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红极一时的'按辈分取名',为什么现在却不流行了呢?过时了吗

 xianfengdui111 2024-02-27 发布于河北
2023-12-20 17:06

饮水思源、不忘根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姓名文化是最为独特的,从姓氏、名、字、号,到后来的“按辈分取名”,历史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赋予了姓名独特的魅力

辈分文化是家族文脉的积累,是家风、家训的总结概括,更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这其中就有“明世系、定姓名、分尊卑、辨亲疏、认祖归宗和避攀附”的功能作用。

曾经红极一时的

何为辈分

辈分,可以引申为家族中家训的定义,家训大多都是由家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所写,用来激励晚辈的德行,如“忠、孝、仁、义、礼、智、信”等、

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希望后人能够言行合一,做个正人君子

辈分,可以寓意家族能够昌盛、长久不衰,这样的排辈分很常见;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香火鼎盛,源远流长

曾经红极一时的

通俗一点讲就是人多力量大。如“永、传、昌、盛、兴、延、继、承”等。

辈分,还会用作象征美好、长寿、富贵等方面,如“福、禄、寿、贤、吉、祥、庆”等。

然而,用的最多的还是对家族祖上的感恩,如“泽、祖、显、荣、恩、先”等;总之都是古人对后世的向往:“光明磊落、成事在前、守业在后、延年益寿、齐家有功。

曾经红极一时的

辈分起名

其实,中国最正规的辈分起名要追溯到唐代,而最完整的辈分起名则要从宋朝说起。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给自己的后代子孙定了13个字的辈分,加上自己的字,总共14个。(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匡、孟、由、宜、顺

这就是后人看到的第一个完整的辈分。就当时而言,“字辈”的形式、内容和寓意都相对单一,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后人对先辈的敬仰和歌颂,或者是先辈对后辈的期待和祝福。

曾经红极一时的

辈分起名到了明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众所周知的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因其在家中兄弟排名第八而得其名。

朱与“”同音,元为元朝的意思,而“璋”为玉,外形如刀十分的锋利,故更名为“朱元璋”;其用意也是在告诉后人他是灭元朝的璋

自从朱元璋坐上皇位后,对姓名的含义十分重视,为了使后代子孙能拥有一个脍炙人口名称,又能使同族人更久远的传承下去,而且还能区分宗族的先后顺序,朱元璋创立了一套新的起名系统。

曾经红极一时的

就是人们熟知的“姓+字辈+名”,已经延续近700年之久。

当然,除了皇室家族使用之外,当时许多大家世族也开始对辈分进行了规范和完善,这其中以孔孟家族最为典型。

孔孟后裔的称呼,其实是到了明代才正式定下字辈;在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曾赐孔氏八个字作为命名之用,这八字为:“公、言、承、弘、闻、贞、尚、隐”。

曾经红极一时的

之后随着世族的传承,这八字已经不足为用,后又扩充为50多字,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所以,很多孔孟的后人,单是从名字就能看出辈分之别。以前的孔子家族十分繁琐,而这种取名的方法大大的简化了,而且容易区分

再加上当时皇室的大力推举,越来越多的大家族都开始采用这种方式,而按照辈分取名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曾经红极一时的

姓氏、字辈、名字的形式,在农村地区可以说极度盛行。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很多的00后、10后、甚至是20后,几乎已经不再沿用这种取名的方式,而是随心所欲,有的甚至还会依照某个明星的名字为其后人取名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视频,一个班级里有30位同学,老师点名的时候,其中有叫“子涵”的6位,叫“家豪”的5位,老师叫到他(她)名字的时候,他(她)呆住了。

这些同学可能随时都会在学校遇到“另一个自己”。

曾经红极一时的

“按辈分取名”的传承衍变

按辈分取名的现象更多是跟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提倡的是以“仁义”为核心,经济封闭和统治独断为前提,大家世族往往都是群聚

因此不难发现,在当下很多农村,村庄以姓氏命名的比比皆是,如李庄、王村等。当然,会有一些村子不是以姓氏命名,但是村子里人也都是以大姓为主

在这种发展模式,村里同族的人会越来越多,甚至有很多同族的人都互相不认识。这便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不能单纯的以年龄来确定家族中人的辈分,因为有些年纪很小的孩童可能辈分要大很多。

曾经红极一时的

这时候称呼上就会乱,这是儒家思想中所不允许的,是大不敬的。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便有了以字(辈分)代名。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如果是同门同辈的,互相告知姓名便可知晓辈分。

当今社会,人口流动的加剧与城市化发展的迅速,以家族群居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再加上封建社会一些不好的礼法被抛弃,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血缘关系出五服之后,对辈分越来越不太重视了。

曾经红极一时的

当然,按辈分取名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有着渊源悠长的历史,不可能会就此消失。早些年,很多地方是很重视家族的传承,修缮家族祠堂,重补家族家谱

在修补家谱的时候,是会按照辈分大小,因此有些人会有根据字辈另起一名,专门用于记录在族谱上,这也被称为谱名

这就是对姓氏家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很多农村地方的人往往都会有一个谱名和一个日常称呼的姓名。

曾经红极一时的

如今的辈分取名,虽然没有完全被遗忘,但的确是越来也不受欢迎了。

那为何会如此?

可能跟家族观念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在过去,一个家族的凝聚力很强大,每个世族都会有一个受人尊敬的长者。无论家族的大小事务,长者都有话语权。一个家族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很强,平日里的走动也很多。

如今家族里的人,很多人都外出务工,还有一部分在城里买了房子,一年到头来见不了几次面,再加上现在的人们生活压力大,往往都是金钱为上。

曾经红极一时的

很多家族的后人甚至都不了解家族的文化,对家族观念没有太深刻的理解,渐渐也就淡出了这些古老的传统。

时至今日,仍有少数在沿袭这按辈分取名的传统,但他们的后代却越来越少人将其传承下去。

想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那个时候最流行的名字“军、国、庆、建”这几个字,还有曾经风靡一时的叠字起名,再到单字替代,这样的起名方式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曾经红极一时的

很显然,从现在的人们给后代取名的方式来看,“按辈分取名”逐渐已经不太适应社会的发展。

虽说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但是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而且盛行几百年之久,自然是有存在的道理和意义。

别的不说,就单从现在出现的“撞”名字情形来看,有时候真的会闹个笑话,甚至乱了礼法。

曾经红极一时的

个人观点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家族更是体现礼法的地方,上至九族,下至六亲,无不体现辈分与礼。

按辈分取名,意在辈之序,幼之别。

那么,你知晓你家族的字辈吗?如果要给后代取名,你会遵循传统还是随心所欲呢?

曾经红极一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