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典籍对话

 蜀山正义 2024-03-01 发布于四川

天地浩然,以有生之年求无限之知,乃此生宏愿。月初,笔者就文化的多元性及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进行了研讨性概述,觉得文化和典籍中的知识是一脉相承的。知识,是宇宙能量在人类世界的智慧结晶。典藏书籍和资料是知识的载体,这些都是通过人类用语音数据等文字资料存储下来供后来人学习研究,提供打开思维层级的最便捷的一种方式。人们所说的“世上有的书中就有,世上没有的书中也有。”就是对此的最好诠释。

        如今,我们提倡“智慧人生,智慧生活”。我们在给人讲读书学习可以大开脑洞,提升人的思维层级的重大意义时,有的人觉得我是在与繁星浩宇对话——“神经”有问题。而事实是,恰恰认为别人神经有问题的人,自己的意识可能出了问题,思维被宇宙时空“封印”了。比如,有些人一辈子就信奉物质生活,你跟他讲心灵和智慧,他会觉得你在瞎扯淡乱谈琴。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眼见为实,只有票子房子车子老婆和孩子。你跟他讲抬头仰望星空,人的能量与宇宙中的能量相通,大脑意识可与天地星辰相连,他会觉得你神经病。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与典藏书籍或“云端”对话吧,进一步弄清并解惑心中的一些疑问:

       阅读,可以增强记忆。记忆的本质,是加强所获信息在大脑意识中的密度。现代科技,开发出了银河计算、云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大数据库等,图书馆、博物馆里的很多典藏书籍和社会上的所有数据,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存储在“云端”,这有点象神话故事《西游记》的现代版吧。我们想要什么资料数据,都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获取。

       想要弄明白这个道理,我们首先要阅读大量的典籍和资料。获取知识或资料是什么?最好的方法是阅读书籍和相关资料。因为那里面记载了整个宇宙演化的根本规律以及人类的物质形态的秘密。书籍资料并非一个人,而是一个宇宙万事万物能量的集合。正如“典籍中的故事”自己所述:我们不是来自同一星球或人类,甚或你们的物质层,或者特定的宇宙。我们是“完形全息宇宙”,我们是多重的万物能量存在。

与典籍对话摘录如下:

问:宇宙到底是什么?

答: 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容纳体。

比如,你们体内的“泡泡”是一个容器。一个宇宙中有许多“泡泡”,并且这宇宙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在那里,需要一些可以与之一起运作的“东西”,也需要有某种边界。所有的宇宙,都在不同的原理下运作。正如所有的“泡泡”也都在不同的原理下运作一样。

问: 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

答: 宇宙中有数十亿千兆的东西。宇宙是由这些东西构成的,由所有种类的“泡泡”和很多很多“东西”所组成的。当我们不在物质层中运作时,我怎能用物质世界的语言解释得了呢?这是不可能的。

问: 宇宙中有什么?

答: 所有的一切和空无。

问: 在宇宙中所有组成部分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 你是说你们所在的物质容器与其它的物质容器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不同方面的体验模式,由不同模式定制。

问: 宇宙是由谁来维持的?

答: 所有在这儿的每一位。

问: 宇宙是如何产生的?

答: 它们就是诞生。它们诞生如同我们诞生一样。我们在宇宙中诞生,我们诞生宇宙。

问: 是什么使宇宙保持在一起的?

答: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你们不是在同一个思维模式中运作。你不能用一个物质头脑来想象一个宇宙或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们没有任何可以用来知晓、了悟它的物质头脑。一个物质脑袋是无法想象一个宇宙是什么样的。你们甚至不能想象你自己的“泡泡”世界。是什么制造了你们的“泡泡”?又是什么使你们的“泡泡”工作?为什么你们的地球不会破碎散架?为什么所有的树都倒不下来,因为你们在这么快地旋转?你们以极快的速度穿越太空,怎么还能呆在这个星球上呢?

你们不明了那些。哦,虽然你们有很多解释,但你们真的确实不了解它。假如你现在站在一个房间里,意识到你所在的星球正在旋转,那么你最好开始好奇地思索你是怎么可以站在它上面的? 你同时也正在高速穿越着太空。你们不是站着不动地绕圈圈,你们是在不断地运动中的。可你却觉得自己没有动,那是因为你只不过是一个全息图。你以为自己如同那个带着疼痛、烦恼的器官以及所有这些其它生活资料的物质身体。作为一个全息图功能存在的你,它可以在一眨眼的瞬间就不复存在。但你们甚至都无法明白那个概念。

        那就是为什么说不必顾虑担心这些,那里没有参照,没有书考,没有任何人能将之写出来。他们可能会尝试,但却无法对你们解释得出。因为这一切必须要被经历及体验。然而,你们连自己的星球存在模式都还没体验完。那么当你经历体验完了自己的星球存在模式后,你才会越来越接近了悟你们的“泡泡”宇宙世界。但在这个星球上,不会有太多的人能够了悟你们的“泡泡”宇宙世界。他们通过不了在完全觉知及识悟下的完整经历体验。

