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堂哥21岁出门打工,26年来杳无音信,今年年初,他突然回来了

 小天使_ag 2024-03-02 发布于湖南
秀梅的家在乡下,离县城里有20多里路,他们的村子比较小,只有20多户人家,村民们大都以种地为生,过着平淡的乡村生活。
秀梅的父亲是两兄弟,她的父亲是弟弟,两兄弟即使都已经娶妻生子,但还是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两家人平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大伯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所以他的腿有些瘸,走路一拐一拐的,做不了重活。
大伯母长得矮胖,身体壮实,所以地里担水挑粪的活都是她在做,是一个很能吃苦的女人。
但大伯母说话很有些粗鲁,她经常端着饭碗,嘴里一边咀嚼着饭粒,一边在院子里大声嚷嚷。
当然,大伯母骂的都是自己的男人不能干,害她一辈子吃苦受累,一会儿她又训斥儿子小海不好好读书,今后没出息。
大伯两口子只有小海一个儿子,做父母的大都望子成龙,夫妻俩自然把人生期望都放到了小海身上。
秀梅的父母生了哥哥和她两兄妹,哥哥和大伯的儿子小孩是同年的,堂兄弟俩一起上学,一起去山间放牛,关系好得让秀梅都要羡慕。
秀梅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去外地做了建筑工,后来就留在了单位签约成了正式工人,相当于端了铁饭碗。
在农村上,工人家庭一般都要比纯农户家庭要宽裕得多,秀美家里的条件,当然就要比大伯家里好。
秀梅妈收到丈夫从单位寄回来的工资,到周末假日的时候,就会到村口去买上两斤猪肉,炒回锅肉给孩子们补充营养。
内容图片
每当这时,炒回锅肉时的蒜苗肉香总是会飘到很远,让隔壁大伯家的小海馋得直流口水。
这时候,小海就会厚着脸皮,悄悄跑到二叔家里,秀梅妈便会多拿出一副碗筷,让小海也能尝尝鲜。
但往往小海刚刚坐下,准备拿起筷子夹肉吃时,大伯母就会风风火火地跑过来,一手提起小海的耳朵,将小海硬拽着拉出门去,也不管不顾秀梅妈的好心阻挡。
大伯母嘴里一边骂道:“你这个不争气的猴崽子,真是有奶便是娘,为了吃肉,将我们家的老脸都丢光了!”
秀梅哥哥和小海在一个班上读书,两个人都算是中等水平,学习成绩不相上下。
但秀梅哥哥写的字要比小海工整,小海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她也经常观察两兄弟的作业本 ,本子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她倒是能够鉴别的。
所以,小海写作业一旦马虎了,母亲又会对他一顿打骂,小海在这样一种经常被比较,被教训的环境中长大,他的性格就变得有些自卑和敏感起来。
兄弟俩读到初中毕业后,命运就发生了迥然不同的转变,秀梅的哥哥被父亲接到了单位上去读子弟校,毕业后就接了父亲的班,成为了正式工人。
而小海,因为没有一个有能耐的父亲可以接班,他的学习成绩又一般,初中毕业后就只能去县里读职业技校。
小海在职业学校只读了一年书,就被学校分配到工厂里去实习了,他在工厂里上了几个月班,有些适应不了工厂里的倒班制,小海连工资都没有拿完,便跑回了家里。
内容图片
那段时间,小海的情绪有些失落,每天都在家里吃了又睡,睡了又吃,什么都不想干,这让小海的母亲更是焦躁不安,几乎每天都在院子里骂人。
秀梅那时候还在读初中,她问自己的母亲:“大伯母为什么那么凶?我有那样的妈妈,可能早就不想在家里呆了。”
母亲叹了口气说:“你大伯母这样,只是为了骂醒你堂哥,让他出去做事,不想他被荒废了。”
秀梅妈有时候也去劝小海的母亲,让她多一点耐心,好好教孩子,不要动不动就开口骂,现在男孩子都很叛逆,骂多了反倒弄巧成拙。
但是小海母亲却说:“这个不争气的孩子,我骂他都没用,如果好言好语跟他讲,他更不会听我的话了!”
秀梅有时候跑到大伯母家里玩,就看到小海哥躺在房间里看小说,听歌。
那时候手机还不普遍,很多年轻人的消遣方式就是看小说,用磁带听歌。
有时候,小海哥也会被大伯母骂着,一起去地里干活,但大多数时间,他都喜欢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看书。
大伯母气得经常骂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混小子,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儿子?”
“秀梅哥哥都在单位上班挣钱了,你却还在家里躺尸,你这样活着有什么用?还不给我滚远一点,让我看着都烦!”
内容图片
在小海哥哥21岁那年,有一天,秀梅看到大伯母和堂哥之间又爆发了一场大的争执,大伯母甚至拿出了一截木棍,跟在儿子后面不停地追赶。
小海也急红了眼睛,对着母亲大吼大叫道:“是你逼我的,我走就是了……我马上去外面打工,不挣到大钱,我绝不回来!”
那一天,秀梅在家门口看到堂哥提起了一个旧挎包,包里应该装了两身衣服吧,堂哥抱着挎包,就往院子外面走,非常匆忙的样子。
秀梅马上跟了上去,问堂哥:“小海哥,你要去哪里?”
堂哥瞪了她一眼,没有停步,嘴里含糊着说:“不要你管!臭丫头。”
小海就那样头也不回地走了,秀梅妈忍不住念叨小海母亲:“看你的嘴巴不饶人,这下该怎么办?小海就这样走了,他身上揣钱了吗?”
