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道法自然?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以为然就一定错吗?

 灵魂道 2024-02-27 发布于安徽

什么是道法自然?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人们常反对自以为然,然而自以为然真的就一定错吗?

其实,道就是指一切,自然就是指自身实际;道法自然就是指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们实际上是一回事。

自然分为两种:一是主观自然,二是客观自然。

实际也分为两种:一是自我主观实际,二是自身客观实际。

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域中有四大,那就是:道、天、地、人。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大?道天地人为什么可以被称之为大?“大”字代表着什么?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在老子看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物就是指“道”。所以才会说“字之曰道”。

那么“强”、“大”又是什么意思呢?

强与弱相对,强字应该就是勉强、延申、更进一步的意思。

所以,“道”就是那个先天混成之物的名字;“大”也是那个先天混成之物延申意义上的名字。

因此“大”,可以指道,也可以解释为广大、无限的意思。

“域中有四大”,就是指域中有四种事物可以无限广大,拥有无限可能。

古人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掐头留尾,也就是说“道生万物”。

既然道生万物,那么“道”本身无限广大、拥有无限可能,就很容易理解,也说得通。然而,为什么天地人也可以称之为大呢?

天地人究竟代表什么,才可以称之为无限大、无限可能呢?

个人认为:天,代表一切恒星;地,代表一切行星;人,代表一切生命。如此,天地人才可以被称之为无限广大、无限可能。

虽然“地”好像是碎片化存在着的,人也是各自独立生存着的,但是“天”又何尝不是一片一片绕行着的呢?“道”或许也是如最微小的原子般一粒粒存在着的。

科学家们可以轰碎原子核,但却不能轰碎道,说明那还不是道的极限与边界。

宇宙之中恒星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于是“天”就可以称之为大;

恒星无数,相应的行星也就无限,于是“地”也可以跟着称之为大;

一切生命,包括人,都可以父生子、子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只要生命能够跳出“地”的限制,那就可以无限地生长下去,直至充斥整个宇宙,直至把整个宇宙的能量吸干。

整个地球不都快要满足不了人类的索取了吗?

因此,人也可以称之为无限广大、无限可能。只是人类在现阶段还无比弱小,不值一提而已。但是生命确实也拥有无限可能。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段话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

道法自然,就是指道取法于自然。这实际上说的就是大道生存与运行的规则。

自,是指自身、自己;然,是指确然、使然、实然,就是正确、对的意思。

古人如果同意某种观点,常常会回答说:然也。然字的含义,其实从古到今一直都没有变化,我们依然把然字当作对,而不是错。

只是“然与自”这两个字结合起来以后,很多人就有些迷惑了而已。

但是这种迷惑,也只是一些成语给闹的而已。

有两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就叫做“自以为是、自以为然”。人们常常会批判这种“自以为然”的行为,以为这种行为不对。于是慢慢连带着就怀疑起了“自然”的本来涵义。

其实,自然,就是指自身使然,就是指自身实际。它的涵义一直都没有变过,只是被人们自我怀疑了而已。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从哪里来?

美丽的大自然,不就是从大自然中而来吗?不就是从它们自身而来吗?不就是从它们自身实际竞争而来吗?

美丽的大自然,没有谁让它必须长成那个样子,而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它们根据自身实际慢慢争得了那个样子。

因此,自然,就是指自身使然、自身实然。道法自然,就是指大道取法于自身实际。道法自然,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并不明白:什么是道法自然?什么是从实际出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从实际出发?

说到这里,或许有很多人又会开始怀疑了:如果“道法自然”是这个意思的话,那么岂不是说“自以为然”也是正确的了?

然而,自以为然当然不正确,但也不是很多人所以为的那种不正确。

自然,并不是只有一个自然。大道也并不是只有一个大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大道并不是只有一个大道,大道分为阴阳两面,一面是阴,一面是阳。

自然也分为阴阳两面,一面属于阴,一面属于阳。自以为然的自然只是属于阳的一面。如果只知道坚持一面,当然会是错的。

自然,就是指自身实际。

然而,所谓的实际情况,却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实际,一种是客观实际。

自我实际,属于阳;客观实际,属于阴。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果只有一面,可成不了道。

人们只知道自我实际,而忽略了客观实际,这便是所谓的“自以为然”错误的根源。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错的反面就是对,于是更进一步地,犯了更低级的错误:那就是把“自我”也给否定了。这可能便是很多人不自信、懦弱、自卑的根源。

因此,道法自然,就不可能仅仅取法于自我实际,还取法于自身客观实际。

一个人一切的感受、感知、认知等,都属于自我实际,或者说是自我主观实际;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则属于自我客观实际。这两者都属于自身实际。

然而人们往往只能留意到第一种自我实际。等到把这种实际也否定了,便就只剩下了迷茫。

其实第一种自我实际并没有那么简单,它实际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出很多种实际。

你有你的实际,我有我的实际,父母有父母的实际,妻儿有妻儿的实际,亲朋有亲朋的实际,领导有领导的实际,下属有下属的实际,整体有整体的实际,局部有局部的实际。

但是这些实际,基本都属于第一种主观自我实际。人们在生活中长期都会被各种自我实际所包围,自然很容易就会把客观实际给忽略掉。

然而,一阴一阳之谓道,无论你把第一种自我实际处理得多么完美,假如忽略了第二种实际,那也等于失掉了道。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渐行渐弱,其根源便在于:只注重第一种自我实际,而忽略了第二种客观实际。甚至就连第一种自我实际,他们都没有真正处理好,焉能不弱?

在古代,士农工商皆是社会的基石。他们一边拼命强调“士族”的自我实际,一边又拼命抹杀农工商的自我实际。如此做派,天下焉能兴盛?如此做派,哪还有功夫去理会客观实际?

我们知道,做任何事都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然而我们身边并不是缺少实际,而是各种“实际”太多,根本就照顾不过来。

这便是很多人明明知道应该从实际出发,却不去做的根本原因。长此以往,可能自己都会忘了自己应该从实际出发。

人有人的实际,天地有天地的实际,人的实际无法违反天地的客观实际。

或许除了伟人、圣人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人能够真的做到完全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这不是人们不想去做、不愿意去做,而是因为人们缺少圣人伟人的思想、认知与智慧。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情况危急,很多人都在救亡图存,然而“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矛盾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实际情况,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提出来的。

人们整天都被各种片面的自我实际所包围,进而可能根本就注意不到更全面的自身实际。

总之,道法自然,就是指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自然就是指自身使然、自身实际。然而实际却分为:各种自我主观实际和自身客观实际。

人们大多都会深陷在各种自我主观实际之中。慢慢地人们对那些从不主动站出来说话的自身客观实际,就会变得越来越陌生,直至完全忽略。

天地自然才是最大的客观实际,其它一切都可以看成是主观实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