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猿偷桃拳

 无名老熊 2024-02-28 发布于山东

七星螳螂拳

白猿偷桃拳七星螳螂拳系中主要拳术之一。

的特点是:刚猛、朴实、灵巧、敏捷、短小精悍、变化多端和讲究小步位。

图片

白猿偷桃拳的内容,在腿法上,主要运用弹腿、踹腿等,不运用高摆性和腾空性腿法。它的手法较为丰富、复杂,包括了钩、搂、采、挂、崩、劈、贯、冲、缠、掷、推、挎等主要手法及其组合动作。

白猿偷桃拳在步法上则以独特的玉环步为主,这是一个重心下沉、两腿屈膝半蹲的动作,蕴藏着很强的爆发力(速度、弹跳和力量)和高度的灵敏性,有利于运动员的胯部和腿部的力量训练.

白猿偷桃拳套路短、动作少,但结构严谨,层次鲜明,布局新颖,是该拳的另一特点。

全套分四段,由26个动作组成。

它以快速、连续移动的步法,配合频繁变换的手法及细腻、灵巧的动作,给人以朴实、爽快、干脆利落的美感。

白猿偷桃拳是技击格斗和武学艺术的综合体,既以出手疾、发劲狠,变化多、滑脱快、正面迎、侧面攻的技击特点而见长,又以抑扬顿挫、快慢轻重、节奏鲜明及明朗、优美的艺术造型而驰名。

该拳从起势到收势,基本上沿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的:

第一段,在步法运动中,以弧形和直线相结合,通过劈、冲、贯、掷等手法,着重体现了螳螂拳“拧腰不走胯,迎正而侧击”的运动特点。

第二段,以步法训练为主,在身体重心下沉,不起伏的前提下,高速度地移动脚步,.在完成只有两个动作的手法后,就要回到开始的起势的位置上.

第三段,是起伏转折幅度较大的一段,在大回转和窜的远、崩的高的基础上,完成“鸳鸯脚”、“白猿偷桃”等技巧性质的动作。

第四段,以挂、冲、劈、崩、钩、缠、绕、撩、推、掷、压、挎、搂、采、甩等细腻多变的手法,显示了招之即打,连招带打的运动特点。

从“海底取宝”、“金鸡纳嗉”,到“框打斧刃脚”等动作,自成一串,一气呵成,将整个套路推向高潮,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螳螂拳的技击特点。

白猿偷桃拳,要求以腰部的力量牵引动作的进行;而身体的左旋右转,

前倾后仰,又依赖于胯部保持身体的平衡。

在劲力上强调刚柔相济。

在作冲、劈崩、贯等手法时,要借助腰部的力量,

并与全身形成统一的整体。

白猿偷桃拳,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目前广泛流传的所谓“螳螂拳',就是在该拳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

白猿偷桃拳的手型与步型

仅将白猿偷桃拳与长拳不同的手型和步型,概述如下:

一、钩手:拇指与食指、中指指尖撮拢成钩;

无名指与小指向下弯屈,用第一指节盖压在拇指下部,手腕用力向内勾屈。(图1 )

二、玉环步:两脚开立,约为脚长的三倍,前腿屈膝半蹲,膝向里合,脚尖微内扣,大腿接近水平;后腿下蹲,以脚掌内侧着地,脚尖微向外展,大腿略高于水平。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如右腿在前称右势玉环步,左腿在前称左姿势玉环步。(图2 )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钩步:两脚前后分开,距离约两脚,后腿屈膝下蹲,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前腿微屈膝,以脚跟着地,脚尖向上、向内钩起。

如右腿在前称右势钩步,左腿在前称左势钩步。(图3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