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垂体T1高信号消失

 忘仔忘仔 2024-02-29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垂体前后叶激素

图片

神经垂体T1WI高信号是由于存在含有催产素和加压素的神经分泌囊泡颗粒所致。
神经垂体T1高信号消失见于:
1、中枢性尿崩症,先天性,特发性和继发性(累及垂体柄的病变,如LCH,生殖细胞瘤,颅咽管瘤,垂体炎,席汉氏综合征等);
2、20%-30%的正常人,特别是50岁以上;
3、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20%-30%的正常人

图片
病史:患者男,54岁,左眼视力下降来诊。无烦渴,多饮,多尿等症状;无颅脑外伤及手术史;无糖尿病及肾衰病史。
MRI表现为神经垂体T1WI高信号消失,T2WI呈略高信号,垂体柄无增粗,腺垂体形态信号未见异常。

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

图片
多为自身免疫性病变,神经垂体T1高信号可以消失,可伴垂体柄增粗(直径超过3mm,或超过基底动脉直径),但神经垂体T1高信号消失不一定是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也并不必然出现神经垂体T1高信号消失。

垂体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图片
垂体柄增增粗或下丘脑肿块,当出现尿崩症时,神经垂体T1高信号消失。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图片
最常见的MRI表现是对称性垂体增生,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垂体柄增粗。垂体增大类似于垂体大腺瘤,但通常不侵蚀鞍底。另外还可见到垂体后叶亮点消失,这是由垂体后叶加压素颗粒耗竭引起的 。硬脑膜炎症可能产生硬脑膜尾部体征。在疾病晚期,垂体可能出现萎缩,MRI 可能显示空蝶鞍。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图片


鞍窝和垂体前叶较小,垂体柄发育不全或缺如,T1WI上还可见'异位的'垂体后叶高信号移位至漏斗或下丘脑正中隆起处

生殖细胞瘤

图片

蛛丝马迹学影像

大胆尝试,细心观察,认真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