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古稀老人赵 2024-02-29 发布于北京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你知道民间八大匠吗?他们之中谁又排在第一位?为什么老祖宗曾经说“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关于八大匠的说法,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为木匠、泥匠、铁匠、石匠、剃头匠、裁缝匠、篾匠和毡匠,他们分别代表了生活中不同领域的分工,接下来是详细介绍。

毡匠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提起毡匠,很多人也许都是陌生的,但要是提起毛毡、毡帽、毡靴等生活用品,也许不少人就有了概念,最早这些东西都是由毡匠制作的。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宋末及元朝期间,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包,用毡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学习了擀毡技艺。从此,“毡匠”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现在很多东西都由机器制作,时间更短花样更多,人工的便少了,因此毡匠便渐渐减少,直到现在一些毡匠手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河北廊坊有一位传承人继承了一项清水毛毡技艺,只用清水,就可以把散乱的羊毛加工成毡帽等生活用品。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篾匠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篾匠制作出来的簸箕、竹筐等曾经在农村风靡一时,家家户户都能看见竹制的生活用品,简单一些没有花纹,复杂的工艺品还有精心设计的图案,老一辈几乎人人掌握着这项技艺,但随着更便宜耐用的塑料制品出现,篾匠的用武之地便减少了。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别看篾匠编出来的生活用品价格不高,但真正要掌握这项技艺却有些难度,首先得学会劈篾,篾来源于竹子,一根完整的竹子直接拿来用并不现实,需要用刀将其劈开,先是竹片后是篾丝,熟练的篾匠劈出来的篾丝粗细均匀、长短一样,甚至比头发丝还细。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篾匠,这些基本功还得练熟,而这没有多年时间是达不到的,前期投入时间长、市场逐渐减小,再加上现代职业的多样性,篾匠便越来越少了。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裁缝匠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如果你出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满大街都是裁缝匠,他们为每一个客人量尺寸,选布料,最后做成衣服,也就是现在的私人定制。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人们的节省思想为裁缝匠创造了许多工作机会,裁缝也因此成为许多人的心仪职业,尤其是每当过年,裁缝匠的裁缝铺便成为最热闹的地方,妇女们拿着买好的布料到裁缝铺请师傅做衣服,想要快点拿到衣服还得加钱。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直到商店里的衣服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普通裁缝匠便渐渐退出了市场,与此同时,私人定制的价格也越来越高了。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剃头匠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剃头匠说起来就是现在开满大街的理发店,但又与理发店不同,剃头不仅仅是理发这么简单的一项工作,完整的剃头流程是先理发,然后刮脸、剪鼻毛、修眉毛、采耳、打眼、推拿、点晕,一套下来,客人只觉得神清气爽,内心期待下一次。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让客人留恋的这一手剃头技艺,就是剃头匠安身立命的本事,要想学会自然也得下功夫练习,拜师学艺是少不了的,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最后还得自己练,一般剃头匠用来练习的就是冬瓜。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剃头匠需将冬瓜当成客人的头,上面的绒毛便是头发,什么时候能不伤冬瓜皮就将上面的绒毛全都刮下来,就代表剃头技术练成了。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石匠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相比于其他匠人,石匠的历史可以说最悠久,从远古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简单打磨加工石头成为不同的工具起,石匠便诞生了,从古流传至今的石窟、书法碑刻、石像、石桥等都见证着石匠水平的进步。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在粉碎机、碾米机发明出来之前,农村处理粮食全靠石磨,石匠便是将普通石头变成石磨的人,一般农村的石磨都是共用的,到了粮食收获的季节,村里的石磨基本上都没停过,原本的磨齿也会在天长日久的摩擦中渐渐变浅,这时候就要将石匠请来再次加工。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一把錾子,一只铁锤,石匠便用这两样看似平平无奇的工具将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转变为人们需要的东西,为这些石头赋予不同的意义。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铁匠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诗中所描写的场景便是铁匠工作的场景,炉火烧得很旺光亮足以将天地照亮,铁匠打铁溅起的火星和火炉上方的烟雾交织在一起,月光照耀下的铁匠唱着歌,就连寒冷的河水都为之动容。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铁匠的一生,从来都是滚烫热烈的,燃烧的炉火就像他们的生命,一锤又一锤砸下去,农民用的农具出来了,士兵用的武器出来了,人人都说好用的菜刀也出来了,那平平无奇的铁块通过铁匠之手变幻出千般模样,令人称赞。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泥匠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提起这个名字,人们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印象也许是盖房子时的工人,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手里只用一把泥刀,对准先前拉起的水平线,在一块又一块原有的砖头上抹上水泥,再盖上相同的灰砖,这个活看似简单,但第一次干的朋友往往掌握不好水泥的用量,最后建出来的房子也许不一样高。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俗话说一通百通,泥匠会的,可不仅仅只是盖房子,农村用的土灶、乡村祠堂的灰塑、庙宇中供奉的神像、存粮用的泥翁子、做饭用的泥锅......一块泥土,一把稻草,一点石灰,再来点麦壳,这些寻常可见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便成为泥匠手中的“武器”,再讲究一点的还要加上糯米饭、红糖、桐油,做成精细好看的雕塑。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木匠

