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得气,效果翻倍!那么,艾灸该怎么得气?

 静幻堂 2024-02-27 发布于天津
艾学堂 2024-02-26 20:00 江苏

得气在针灸中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了。得气的感觉非常多样,本文更是详列针刺与艾灸得气各种不同的感觉。除了定位与操作,守神确实很关键,而且患者也要做到,这点小编有切身体会。越是凝神聚气,得气越强,效果越好。

图片

浅谈针灸得气

作者/赵粹英

何谓得气?指针刺、艾灸穴位后,产生经气的感应。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强调了针刺过程中得气的重要性。



《灵枢·小针解》中称气至之后要“慎守勿失”。



历代针灸医家在为患者治病时均非常重视针刺得气与否,认为其与疗效密切相关,《标幽赋》中就有“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的记载。赵粹英在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视得气与否,她认为不仅针刺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得气,艾灸也同样需要重视得气。


针刺得气


针刺得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施针者可以感觉到针下有沉、紧、涩、动等感觉;而患者会有酸、麻、重、胀感等。通常情况下得气感出现的快慢、轻重、范围大小、持续时间长短与疗效的快慢、预后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


《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标幽赋》中云:“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这些经典原文是对得气时医生手下感觉的形象描述,现在仍然是临床医师把握针下是否得气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明代《针灸大全》记述得更为详尽:


“轻浮、滑虚、慢迟也。入针之后,值此三者,乃真气之未到也。沉重、涩滞、紧实也。入针之后,值此三者,是正气之已来也。”




针刺得气不仅医生手下会有感觉,患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
《素问·诊要经终论篇》云:


“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




指出了针刺时,要达到“神变而止”的目的。这里的“神变”,即指患者对针刺有了感觉,神情都为之一变。
当针刺患者得气时,《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描述为:


“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




指出气至时,像乌云集合一起,像稷一样繁茂,又如鸟之飞翔;患者往往会自觉局部有酸胀等感觉,有些对于针刺比较敏感的患者,甚至还会感觉顺着经脉的走向传导。

如果没有得气,则医生感觉针下空空没有任何感觉,而患者除了出现局部的疼痛感以外,也同样没有什么感觉。针刺得气的重要条件就是守神和重视操作手法。
  • 如何能做到守神?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提到:“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这就要求施针者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灵枢·本神》也明确指出,针刺之前必先治神。需要明确的是,守神是医生和患者都要做到的。


“恬憺虚无,精神内守”

“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治疗开始前医者先要放松身体,凝神聚意,望闻问切耐心仔细,多为患者着想,获得患者的信任;下针之时,更是仔细认真,用心体会针下的感觉。对于患者而言,也要放松身体,心无杂念,集中注意力听从医生的指引。
在施术过程中,医生需凝神调息,并且要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情及状态,及时询问其感觉,有无不适。一旦患者心神平静,体会并接受身体的种种感觉,在针刺的刺激下经气流动畅顺,就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重视操作手法
在针刺过程中若想获得较好的得气感,施针者必须要重视操作手法,做到稳和准。


《灵枢·邪客》云:“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




对于刺手而言,《灵枢·九针十二原》倡导: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




特别强调刺手的作用,持针进针时刺手要有坚韧的指力。一般进针时右手拇指、示指、中指三指夹持针柄,进针时须端正直刺,切不可偏左或偏右,在操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聚精会神,专注于针下的感觉。这就是要做到“稳”。
对于“准”,一方面《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到: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告诫医者进针时先刺到表阳所主的卫分,然后才刺到脾所主的肌肉层。而由此体察患者的神气及其各脏腑的气是否有散失,则可知道病的存在或消失。
另一方面要求医者对于经络循行及穴位的定位一定要熟记于心。针刺疗效与气至、得气关系密切,而气又是依赖经络运行的,“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就说明了经络的重要性。正确的取穴才是针刺得气的关键。
图片