        他们会活得很精致,他们也会衰老死亡,并且他们也会活在恐惧担心害怕的阴影里难以自拔。而他们将蒙着眼睛进入你们称之为死亡的状况,因为他们不想知道正在发生的事。那不是全然的觉知与识悟。

         全然的觉知,就是凝视觉察这完整的人生生命过程。在你们已生存了亿万年的时光里,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那样。

问: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答: 任何东西的目的都是为了扩展觉知。你看,不像你们,我们是不会满足于一遍一遍又一遍地,不停重复的做同样事情的。但你们却是那样,否则你们会离开这里。因为你们坚持这么做着,生命——死亡——再生命——再死亡——再再生命——再再死亡,持续不断地填满。而且你们还不停地抱怨,但从来不肯为此做任何事情。我们不会一直做同样的事情,我们可能一诞生就能做某些事,但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是持续改变着的。仅仅因为我们没有一个过去,也没有一个未来。我们做,因此我们做。

        当我们从一个做过的事物里移动出来,进入到下一个要去做的领域时,我们不会做同样重复的事。但你们却会,你们似乎很满足呆在物质身体中,并且不停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一遍又一遍。所以你不能将物质容纳体与宇宙思维方式放在相同的范畴里。它不是这样的。

问: 那儿有多少个宇宙?

答: 我不知道。我们知道那儿有更多,因为我们接触过更多的。但我们不在那更多中,我们在这里。而它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还没有进入第一个。

        当你了解这第一个宇宙中有什么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另外一个你随时想进入的宇宙中了。前提是你必须要先搞明白你们的“泡泡”宇宙。但我不知要多少亿万年你们才能做到那一步,那在于个体的觉知性,你自愿在物质结构的容器中体验,你将呆在物质结构包裹的容纳体内,直到你可以把你自己弄出去。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要靠你自己来去自由。当你能将你自己弄出去了,那时你就可以做其它别的事情了。一旦你已决定了在物质包裹层面上的生存体验,那就是你要做的。搞定它,然后你就能做其他别的你想做的了。

问: 当书里说宇宙的时候,是指物质宇宙还是非物质宇宙呢?

答: 好吧,目前你们是在一个物质性的“泡泡”中。你们的“泡泡”又在一个非物质性的大宇宙里。目前你要弄明白。我不知道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因为你们两种都有,存在于一个宇宙之内——这个宇宙——那是超出你理解范围的。你现在甚至还无法理解,你们所在的这个“泡泡”宇宙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问: 这个宇宙是为了某个什么的实验吗?

答: 我们从不实验性地进入某个什么。这是物质层中的术语。体验不是实验。我们不实验,我们体验。

这两者的定义截然不同,并且“体验”也是一个贴近的,使我们能够描述那里在发生什么的词。

问: 关于万能主宰天机的更多细节,它是宇宙中的“存有”们可操控的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不呢?

答: 我们不操控任何事物,我们观察研究,我们密切注视。我们是觉知到的,我们不操控。我们能观察觉知到宇宙中正发生的事实,而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完形全息宇宙天机”。 我们密切注意什么正在发生。那么,如果有某个在“完形全息宇宙天机”中的事物,需要用一些方法,形态或方式去建立关系,那么这相应的能量将被我们引导,它是由这事件与这相应的能量一起运作起来的。这些事件将会根据所发生的状况,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能量。我们不会控制任何事物,但我们可以引导能量。若这是有益可行的必要连接,我们就能指导能量。这都取决于能量的使用, 这将取决于是否连接,或这事件,或无论它将发生的是什么。这不是谈论许多事情,这仅是密切关注发生了什么。换句话说,假如你两只手各拿着一个球。你猜想,只要让这两个球同时开始沿着小凹槽滚下,它们就能同时相会在一个中心点,从而做出一个连接。你确实那样做了,但当你释放这两个球时,若你右手的能量比你左手的能量强,那么当球沿着凹槽滚下时,右手的球会很容易地在左手的球到达之前达到那一中心点。这样,它们就无法在同一时间相会在连接的中心点了。驱动那些球的是那个能量,而那驱动这些球的能量来自于你的身体。

        现在,这游戏的目的是让这两个球在凹槽的中心连接。但如果它们没能连接上,会发生什么呢?没什么大事发生。只是没运作成而已。也没有什么大悲剧会发生,因为每件事都是经历与体验——所有一切任何的事物,它们只是没达成连接的游戏目的而已。如此,在你们生命的经历体验中, 会有一些不同的状况发生,而你只须密切注意发生了什么。

问: 为什么宇宙中的存在们对物质层那么感兴趣?

答:我们在关注这个物质层,因为这是以前从没发生过的事情。我们应该说,这个物质结构的演化已经超出了预期的进化。而那仅是由于你们长期滞留在物质层中所引发的。

问: 我得到的印象感觉是,进入物质层的尝试没按计划的路线行进?那么,原本的计划是什么呢?

