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化了,咳就止了,一个妙方,止咳专用!

 一览众山小974 2024-02-26 发布于上海
1

咳嗽的花样实在太多,有些有痰无声,有些有声无痰,有些咳出来的痰涎非常多。

对于痰涎,中医一向有脾为生痰之本,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若身体阳气不足,肺脾气虚,脾难以运化水湿,肺难以通利气机,水湿凝而成痰,反过来又阻滞肺之气机,引发肺部这个贮痰之器贮存了大量痰涎。

肺脾气虚,正气不支,极易导外邪入内,外邪久留,易郁而化热,与体内之寒相搏,可谓寒热往来,肺部贮存的痰涎随之震动,引发咳嗽,吐痰涎。

此时,一般是外感六邪在体内时间已久,脾肺已伤,正气虚弱,痰涎淤滞而多,故而寒热交杂咳嗽。

图片

2

清代名医徐大椿所撰《医略六书》,记载了一个补肺宁嗽汤,为邪陷寒热咳嗽之专方。

组成:人参5克,白术5克(炒),炙甘草2克,半夏5克(制),陈皮5克,葛根7.5克,茯苓5克,大枣3枚,生姜3片。(剂量供参考)

主治:内伤邪陷,寒热咳嗽,痰涎多,苔白腻,脉弦浮者。

弦脉,多见于痰饮等病,浮脉,多见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以弦浮脉正与主治相对应。

整个方子,由益气健脾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和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名方二陈汤(半夏、陈皮、白茯苓、甘草)合方,加上升阳解肌退热的葛根,及温肺益脾的姜枣而成。

也就是说,全方从益气升阳的角度,先用四君子汤增强人体正气,压缩邪气的生存空间。

再辅以调畅气机,祛湿化痰之二陈汤,将肺脾的痰浊瘀滞去除,还肺脾之正气。

具体来说是这样:人参补肺脾,扶元气,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化痰,茯苓渗湿和脾,利湿化浊,且有补肾宁心之功,作脾的坚实后盾,二者合用,阻止脾因湿而生痰。

炙甘草和中气并益胃,与上药形成四味正人君子,阻挡邪气的进入。

半夏燥脾湿以化痰,止痰多咳喘,并有和脾胃之功,陈皮理气,调和脾肺,燥湿化痰除咳嗽痰多。

六味将准备工作做好后,接下来且看:邪陷于内,体内郁热,用葛根解除外感并退体内之热,引邪外出,同时补充因白术半夏等燥湿而耗掉的体内津液。并以温肺的姜和益脾和血的大枣作药引,达到正气充足,气机通畅,化痰浊除外邪而止嗽的目的。

多味合用之后,痰涎自化。由于中医有“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之语,故本方所用宁嗽之名,着重针对的正是化掉痰涎而止咳嗽。

一个问题:补肺宁嗽汤如何制作与服用?水煎,去渣温服。此为一剂之量呢。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

图片

本文转自中医之声,特些致谢!

提醒:秋冬季节,是各种疾病,各种病毒传播的高发季节,做好预防最为关键,如果需要,请从杨教授处购买郫咹呔,此品对于预防病毒感染,提高身体抗病力都非常有效,尤其是对于幼儿、老人及儿童。也可以购买益康肽预防,提高身体素质,此品多位好友反馈效果卓著。这两样都是防病家中必备,特别是对于家有老人,小儿的来说,可以做到有备无患。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未病先治比病了再治更舒服有效!这个未病先治就是预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