明代《针灸大成》云:“未得气者,若鱼之未吞钩,既吞得气,宜用补泻”。



得气是针刺部位得到经气感应,是实施手法的前提,而进针后也可以通过手法的操作,以求达到某种针感。
为了促使针刺穴位后得气,或加强针感,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操作手法,如循法、摇法、刮柄法、弹法、飞法等。熟练灵活地配合使用针刺的基本手法与辅助手法,可以激发经气,使针刺部位产生良好的针刺感应,进而达到针刺治疗疾病的目的。
需要注意不同辅助手法的适用范围,如飞法适用于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而摇法适用于浅表部位的腧穴。辅助手法应用时不可过于勉强,为了得气而造成患者的不适。要注意手法轻重适度,以患者舒适为宜。得气虽然重要,但是得气不一定有疗效,不得气亦可有疗效,不能单纯以是否得气来判断疗效。
从古至今,针灸临床医生大多非常重视得气的有无,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本身的年龄、体质、疾病性质、针刺部位、针刺手法等做出判断,寻求适宜的得气感以求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通常来讲,患者如果得气快、感觉明显、持续时间长则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反之则差。但是患者的感觉只不过是得气的一部分,或者只是作为得气的一个指标而已。如果出现患者没有强烈感觉而施针者手下有感觉时也视为得气,不必强求患者一定要有酸、麻、胀、重等感觉。
国内及国外有报道称用非常微细的针或对患者的刺激很小,甚至接受针刺者体察不到任何针感,但临床上仍然有疗效的现象,可能也是这个原因。不过,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疾病或证候则可能需要产生针感,甚至是特殊的或比较强烈的针感,才能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


《灵枢·行针》中讲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




临床上得气快慢可以分为四种:一种是针后即刻获得针感,第二种是针后过一段时间获得针感,三是出针后才有针感,最后一种是反复针刺后才开始有针感。得气之快慢,对于指导针灸临床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生也要反复积累经验,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病情做出合理的判断。

艾灸得气


图片

针灸包括针刺和艾灸,《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与针、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艾灸疗法,是指用艾绒制成的艾条或艾炷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通过激发人体经气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但是临床中往往重视针刺得气而忽略艾灸,一方面是艾灸过程中医生对得气的感知较少,除了悬灸外,艾炷灸、灸器灸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反应判断得气。一般只有在医生手持艾条悬灸时,才能较多地体会到得气的感觉。
另一方面,针刺疗法的酸、胀、麻等感觉,一般一刺入穴位,稍用手法就易于让患者直接快速感受到;而艾灸得气,一般需灸到一定的量后,部分患者才会出现得气的感应。
艾灸,同样可以获得如同针感一样的灸感。历代医家描述过艾灸得气的感觉:


《千金要方》云:“炷令平正着肉,火势乃至病所也”,“灸两胛中各一处至六百壮,多至千壮,当觉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


《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描述灸感流注“俟灸罢二穴,移下竹杠,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




较为形象地描述了艾灸过程中的特殊灸感,如水状且具有流动性。
临床中所谓灸感并不仅仅是局部皮肤出现的发热、发红现象,细细体会也可有像针刺那样的“如鱼吞钩”感,同样也存在循经感传的现象。这类灸感,不仅施灸者可以体会到,患者同样也可以感受到。
艾灸治疗持续一段时间后,当有气至时,施灸者可明显感觉到手上艾条末端出现沉紧感、下拉感、下吸感等,部分患者有自觉热感循经感传的现象,或觉局部有虫蚁爬行感等。
艾灸时仅局部皮肤表面有热感,通常起不到治疗的目的。要使患者获得灸感并产生灸效,首先要保证每次艾灸要有一定的灸量。每次治疗要有足够多的壮数,足够长的灸治时间,才能启动穴位,促使艾灸得气。二则整个治疗疗程要久,不可半途而废,所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即病情越重艾灸的时间越要持久。
当然,选择的灸材也很重要,灸材要优质上乘,施灸者也要多加练习、把握不同艾灸方法的操作。重视每个细节,才能保证艾灸取得最佳临床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