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正非: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zweieiz 2024-02-28 发布于广东

 每天10分钟,学用伟人的辩证法。

图片

用伟人的辩证法,研究华为任正非的创业思想,以下引文出自——《小改进、大奖励——任正非在公司品管圈(QCC)活动成果汇报暨颁奖会上的讲话》

事例一

据说一新员工刚到华为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辩证法分析

这个新员工,从大处着手,结果走向小——甚至无。一方面,这个新员工没有资格,要写这样的东西给老板 ,要先获得资格,比如,假如背后有巨大的家族资源、或者巨大的客户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从小建议处着手,慢慢由小建议走向大建议——小走向反面大。

如果华为都充斥着这样的新员工,华为就完蛋了——所以,建议辞退。为什么是建议呢?这是“经过”原则,要经过该员工所在部门,而不是代替该部门决策——以至于剥夺了该部门经理的权限——不符合公司的分权原则。

即使因此错过了真天才员工,那也没什么可惜的、也不是错误的。因为老板不可能养成搏小概率事件的习惯。这不是傲慢,而是执行什么策略的问题,是形成什么环境的问题——如果他得到支持,那么整个公司就会不断出现这种尝试的新员工——那么公司就毁了。

另一种观点

“员工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本职工作,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思“宏伟蓝图”、做“天下大事”上面。”

辩证法分析

不是不能去构思“宏伟蓝图”,而是去用细节和具体化的东西,用因果性的东西,去充实这个宏伟蓝图。宏伟和渺小构成了一组正反面,使其宏伟和渺小兼具。蓝图和建筑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所以,要补充建筑的一部分。

比如,如果他发明了某个技术或者东西,当然无疑的要基于这个技术和东西去构建宏伟蓝图。这叫从小走向大——这是符合辩证法的。

任正非: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行绩效改进的考评体系,坚决实行减人增效涨工资的政策。

减人增效是公司集体的利益目的性,涨工资是个人的利益目的性,集体和个人构成了一组正反面,这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正反面兼具。

一个办法是——三个人拿四个人的钱,干五个人的活。既满足了减人,又满足了增效,还满足了涨工资。

这样就把公司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一致起来了。

任正非:随着我们的发展,工作总量越来越大,但人员的增长要低于产值与利润的增长。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都要在努力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益,否则难以维持现行工资不下降。

根据辩证法,补充缺的一面、少的一面的原则,所以,问题——哪一面的多出更有利呢?显然,利润与产值增长的多出,更有利。

补人是相对好执行的,补工资是相对好执行的。所以,就要求实现——人员的增长要低于产值与利润的增长

,即多出的一面是产值与利润的增长。

从这个策略出发,就会得出——“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都要在努力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益”的要求和目标。

任正非:我们要尊重那些踏踏实实、认真努力、恪守职责,并不断改进自己工作的老员工,要给予他们多一些的培训机会。他们是我们事业的基础。要帮助他们进行工作适应性调整,使他们在合乎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发挥作用。通过不断改进本职工作,来提升自己的待遇。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不断改进本职工作,就是上面策略得出来的具体执行。所以,那些不断改进自己工作的员工、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就是华为事业的基础。这是服从于华为上面这个策略的。

因为改进了本职工作,所以获得自己待遇的提升。注意,改进本职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向下改进本职工作的可能性,所以,为了鼓励这种改进本职工作,就要对向下改进有一定的容错率、并加强保护——因为提升待遇有一定的滞后性。

任正非:对于一些具体的操作岗位,绩效改进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改进会越来越困难,如财务的帐务体系、生产的一些流程……,那么我们就推行岗位职责工资制。定岗、定员、定待遇。从他们的责任心、负责精神、服务意识中,进行晋升。

这是一分为二的思想,有改进的,就有不能改进的,所以,就把职位按这个角度分成了两种类型,这是一种联系反面的决策办法。对这两种类型,都要有对应的策略。

所以,对于难以改进的岗位,就实现定岗、定员、定待遇的岗位职责工资制,并且这里也要有晋升出路——以公司的价值观负责精神、服务意识来晋升。这里似乎应该是根据员工能力和岗位职责匹配来晋升,辅以负责精神和服务意识。

因为特定岗位不是持续改进的,所以,就要业务能力与岗位职责相匹配。不像能持续改进的,这种相匹配在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因其不断变化。

任正非: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给那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工作高度投入,追求不懈改进,时而还会犯小错误和不善于原谅自己的员工。

这是形成持续改进的环境,这个环境必须是对持续改进这个行为友好的——也即能支持向下改进、也能支持向上改进,这样才能持续改进。所以,就要给机会那些犯小错误和不善于原谅自己的员工,以保证“持续”的性质。

人和环境构成了一组正反面,要得到人、要复制人、要同化人,就要从环境着手。

另一方面,人和工具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所以,为了增强复用性,就要工具化,以工具实现复用化、自动化,从而增强效率。

任正非:那些一心想做大事而本职工作做不好的员工要下岗。

想做大事,要从小开始着手,从小走向大。只有大而没有小(本职工作),这是不健康的、也是不能长久的。

这是从保护环境着手的决策——做实、持续改进的环境。这些员工是这个环境、这个策略所不允许的,否则就会破坏这个环境。

任正非: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公司发展快,在选拔干部时来不及认真地考核,也缺乏足够的时间检验,把一些不合适的人推上了岗位。单纯看学历,看他的讲用,就匆匆忙忙地提拔了他们。这部分人,一方面应该利用已获得的机会,努力改造自己,提升自己,高度的投入工作,高度的负责任,使自己适应下来;另一方面不是消极等待下岗,而应积极调整心态,接受组织的考验,努力争取到最需要、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工作。

这是给不称职干部以出路,

1)出路一,给他们适应的机会,提供他们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2)出路二,竞聘转岗。

这是对干部的一分为二,也是对干部出路的一分为二。必成二!

任正非:公司自从实行群众性的、自发但有组织改进活动以来,处处都在进步。……。它昭示着,明天会从这些小活动中,冒出一大批优秀的管理者。

这是人和环境的正反面,也是人和事的正反面,人在环境里孕育,人在事里孕育。因为这种进步,持续进步,就会和优秀的管理者交于一点。

通过他助,来形成群众性、自发性和组织性。即是从公司机制上——小改进、大奖励,以及对向下改进的保护性和兼容性。可能是用竞赛的方式,来实现组织性。这是他助(奖励)走向自助(改进)——按商鞅说的——举事材自练。

任正非:公司将继续狠抓管理进步,提高服务意识。建立以客户价值观为导向的宏观工作计划,各部门均以客户满意度为部门工作的度量衡,无论直接的、间接的客户满意度都激励、鞭策着我们改进。下游就是上游的客户,事事、时时都有客户满意度对你进行监督。

这是强化需要性,需要和可能构成了一组正反面,华为首先作为一个研发(可能的性质)的公司,所以要强化需要性,补充需要性。

从而在公司上下都形成这种服务意识、需要意识!这也是建立工作的一个目的性、从而使工作更健康。

通过以之为度量衡,这是一种他助机制,从而形成员工对服务和服务意识的自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