最后一种即为木匠,传说中木匠的祖师爷为大名鼎鼎的鲁班,后来木匠所用的曲尺、墨斗等工具都是他一人发明出来的。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在没有钢筋水泥的古代,房子基本上都是用木头建造的,家里的家具也大多为木头,就连出门坐的马车、干活用的板车也都以木头为原料,可以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木头,木匠的地位也可以想见。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古代甚至还有一位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虽然是一位皇帝,但他对国家大事从来不上心,能牵动他心肠的只有木工活,当然,他也确实很有天分,据说他只要看过一遍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一比一还原出来,由他制作的木制品更是堪称艺术品。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关于谁是八大匠之首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用石匠多的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匠人首位自然是石匠,在用泥匠多的地区,这匠人首位又换成泥匠,同理,木匠也曾力压其他七匠成为首席,所以,八大匠之首的位置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老祖宗曾说:“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除了最常见的八大匠之外,民间还有许多其他工匠,如漆匠、陶匠、酒匠、纸匠、屠匠、盐匠、鞋匠,这些匠人代表着某一行业的从业者,其中行首便为其中佼佼者。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前面提到毡匠的手艺传承者已经成为非遗传承人,他们手中掌握的技艺早已经不是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现代艺术,教授技艺的传承人被尊称为老师,但在古代,这些匠人的地位可没那么高。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士农工商,工匠排在第三位,他们用自己的手艺换取酬劳,但并不是所有主家付钱都那么爽快,就像现在讨薪的农民工,有时候干了活却不能及时拿到自己的工钱,这时候,这些工匠便会集体到主家讨要薪水,对主家来讲确实很难缠。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这样的情况在木匠身上却比较少见,尤其是手艺高超的木匠,主家总会担心不及时支付工钱,木匠便在建造房子时偷工减料,外面看着富丽堂皇但住久了发生意外,还没办法追究责任。

民间八大匠,把谁排在第一位? 老祖宗:“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

传言最早的木匠是会巫术的,当他们干活时,就连鬼都不敢靠近,所以才会有“十匠九难缠,木匠鬼不缠”的说法。

参考资料:

1.咸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2023年09月14日——《毡匠》

2.中国新闻网 2022年08月25日——《访河北老毡匠:把“清水毛毡”背在肩头 戴在身上》

3.济宁新闻网 2022年05月03日——《山东手造丨出身木匠世家 他用木作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4.百度百科——灰塑、铁匠、篾匠、木匠

5.封面新闻 2022年09月01日 ——《六旬老裁缝甘富华:坚守54年 一针一线裁出城市烟火气|市井》

文 / 编辑:看今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