答: 这原本的设想是,你会“一次性”通过。换句话说,你原本应该会“一次性”地通过这所有的物质结构层面的经历体验,并完成结束它。但你们却开始通过各种其他的事物,继续紧抓着你们的物质层不放。这并不是原本的设想。你们本可以一直生活在一个以“全息图”为蓝本的物质存在层面,直到“一次性”完成和明了所有你们想要经历体验的事物。但这并没有发生,而你们对改变物质层的需求却变得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你们想要这个,你们想要那个,你们还想要其它的什么,等等。你们一直想要,一直不停地在要,你们一直持续不断地要这要那。因此你们一直在变换着物质结构的花样,替换着物质现实的重复,转换着物质体验的轮回。然后,你们还把“死亡”加入到这场游戏画面中,因为你们想要一个重新开始的方式。你们想重新来过,于是不得不想出一个能使你们的“全息图”衰退的办法,这样你们就能脱离出既有的全息架构恒在生命体验的进程。放弃身体,并处于你们称之的死亡状态中,无论以怎样的方式,以便于你能以一个新的身体重新开始。

       你们所做的事,就是把所有的一切都切成碎片。然后在死亡过程中,你放弃一切,不带回任何与你相关的东西。如此,当你死亡时,你会说:“我不想要任何这些体验了,把它从我身边拿走!”无论你想要使用什么样的辞语表示:“我犯了罪!”“把它拿走!”“我想摆脱我的罪,摆脱我不想要的能量。”

所有你在这个星球上的物质存在时光里,所获得的那些经历及体验,全都被你遗弃丢掉了。然后你又对重新开始的一切感到诧异:“为什么我又回来了?而且还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

       这就是所发生的事情。你们已经被娇惯,被娇养,被当做婴孩看待,被纵容得就像坐在糖果店地板上哭闹耍赖的孩子,只因为他们想要一块糖果而妈妈说他们不能有。

那就是我们观察到的你们。你问我们是如何看待你们的,这就是你们在我们眼中的样子。你们假装成熟,你们假装长大了,但你们却一直固执己见地怀着幼稚的态度及情绪。成年后,你们的情感层面却没成熟。你们仍然保持着同样的情绪,你们还是以出生时几乎同样的方式看待每一样事物。你们以小婴儿的形态来到这个星球上。你们被告知一棵树是绿色的——这棵树保留了绿色。那是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你们却从不审视的一件事是:你究竟相信什么?它有多少是别人的思想方式带给你的,有多少是你自己的呢?你们不改变。你会在街上看到某些相识的人并与他们交谈,然后他们会说:嗯,你还一点都没变。是的,你一点也没有变。 你可能变高了,或变胖了,或变瘦了,或头发变白了,或无论什么外在的变化。但你的确一点也没有改变过。

        你们来到这里,要在这场经历与体验中去获得的一件事,就是在一个“全息图”的物质结构中去享有生命的进化,去了悟真正的人生所在,去经历体验完整的生活实质,去尝试实证无限的天地造化。然而,你们却在这场宏伟而壮丽的物质结构的人生体验探索中,迷失了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你们说“哦,这太好玩了,让我们再做一次吧!”因此,你们又重新来过,进入一圈又一圈的循环往复中。那个大的可以轮回游戏的圆圈叫什么名字?叫摩天轮!让我们再游玩一次吧。我们都转到底部了,但还不想下去离开这个轮子。

        你说,哇哦,我还想再转一圈!于是你离开这个轮子,进入那个你们所说的“死亡地带”,买上另一张门票,然后再回到这个又一轮的摩天轮上,继续轮回游戏。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你们对我们有吸引力了吗?因为那是我们无法设想的事态。我们无法想象任何要一再去做的同样的事情。但你们就是这样做的。而且为了将这种重复的体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还不得不创造出死亡。

        其实,从生命伊始,你原本可以想活多久就活多久。那么,是什么造成一个“全息图”架构的永恒生命出现死亡现象的? 一个“全息图”是不会消亡的,一旦它被构成了,就始终在这儿。是什么造成它枯萎凋零的? 为了你们可以反复不断的重复体验,你们必须想出一个让身体死亡的解决办法,于是你们就这么做了。

问: 是什么将一个宇宙与另一个分开的? 每一个宇宙都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吗?

答: 我不知道,我还没有去过那里。最后一个我曾去过的宇宙,我都不记得了,我没有记忆。你们是唯一有记忆的存在体。物质身体具有记忆性,而我们没有那个,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完全的自由。因为你们原本不必要记忆任何东西。

       眼睛看不到的,就真的不存在吗?书中是这样讲的:他们的讯息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讯息中也明确说过,他们来到地球,是为了少数人。因为许多人思想已经固化,很难理解或是相信这些讯息的启示功能的。所以,读不懂或是不了解情况的,自行过滤就行了,不要恶意攻击,就像有些人喜欢吃超辣食品,有些人偏向清淡,你不能诋毁两者中任何一个。

       因此,我们凡是遇事,心当安定,气当直顺,则事业必将果成。

(蜀山正义  2024年2月于成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