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氏奇穴 三三部位(前臂部位)火腑海穴

 正统董氏奇穴网 2021-08-11

火腑海穴

      [董师原文]

部位:在火山穴后两寸,按之肉起,锐肉之端。

(关注公众号:董氏奇穴推拿正骨知识网)

主治:咳嗽、气喘、感冒、鼻炎、坐骨神经痛、腿酸、腰酸、贫血、头晕眼花、疲劳过度。

取穴:手抚胸取穴,在火山穴后二寸处取之。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运用:治贫血、头昏、眼花、腿酸、疲劳过度时,下针十分钟后取针,改用垫灸三壮至五壮(不需下针,仅灸三至五壮亦可),隔日一灸,灸上三个月,延年益寿。灸至第五、第十、第十五次,下灸七壮至九壮(大壮),即每月大壮三次,小壮十二次。

(关注公众号:董氏奇穴推拿正骨知识网)

穴位定位

  


  [诠解发挥]

 穴名新释:“火腑”即三焦腑也,该处肌肉丰厚,故称之为“海”。火腑即三焦腑也,穴在三焦经定位,转手取穴反而在大肠经上,而与手三里位置相合,观董老师所列主治,悉为补针或灸,功同足三里。

定位及取穴:在火山穴后两寸,按之肉起,锐肉之端。转肘取穴与手三里位置相合,本穴以三焦经定位,向内旋臂,从阳明经取穴。

现代解剖:肌肉: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伸腕短肌及长肌,深层有旋后肌。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神经: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

(关注公众号:董氏奇穴推拿正骨知识网)
维杰新用:网球肘、肩背痛及臂痛。

解说及发挥:

1.董师主治未说明何病用针,何病用灸。强调有补虚之作用,用灸效果颇好。

2.本穴以三焦经定位,从阳明经取穴,三焦与肾脏腑别通,手足阳明经同名经相通,故能补肾,亦调脾胃,有调补作用。可针亦可灸,补用灸法尤佳。

3.三焦与肾通,治坐骨神经痛、腿酸、腰酸。

4.穴在大肠经,大肠与肺相表里,故治呼吸系统诸病。

5.“大肠与肝脏腑别通”,治头晕、眼花、疲劳。

6.又,本穴在三焦经定位,亦能补肾治骨,故为治网球肘的特效针。

7.连续四个穴皆以火冠名,皆在三焦经上,穴性属火,又与心包相表里,故又治心系病。

(关注公众号:董氏奇穴推拿正骨知识网)
按:火腑海穴与手三里穴位置相合,手三里穴因经络循行之故,历代均推为治肩背痛及臂痛要穴(见《通玄指要歌》《胜玉歌》《席弘赋》《杂病穴法歌》)。穴在锐肉之端,即筋肉特别隆起的肉,或可说是有“分理”的肉,古人对此悉以筋论,故治筋病甚好。由于大肠经多气多血,调理气血作用极强,能疏风活络,针感尤强,擅长经络病的治疗。

引申:

1.火腑海穴与手三里穴位置比较,及穴名新释与取穴对治疗之意义火腑海穴直观上并不在手三里,因取穴方法之故,而与手三里相符。从董氏书中所列之主治及运用来看,亦多与手三里相符。“火腑”即三焦腑也,穴在三焦经定位,转手取穴反而在大肠经上,而与手三里位置相合,观董老师所列主治,悉为补针或“灸”,功同足三里。该处肌肉丰厚,故称之为“海”,董师原书指明其位置:“按之肉起,锐肉之端。”“肉起”表示该处肉多,肉多之处便能调治脾胃,有补气作用;“锐肉之端",表示本穴与筋有关。

2.筋肉之区别与火腑海穴筋与肉有何区别,这关系到体应针法(五体针法)的应用与发挥,也关系到扩大应用火腑海穴。这里简单提示下筋与肉的区别:

(1)筋是能产生力气的肉,《说文解字》对“肌"的解释是“肉也”,对“筋”则说是“肉之力也。从肉、力,从竹。”肉之力,也就是说能产生力气的肉。竹是植物中最坚韧的,故用作比拟,另外,竹也是一节一 节的。由此而观,筋肉是指骨骼肌,即横纹肌、随意肌,也就是现在通称的肌肉。筋,可以指整条肌肉,条状的肌肉可以称作为筋,而不只是指肌腱。《说文解字》说腱,“筋之本也”。意指筋肉的根部附着于骨的部分为腱;<灵枢经.官针》所说的“尽筋”即指此。筋包括腱而不等于腱。肘臂用力则火腑海穴、手五金、手千金穴皆呈条状,因此可治疗筋病。又如正筋、正宗等穴亦是条状的肉,是筋,能治筋病。

(2)筋是指特别隆起的肉(块状的肉)。月+囷(音“窘")肉,就是指特别隆起的大肉,也就是块状的肌肉,如承山穴、肩中穴等。《灵枢经:邪客》说:"地有聚邑,人有(月+囷)肉。”可知“(月+囷)”是以肉的聚集隆起为特点(字半边从“”,即指囤聚稻禾的圆仓)。王冰(素问》注说:“肉之标",“谓肘膝后肉如块者”。即如三角肌、三头肌腓肠肌等块状肉都可称之。膘原指肥肉,但这里实际应属筋肉。消耗性疾病出现大肉下陷,称为“脱肉破”,是疾病的危重现象。火腑海在锐肉之端,在特别隆起的肉上,因此能以筋治筋,本穴能筋肉并治,配合余之曲后穴(曲池后贴骨,见本书第十三章杨维杰增补穴位)治骨,治疗网球肘特效。根据维杰自己的体应针法思路,筋含分肉,手五金、火腑海、足五金、承山等皆在筋处,皆治抽筋之病,皆能治疔痉挛性病痛。(其他论述可参见余著之《董氏奇穴原理解构》)3.以肉治脾按之肉起,锐肉之端,为本穴取穴及治疗之眼目,本穴肉厚与脾相应,刺肌肉能应脾,有补脾健胃之功。

凡肉厚之处有补气理气之效用,合谷在手指之间肌肉较丰厚之处,理气作用甚强,虽说因系“原穴”之故,但脾(气)肉相应也有关系。针驷马穴能治皮肤病,也能健脾补气。董氏奇穴如治肺之驷马,治心之通关、通山、通天,治肾之通肾、通胃、通背,治肝之天黄、明黄、其黄,及镇痛要穴风市都在肌肉丰厚之大腿处,实亦健脾,重视脾胃学说之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