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王清任这个方子,刘爱华教授如此妙用,多年肺心病告愈分享

 曾经沧海刘卫国 2024-03-02 发布于河北

临床上,全国首届百名杰出女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李振华亲传弟子刘爱华教授有这样的感受:当告知患者患有肺心病的时候,很多人会灰心失望,感到生活没有了希望。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肺心病是一种对身体健康危害的肺部疾病,病情严重的可能会因为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那么,对于肺心病该怎么治疗呢?刘爱华教授就把自己巧用清代名医王清任的一个方子治愈肺心病的案例分享给大家。

肺心病多因血瘀而生

晚清名医唐宗海在《血证论》中说:“王清任著《医林改错》,论多粗舛,惟治瘀血最长。所立三方,乃治瘀血活套方也。一书中惟此汤歌诀'血化下行不作痨’句颇有见识。凡痨所由成,多是瘀血为害,吾于血症诸门,言之纂祥,并采此语为印证。

清代王清任这个方子,刘爱华教授如此妙用,多年肺心病告愈分享

从唐宗海的认识中,认为肺病多瘀。肺心病就是如此。在中国古代没有肺心病这样的叫法,肺心病的全称应该为肺源性心脏病,根据肺心病的症状,表现归属于中医学的喘证、肺胀、痰饮、水肿等范畴。

中医认为,气虚气滞、水停痰凝、正虚血瘀等,导致肺不敛降,气机郁滞,肺气胀满便形成肺胀。此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膨满等。

清代王清任这个方子,刘爱华教授如此妙用,多年肺心病告愈分享

肺心病病位在肺心,其实与脏腑运化升降有很大关系。刘爱华教授认为,肺主卫气,辅心而行血脉,血脉不畅,则气机壅滞,化而为瘀,瘀而累及心肺,进一步影响气血通利,出现心慌气短、咳痰甚至心衰、口唇紫绀,肝脾肿大等症状,患者心力衰竭进而还会危及生命。

瘀久则气机阻滞,痰瘀交阻为患

肺心病之瘀,常常加剧肺金宣发肃降不利,痰浊留滞胸中,加重血瘀,致使痰瘀交阻为患。因而,刘爱华教授常用清代名医王清任的活血化瘀汤作为主方运用治疗肺心病的整个过程中。

清代王清任这个方子,刘爱华教授如此妙用,多年肺心病告愈分享

血府逐瘀汤来源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全方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当归三钱,生地黄三钱,川芎一钱半,赤芍二钱,牛膝三钱,桔梗一钱半,柴胡一钱,枳壳二钱,甘草二钱等配伍组成。全方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效。这也符合王清任的诊疗肺病的特点。

但是,肺心病之瘀,虽然主要病机是血瘀,但是气机不畅往往加重血瘀。因而刘爱华教授在治疗本病时,往往血府逐瘀汤与生脉散合用,标本同治,在临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刘爱华教授合方在肺心病患者身上的妙用

数年前,刘爱华教授曾经治愈一例肺心病患者,赵某,男,52岁,2015年2月10日初诊,胸闷、胸痛20余年,反复发作。刻诊:伴胸闷气短,乏力怕冷,时感头昏、嗜睡、纳差、便秘,面.色光白、唇黯、舌质淡紫、脉细涩,血压左95/ 70mmHg。曾被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结合此证,刘爱华教授认为患者实为瘀阻内伤,气血亏损之证。于是,方用血府逐瘀汤合生脉散调之。

清代王清任这个方子,刘爱华教授如此妙用,多年肺心病告愈分享

组方如下:红参、黄芪、五味子、炒柴胡、炒枳壳、炒白芍、熟地、当归、桃仁、红花、川芎、木香、焦白术、郁金、制附子、肉桂、青陈皮、鹿角,水煎服,7剂。

患者服用上药后胸痛未在发作、便秘好转,但仍有乏力感,于是守上方减熟地、 木香、青皮,加升麻、茯苓、鸡血藤。患者继服月余,共35剂,病情再未发作,10多年后,患者仍身体良好。

清代王清任这个方子,刘爱华教授如此妙用,多年肺心病告愈分享

肺心病反复发作20年,在刘爱华教授的调理下,患者重回健康,是因为血府逐瘀汤活血而不破血,养血而不滞血,气血并治,升降适度,方剂配伍恰合肺心病血瘀证的特点,用以治标实;合用生脉散以甘温配甘寒,佐以酸收,意在气阴两补,收敛心肺之气,用以治本虚。同时又可以防止活血化瘀药久服耗伤正气。两方相伍,标本同治,因而患者能获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