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经常用方

 德寿堂图书馆 2024-02-27 发布于黑龙江

中医认为,疼痛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简单讲就是虚痛和实痛的区别。

具体细分则有阴阳气血亏虚和气滞血瘀、寒凝痰阻的不同。

临床上纯虚纯实之证并不多见,以虚实夹杂为主。因女子以血为用,治疗痛经常以四物汤为底方,本方阴中有阳、动静结合,配伍得当既可养血又可活血。方中地黄、芍药静而属阴,多用可补益精血;当归、川芎动而属阳,多用可行血养血。

如兼有气短乏力、肌肉松软、饮食欠佳的,可加黄芪、白术、山楂;

如疼痛剧烈而拒按、唇黯、脸上长斑的,多属瘀血,可去地黄,加桃仁、红花,或者合桂枝茯苓丸,偏热的加益母草,偏寒的加泽兰等;

痛而经血量多的,加炮姜、阿胶、艾叶,即是《金匮要略》胶艾汤化裁;

痛甚呕吐的,寒则加吴茱萸、生姜,热则加竹茹、枇杷叶;

寒热虚实错杂者,可予《金匮》温经汤。

此外根据女子不同年龄时肝脾肾侧重的不同,用药亦有所侧重,少年注重补肾,以枸杞子、菟丝子等药易熟地,平补肝肾,避其滋腻。中年治在肝,加强调肝养肝疏肝,可以玫瑰花、香附等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