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尔登湖》:人生最高级的活法,是素与简

 桃李庭芳 2024-03-02 发布于河南

图片

作者:何九九 · 主播:阿成

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点击上方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

图片

知乎上有人问:“当你卷不动,又躺不平之时,应该怎么办?”

有一个回答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做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事,放弃外在的负担。”
然而,很多人即使知道这个道理,却依然焦虑迷茫、痛苦万分,不知所措。

《瓦尔登湖》一书中,作者梭罗用自已“荒野求生”的经历,来验证卷不动又躺不平之时,其实并非无路可走。

图片

 01 

物质奴役是心灵的枷锁

1845年3月,梭罗拎着借来的一把手斧,来到距家数英里的一处密林湖边,自己建造了一座小木屋。

他在木屋附近开垦了两英亩菜园,自己耕种土豆、玉米、豌豆等蔬菜作物。

所有的花费,包括农具、种子,一共是十四元七角二分五厘;而作物带来的收入就有二十三元四角四分,减去支出,还剩下八元七角一分五厘。

为了帮补自己的生活,他有时还会打一些短工,和附近的村民们换取一点生活必需品。

梭罗发现,每年他只要劳动六个星期,便足以支付所有的生活开销。

梭罗没有去追求华丽的地毯和家具,以及精致的厨房,反而提倡简朴。

他认为衣服的作用是为了维持体内的热量,房子是为了遮风挡雨。

但是当今社会上,很多人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他们用豪车、名牌衣服,珠宝首饰,奢侈包包等外物来傍身。

他们为了虚荣的“面子”,被金钱裹挟着,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而疲于奔命,甚至迷失本心,成了物欲的奴隶。

比如去年网上报道的一名在北京打工的外地姑娘,她经常在社交平台晒出她的奢侈生活,吸引了不少网友赞赏和关注。

然而,背后的真相却让人震惊。

她每月的工资只有3000元左右,为了追求奢侈的生活,她通过借贷等途径欠下巨债,陷入债务困境,最终走上了不归路,因物欲而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若你只顾追着物质奔跑,就会把自己活成欲望的奴隶。

正所谓: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生命的必需品,其实寥寥无几。如果你想要生活幸福,就要减少对外物的需求,控制自己对外物的索取。

很多时候,不是生活太累,是你想要得多,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自己的负担和烦恼。

正如梭罗写道:“物质带来的不只有欢乐,有时更是束缚。”

内心的虚荣和贪婪,就是给自己套上的心灵枷锁。

我们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

史学家黄宗羲说:“少欲觉身轻。”
一个人若想要过得轻松,就要学着丢掉物质欲念,过简朴生活。

图片

 02 

幸福看起很物质,其实很精神

瓦尔登湖既是梭罗的栖身之所,也是他的精神家园。

白天,他会坐在小船上吹笛子,伴着树林草地的花香,看湖鸟戏耍,鱼儿畅游,或是坐在山坡上,看虫蚁打架,或在林中寻宝,捡一些木材、野果回家。

晚上,他要么安静地看书,写日记,要么就去外面走走,感受那种极致静谧的夜。

瓦尔登湖的冬天很冷,时常有暴风雪降临,梭罗就在屋里燃起炉火,宅在家里思考、写作。

而夏天来临时,他则像自由的鸟,漫无目的地在野外闲逛,或是走很远的路去拜访友人。

就这样,梭罗在湖光春色中,在大自然的四季轮转中,过了两年的极简生活。

这段日子让他对幸福有了更深的领悟,也让他活出了梦寐以求的样子。

正所谓衣食简朴心自足。

简单的生活让梭罗内心充实,精神富足而快乐!

撑起这种幸福的,却不是巨额财富,而是内心的丰盈。

正如莫言所说:

“真正地幸福,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在于精神的充实。”
作家钱钟书,就是一个生活极简、精神富足的人。

他在清华当老师的时候,家里只摆放了一个简易沙发和一张桌子,连椅子都是用两个木箱代替。

一般情况下他都会在家静静地读书、写作和陪伴家人。

在他看来,物质越简单越好,只有用内在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灵魂,才能让岁月静好且从容。

身外之物,往往在热闹的时候,才体现出价值。内在的富足,才是人生质量的分水岭,决定着未来的走向。

正如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所说: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唯有看淡虚名,才会平和地感知内心,才会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幸福,从不靠外物的满足来证明。当我们不再贪求外物,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内心就会越来越安静,精神亦会越来越丰盈。
我们只有不做欲望的奴仆,跟随自己的心去走自己的路,才能找到身与心的栖息地,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图片

 03 
人之幸福,全在于心
梭罗在书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诗人到乡下散步,当他走进农庄的那一刻,就被里面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
他沿着鲜花盛开的小道悠闲地走着,将秋日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临走时,还采摘了两个新鲜的苹果,揣在胸前。
当地的村民看到诗人在农庄瞎晃悠了一天,临走时只带走了几个毫无价值的苹果。
他们忍不住嘲笑,你辛苦了一整天,只换来几个苹果,这样的付出和收获根本不对等,真是太傻了!
对村民来说,乡村的生活不过是习以为常的,甚至是空虚乏味、毫无价值的。
而在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还住着一个独居的樵夫,他是一个一穷二白,无权无势,是大多数眼里很失败的人。
可就是这样的他,却生活得无比悠闲自在,感觉很幸福。
梭罗问他,你每天这样生活不觉得无聊吗?
樵夫说:“能在这里砍柴我就很开心了。”
他用木头制作做各种小玩意,和林子里的小动物一起玩闹。
小鸟会落在他掌心吃豆子,浣熊会躲到他屋里烤火,斑鸠会叼着他的烟斗到处飞。
他的朋友全是自然界里的生灵,他每天都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你瞧!同样的日子,有人过得索然无味,有人觉得幸福无比,无非是心里对此看法不同而已。
也就是说,有时候,复杂的,不是生活,而是内心。
俗话说:“心由境转,境由心生。”
心态变了,处境和际遇都会随之改变。
心想得简单,周围的一切也变得简单。
说到底,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正如梭罗所说:

“一个人只要心地宁静,即使身在济贫院,也会像在宫殿里一样心满意足,思想愉快。”

图片

如今,《瓦尔登湖》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梭罗那种物质极简的生活。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想要日子舒心,就得减少对世俗之物的需求。

减少欲望,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勇敢前行;

看淡名利,才能感知日常的快乐,收获自在。

生活极简,才有时间去清理内心,过好当下。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梭罗一样,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者:何九九,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