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5)用苏轼的快乐哲学治愈精神内耗

 梁科收藏 2024-03-02 发布于北京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风雨,却泰然处之,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作家,画家,书法家,甚至是爱开玩笑的大孩子.......


他热爱生活、美食,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旷达的胸襟。


76年前,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这本《苏东坡传》,一经出版,就备受好评,他用生动的笔墨,将这位鲜活乐观的东坡居士,带到了世人面前。 


如果此时,你正为了生活彷徨失意,不妨读读这本《苏东坡传》,一切内耗和不安,或许都能得到治愈、停息。


01

如昭阳般升起,如流星般坠落


世间生来便才华超群的人少之又少,苏轼就是那其中之一。


刚满20岁,参加“千年科举第一榜”,就从众多才子中脱颖而出。


主考官大文豪欧阳修,被他华丽的文风和渊博的学识倾倒,正式收他为弟子,宋仁宗更是将他视作未来的宰相人选。


可好景不长,初入职场的苏轼碰上了王安石变法,没看清政治形势就上书宋神宗,直指变法弊端。


结果不仅没得到善用,还遭到新党排挤,而后开启了起起落落,屡遭贬谪,漂泊不定的一生。



02
前半生是苏轼,后半生是苏东坡

《苏东坡传》中,记载过苏轼三次被贬的经历。


45岁那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103天,被贬黄州。


彼时,苏轼受尽了侮辱,被严刑拷打,常常被连夜提审,苦不堪言,身处于昏暗潮湿的监狱,他整天盯着窗外,内心异常苦闷。


这场劫难差点让苏轼丧命,大难不死,让他更想远离朝堂,扎进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初至黄州,当地僻陋多雨,手中俸禄微薄,一家人常常揭不开锅。


于是苏轼脱下文人长袍,穿上破旧布衣,开始每天辛勤耕种、犁地。


在黄州城外的东坡上,他建了“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在困顿中他仍保有对美食的热衷,黄州的猪肉价贱如泥,他买来猪肉,自创的“东坡肉”美名流传至今。


他会和朋友半夜饮酒对诗,没有下酒菜,就把自家的病牛宰了,就着牛肉饮美酒。


在清风徐来之时,他和友人乘舟游赤壁,留下千古传唱的《赤壁赋》。


从庙堂走向自然,即使生活困顿,他还是看到了美好,前半生是苏轼,后半生,他是苏东坡。



03

直面风雨,笑对人生


59岁那年,不愿参与党争的苏东坡,再度被贬,流落惠州。


惠州地处岭南,遍地瘴气,在古代,那就是发配重型罪犯的地方。


每天食不果腹,实在没东西吃时,苏东坡就买没人要的羊脊骨。


煮熟后用热酒淋上,撒盐,放在火上烤来吃。


自己酿橘子酒和松酒,一边滤酒,一边喝个不停。


在惠州,他用美食、用酒、用甜美的荔枝治愈了自己。



命运加诸于他的苦难还没结束,花甲之年的苏东坡,又因为政见不合,被贬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儋州。


自古被贬海南的官员无疑是被判死刑,无一生还,他索性带上一副棺材前往。


儋州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但他仍努力生活,不仅学习当地方言,还在当地办学堂、培养出了海南第一位进士。



一生的无常,不免让他感慨:“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但成就其伟大的,往往是最落魄时。


就如他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


千年后的我们,虽不曾经历苏轼的贬黜与放逐。


但生活的失意与惆怅,古今皆有共鸣,它让你在一次次的失望与挫折中明白:


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风雨扑面,才是命运的常态。


学会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才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途。



弘一法师说:“人最强大的时候,不是坚持的时候,而是放下的时候。”


注定无法改变的事,就让它顺其自然;


注定无法挽回的人,就让他各奔山海。


当我们遇到人生起伏,失望落寞的时候,便用苏东坡的这句诗来勉励自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就算你无法改变环境,无法改变命运,但你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


就算这个世界什么都没了,也要记着微笑着去写一首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