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林这些地名的“来头”,你知道吗?|陆川县|郁林|博白县|林州|容县

 天和图书馆21tc 2024-02-29 发布于广西

  地名不仅是空间的坐标

  也是文化的坐标

  富有历史、地理

  和人文气息的地名

  往往令人难忘

  玉林部分地名的命名

  也是大有“来头”

  日前,玉林文化和国学研究学者蒋少芳

  向记者讲述了

  “玉林”“万花楼”“二泉村”等

  地名的由来

  “林木葱葱,茂密成林”——“鬱林”之由来

  “玉林这个地名经历了三次变迁,从最早的鬱林到郁林再到玉林,而这个名字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含义。”说起玉林这个地名的历史由来,今年85岁的蒋少芳滔滔不绝。他说,“鬱”有着林木葱葱、草木茂密之意,这说明玉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多林密、水源丰富、气候暖和的地方,故得此名。后来,由于“鬱”字的笔画共有29笔,难以记写,在简化文字过程中,取了与之谐音的“郁”,字音字义都相同,且书写方便,“郁林”这一名称也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一直沿用至1956年。

  “1956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郁林’更名为'玉林’,石有五德者为玉,五德即仁义智勇洁,对应君子的五种品质,寓意玉林人要传承这些中华美德。”蒋老说。

  因“颜值出众”而得名的“万花楼”

  在玉林民间,流传着“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千楼万楼最美万花楼”的说法。万花楼,作为玉林乃至广西古时候极具代表性的标志建筑,曾因“颜值出众”而得名。历经了数百年历史沧桑,几经重建。提到万花楼,老一辈玉林人心中油然而生文化自豪感。

  

  历 史上的万花 楼。 (资料图)

  “玉林万花楼最早建于南宋时期,就建在当时鬱林州州珮村的豸堂岭上,豸堂岭当时是鬱林州区域最高的山岭,而由于万花楼内外都画满了精美的花草图案,楼里楼外所绘就的花卉多达万朵,所以被称为'万花楼’。”蒋老介绍,万花楼建在山岭之巅,方圆数十里都能看到它,也成为了当时鬱林州的一个瞭望台,具有“镇城护城”的作用。“这座只有3层、高约20米的塔楼成为了当时鬱林州的一个地标建筑。”

  

  被誉为玉林镇城之宝的“万花楼”雄姿重现。 (记者 温驷昌 摄于2021年12月)

  “二泉”(村)曾有泉眼高喷,状如白鹤展翅

  “据说古时候,在现在的玉州区城北街道的二泉村里,有两口泉眼,常年喷水高达一丈多,甚至在郁林县时期的县政府门口都能看到,喷涌而出的泉水就像白鹤展翅的双翅,因此二泉村又名'鹤泉村’。”来自二泉村的蒋少芳从小就听长辈说村里的故事,对此传说已耳熟能详。

  据介绍,当时由于二泉村一带可能有地下暗河穿洞而出,导致其泉口常年水流不断,加上大容山水脉流经此处,因此从现在的二泉村到绿杨村一带,曾有一大片开阔的水域。

  至于这片水域后来为何变成干涸之地,传说当年有一个担柴人在大容山上砍柴,一不小心柴刀的刀柄掉到了山沟,刀柄顺着河流流走,进入了地下暗河,后来堵住了泉眼,导致泉水越流越少。还有另一说法是这名担柴人在挑柴前往鬱林州卖的路上,路经绿杨村的一个富裕人家,于是上前要口热水喝,不料遭拒绝,被惹恼的担柴人只好继续赶路,后发现刀柄掉入河中,塞住了泉眼,他干脆用木材将另一泉眼也一并堵塞。

  “这两个泉眼现在无法见到了,但是这个传说告诫我们,做人要多行善,中国有过句成语叫上善若水,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善良的品德,德行丢了,福祉就会像断了的水源一样。”蒋老说。

  (来源:网络)

  采写 | 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唐劲梅 实习生 伍家禾

  责编 | 宁夏

  校对 |廖 海

  审核 | 陈旭庆

  监制 | 黄震海

  出品 | 玉林日报全媒体

  

  

  

  玉林日报新媒体矩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