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忧愤之美——王羲之《胡母帖》临疏

 疏云廬 2024-02-29 发布于山东

       《胡母帖》,“书圣”王羲之传世书作,所书内容:“胡母氏從妹平安,故在永興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諸理極差,頃比復勿勿。來示云其婢,問來信□(残损不识)不得也”。故后世名之曰《胡母帖》。

       一、概览

       《胡母帖》,又名《永兴帖》,一幅日常信札,草书,计五行四十二字,刻本墨拓。该帖以收入著名法帖《十七帖》而传世,现据收藏于香港中文大学之岳雪楼本,据考是以标注“僧权”为特征的全本,摹刻于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唐《右军书记》没有著录此帖文本,《宣和书谱》录有《永兴帖》目,但《淳化阁帖》卷六《近得书帖》亦又名《永兴帖》,无法断定。相继见刻于《鼎帖》《二王帖》《戏鸿堂帖》《快雪堂帖》《翰香馆帖》等历代著名法帖。

       王羲之《十七帖》,多是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一组书信,此帖是否寄周抚不确,信中言及从妹胡母氏以及其在会稽内史任上近况等。大意是:从妹胡母氏平安,她一直住在永兴(今浙江萧山),距此地(会稽)七十里。我在会稽任上,诸事极不顺利,近来更是十分忙乱。从妹言信交其婢女,问之并未见。文中“胡母”,复姓,“母”或作“毋”,音wú,郡望泰山奉高。据考,王羲之从妹所嫁胡母氏,应指东晋大臣、名士胡母辅之(269~318年)之子胡母谦之。

       背景:晋永和七年至十一年(351~355年),王羲之任会稽内史,后期曾为两件事困扰:一曰当地荒灾;一是王述复出后对会稽郡发难,王羲之深以为耻,终辞官东隐。

       二、赏析

       《十七帖》,历代奉之为书学之圣典、草法之圭臬,《胡母帖》为其第十八通尺牍,可见其书学地位。

       一曰运笔刚柔并济,疾以彰显筋力,徐则血肉丰满,疾徐有致。清人姚配中所谓:“不按则血不融,不提则筋不劲。”有铺毫力运,笔笔送到,字字刚劲,“氏、在、顷、复、信”等字诸如是也;有柔姿绰约,春风拂柳,萦绕缥缈,“来示、永兴、胡母、吾在、平安”诸般相见。骨藏肉圆,恰如其“母”;骨称肉和,比如其“从”等。

       二曰线条圆折丰润,行笔中恰如其分地自如控制折曲的幅度以及用笔发力点,寓圆于方,方圆兼济,寓圆转于折曲而尽显温润灵活,“胡、问、得”等字为最。

       三曰章法潇洒散淡,在看似平淡中,以熟练笔法运转强化了字的连接,纵然笔断,却是意连。行间宽疏自然,字内疏密有致,恬淡相续,平增一份萧散意境。整体呈现出颇为匀称灵秀,平和典雅的艺术风貌。

       此帖为历代所追捧,赵孟頫延祐三年(1314)《十七帖》临摹本是为典范,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被誉为台博“掌上明珠”。此为赵氏晚年所临,雍容典雅,出神入化,从中亦可很好地领略此帖之风姿,并可较之以见羲之之原创与孟頫之求新。

       三、疏云

       《胡母帖》,看似主言从妹胡母氏的亲情往来,实则作者抒发的主要情绪是其在会稽内史任上近况:“吾在官,诸理极差,顷比复勿勿”。此言充满了作者“忧”与“愤”的强烈思绪,“忧”的是任上面临荒灾,百姓生活难以为继,却没有好的应对措施;“愤”的是公务又受到了为己所不耻者的发难,却无法摆脱,可谓是雪上加霜。于是,以致于“诸理极差”,不曾顺心;以致于“顷比复勿勿”,手忙脚乱,难以理论。但这种情绪的郁结,基于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使得生命彰显出另一种蓬勃张力和奋发。于是,翰墨在这种生命的际遇中勃发,胸中的积郁随着翰墨行走于或忧心,或激愤;或轩昂,或释然。忧愤之心由此而转换成了随翰墨流溢的舒畅和旷达,从而又使得翰墨有了刚柔相济的旋律,如高山,似流水,如琴音般悠扬绕梁。于是,书道与生命两相生发与升华,翰墨有了生命的色彩,美在其中矣。谨记!

甲辰正月之廿玄蜦记于疏云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