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古人用“瓷枕”,这么难受还要用?学者:方便女子

 阿澜闲语 2024-02-27 发布于四川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追求的是软枕头带来的舒适睡眠,但在古代,人们却对硬冷的瓷枕情有独钟。这种看似不舒适的寝具之所以能流行千年,背后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睡眠的独到理解,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对女性的特殊关照。

在那个时代,睡眠不只是休息,它还是人们展现生活态度和文化尊重的方式。瓷枕的出现,就是生活艺术的一种体现,它的硬朗与清凉,如何成为古人,特别是女性所喜爱的选择?

从千年前开始,瓷枕的历史悠久,它的形态从最初的石头、木头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隋代初见,唐代兴盛,瓷器技术的高峰使得瓷枕成为炎夏中的理想之选,它的多样形态,不仅仅是睡眠用品,更是美学的体现。

女性对瓷枕的喜爱,源自于当时盛行的高盘复杂发髻。这种发型需要精心保持,瓷枕的设计巧妙地解决了睡眠时发型松散的问题,保持了女性发型的完整与美观。

瓷枕的流行也映射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特殊关注。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美丽的维护,瓷枕成为了她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宋代的中国,七月七日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这一天,年轻女子们会新装打扮,向天空中的织女星祈愿,希望自己能获得巧手之技,这一习俗被称作“乞巧节”。

已婚女性则以泥制的孩儿形象表达对未来子嗣的期盼,如宋代许棐所作《泥孩儿》诗中所示:“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这种求子的传统,孕育了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独特创作——孩儿枕。

定窑以其独有的白瓷而名扬四海,孩儿枕则是其代表作之一。传说中,这种枕头源自一对无子的定窑工匠夫妇,他们根据梦中婴儿的形象塑制了孩儿枕并烧制,不久之后便梦想成真,因此有“得其瓷婴即得虎子”的佳话流传。

现存的三件完整的定窑孩儿枕,一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两件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均为国宝级文物,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宋代不仅在科技、文学、艺术、医学、教育等领域领先世界,其陶瓷艺术更是达到了巅峰。其中“CHINA”一词,即来源于西方对中国陶瓷的称呼。

定窑孩儿枕以其玉质光泽、坚韧细腻的胎体和生动自然的造型,完美展现了陶瓷技术与雕塑艺术的结合,成为宋代陶瓷艺术的典型代表。

孩儿枕不仅承载了乞求生子的愿望,实际上也是一种实用的寝具。科学研究表明,人在睡眠中头部的温度通常会低于身体,如果头部温度过高,则会影响睡眠质量。

软枕头虽然舒适,但容易聚热,导致头部温度升高。而瓷枕则以其硬实和清凉,成为炎炎夏日和初秋干热时节午休的理想之选。宋代文人苏轼在诗中写道:“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其中的“瓦枕”即指的是瓷枕。

定窑孩儿枕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定窑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陶瓷艺术在世界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这一文化遗产,至今仍然被世人珍视,不仅因其艺术价值,更因其承载着古人生活哲学和对后代的美好祝愿。

当然,瓷枕并非全年使用,冬日里,人们转而选择温暖的布枕,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细节的关心和适应。

明清时代,随着发型文化的变迁,瓷枕渐行渐远,软枕成为新宠,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但瓷枕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的历史和美学价值依然熠熠生辉。

瓷枕让我们窥见古人的生活美学,对品质的追求。它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提醒我们即便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也不该遗忘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事物。

正如古人用瓷枕寻找夏日的凉爽和美梦,乞求多子多福,我们同样能在生活中发现那些让日常变得更富有和有意义的细节。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也许我们可以从古代的智慧中汲取灵感,找到自己的一片清凉和宁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