伤寒论,对伤寒论的理解更加深切了,也对胡希恕的八纲辨证有了更深的了解。


《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么多年对这句话也是不断的在揣摩,理解不在不断的加深。


愚以为,辨病先辨别整体阴阳,看病性到底是属于阴的还是属于阳,但其中又分为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但临床所见真热假寒的比较少。寒的就用四逆、当归四逆、吴茱萸之属,热的就用白虎、朱雀、承气之属。


但有的人寒热错杂,此时就要把阴阳细分了,《内经》也已经告诉大家了,人体内为阴,外为阳,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当年读这些话时一带而过并没有产生很深的见解,如今才算是对这些话有了一些眉目,对于寒热错杂的病人首先要分清寒在哪热在哪。


如上热的可用黄连黄芩栀子之辈,下热的可用黄柏、泽泻、滑石之属。


如表寒的可用桂枝、青龙以透,内寒的可用干干姜、附子、细辛、蜀椒、吴茱萸之类。



表热的可用连翘、桑叶、菊花、荆芥、薄荷以透,内热的还是石膏、黄芩黄连、栀子以清。



这是阴阳的二分法,如若三分,则分为上中下三焦,辨病时可具体辨别上中下三焦的寒热。如上热可用黄连黄芩栀子,如果再细分,热在头面则以蔓荆子、薄荷、菊花以清;热在咽喉则以桔梗、板蓝根、射干以清;热在眼睛则以菊花、决明子、密蒙花以清;但如果在简单一下用五行法来分析,肝开窍于目,目有热则清肝热即可,肝热清,则目必清。



中焦的寒热无非就是干姜、桂枝、蜀椒、生姜、石膏、黄连之类。


下焦的寒热无非就是附子、肉桂、黄柏、泽泻、滑石之类。


阴阳在分的话就是五脏对应五行也就是脏腑辨证了,我们辨别整体的寒热之后再辨别内外、三焦的寒热,接下来就需要辩证五脏的寒热了。其中五脏又包含六腑。



阴阳再分就是六经的辩证了,医圣已经在伤寒论为我们讲明白了。



辨病如果掌握了阴阳则效果自然不错,反观现在很多医生还停留在'以症对方’的套路上,实在是拖了中医的后腿。鄙人不才,但鄙人敢说我在刚接触中医第一年也就是大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以症对方’的浅显了。


再说到经方,很多人都在研究伤寒论,也有很多人纠结于汉代的1两到底是现代的多少g,其中有人说:不管是多少g只要药物之间的比例不错就行了,比如小柴胡汤中柴胡和半夏黄芩的比例是8:3:3,临床中不管你用多少g,这个比例不变就行了。


真这样做的其实都是没有学明白中医,要知道经方也是人拟出来的,《伊尹汤液经》也是人写出来的,所以这些比列都是人为拟出来的,都是根据病情拟出来的,大家都知道仲景说: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都知道加减经方的药物那为何药量不敢加减呢?



请问:同样的四逆汤,手脚冰凉和手脚冰凉到膝盖其中附子的用量能一样吗?



小柴胡中柴胡大量用是退热驱邪,小量用才是疏肝解郁。当然如果肝郁比较重,也可以大量用。



再回到主题,人活着靠的就是阳气,阳气在人体分为光和热,分别对应君火和相火,所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就是这个道理。相火来自于君火,君火又赖于相火资助。



病邪只要侵袭人体首先伤的就是阳气,尽管是阳明热证,热除之后一定会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损的现象。



现代人压力大,肝郁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到脾胃、心脏等脏器,除了肝郁的症状之外可能还会出现手脚冰凉、脾胃虚寒的症状,此时一昧的疏肝是不行的,上四逆散也不行。一定要加一些补阳的中药进去。



又有的医生看见病人舌红,脉数,上火,口疮等症状,但同时又出现了手脚冰凉腹痛下利等阳虚的症状,然后就不敢用附子干姜等药了,如果有幸看到了我的文章,那么请你放心大胆的用,有热象你就清热嘛,加一些清热的药物,仲景附子泻心汤不是已经教过我们了嘛。


现代结节、肌瘤、息肉、癌症等增生性患者也是十分的多,不要觉得我手术切掉了就没事了,只要你的内环境不变,这些都还是会回来的,只是迟早的事,只要出现这些情况的病人,一定有阳虚,一定有局部的阳虚,所以一律都要用阳药,比如附子、桂枝、干姜等药。



注:鄙人不收中医学生,水平有限不敢误导,此外平时也比较忙,闲聊勿扰,网友身体不舒服不建议网诊,建议线下就近就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