大伯父也在一边不停地叹着气。
大伯母却说:“这个收账的儿子,他出去吃两天苦,就知道家里好了,还不是要乖乖给我滚回来!”
就这样,秀梅看着堂哥走出了她的视线,她也以为,堂哥只是一时气愤离家出走,过不了多少日子,他就会自己回家的。
但是好几个月时间过去,到了年末,小海也没有回来,秀梅忍不住去问大伯母,小海有没有给家里通过信。
大伯母摇摇头说:“没有啊,这个孩子,他一出去就忘了家,真是个没有良心的,我把他养这么大,真是白养了!”
过春节的时候,万家团圆,大伯母和大伯父这才慌了,不管他们对孩子怎么有气,但那毕竟是他们亲生的儿子啊,而且他们只有这一个独子,又哪有不担心,不挂念的呢?
内容图片
大伯父和大伯母开始到处去打听小海的消息,他们亲自上门,一一去找和小海曾经在一起念过书的同学,看他们和小海有没有联系。
有一个在省城打工,回家过年的同学说:“小海曾经找过我,还在我这里借了20块钱路费,说准备去另一个城市做事。”
大伯母急问道:“小海没有说,他在外面做什么工作吗?”
小海的那位同学说,他们读技校时,学的是机械修理,所以小海曾经提过,他暂时在帮别人修车,温饱还不成问题。
秀梅的大伯父、大伯母听到这里,心里稍稍安定下来,只要儿子在外面没有饿肚子,做父母的心里还能好受点。
但是,小海是他们一手养大的儿子,一年到头了,他怎么都不想着回来过年,和自己的亲生爸妈聚一聚啊?
真是一个倔强的孩子啊,难道他还在和爸妈赌气吗?
刚过完春节,秀梅的大伯父就瘸着腿,一个人去了小海同学所说的那个城市,大街小巷寻找小海。
但是半个月后,秀梅便看到大伯父没声没息地回来了,满脸都是沧桑和颓唐之色。
乡亲们问他可有寻到儿子,他却只是摇头,喃喃地说:“我都找遍了,问遍了,可就是没有看到小海的影子呀!”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5、6年,秀梅的哥哥已经在单位上成婚,比哥哥小3岁的秀梅也已经嫁人了,可是小海却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不知飘去了何方,一直都没有回过自己的家。
秀梅回娘家的时候,总是会看到大伯父站在村口,遥望着进村的大马路。
大伯父的双眼就那样巴巴地望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他大概是希望着某一辆大巴车突然停下来,小海会从车上走下来吧?
看到大伯父一下就苍老了许多,秀梅心里也很兴酸,她和母亲说起这事时,母亲总是摇头叹息,埋怨道:
“小海这孩子太不应该了,我看他小时候还是蛮懂事的,可现在他都是30来岁的人了,不管在外面混得好不好,都应该回来看一看生他养他的父母啊!”
秀梅说:“小海哥会不会在外面遇到什么事了?就像被关进了黑砖窑,失去了自由,不能回家来,他也是身不由己呢?”
内容图片
母亲说:“村里人都这样说,小海一定被关进黑砖窑了,还有的人说,小海会不会已经不在人世了,才走得这么绝情,丝毫没有顾念家里。”
一年后,村里有两个在新疆打工的同乡回来说,他们在那边的城市看见一个模样非常像小海的男子,不知道是不是真是他?
不管这消息是不是真的,但大伯父和大伯母仿佛抓到了救命的稻草,虽然他们没有什么积蓄,但夫妻俩还是双双去了新疆,到处去寻找小海,只要有小海的一点蛛丝马迹,他们都没有放弃。
两三个月后,大伯父他们身上的钱都用光了,也只得又失落地回到老家,在家里期盼着儿子能够回来。
时间就这样一年年过去,很多人都说,小海没有被关进黑砖窑,就肯定已经不在人世了,如果他还有人身自由,哪里会这么长时间都不回家的?
小海一直没有消息,而秀梅的大伯母、大伯父的年龄却一天天大了,大伯父身体又有病,地里的庄稼越来越干不动了,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困难。
村子里的人们,家家户户都修起了小洋楼,可是大伯母家里还是以前的土砖房,甚至连厨房都要倒塌了。
村上的干部看到老夫妻俩日子难过,就为他们申请了低保,这样也大大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而且,上面政府关心计划生育失独家庭,又免费为小海家里修建了一栋房子,这对于秀梅的大伯父、大伯母来说,正是雪中送炭的好事情啊!
这个时候,大伯母的话变少了很多,她常常自责:“都是我的错啊,我不该骂走孩子,如果小海没有被我气走,他现在肯定已经结婚生子,我和他爸爸都已经当爷爷奶奶了,都是我的错啊!小海啊,你怎么还不回来呀?爸妈做梦都在想你回来呀……”
时间已经过去了26年,秀梅和哥哥也已经人到中年,但是他们的堂哥,却一直没有回过老家,渐渐的,堂哥在他们的记忆中已经悄悄淡漠。
内容图片
大伯父和大伯母此时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大伯父甚至只能杵着拐杖走路,但他还是每天都要到村口去等待儿子的归来,他那期盼的眼神,无不让过路人纷纷泪目。
今年年初的时候,秀梅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告诉她说:“秀梅啊,真想不到啊,你堂哥居然自己回来了!”
秀梅得到消息后,马上兴奋不已地赶回了村里,路过隔壁大伯家时,她就看到一个身材有些瘦弱的中年男子在屋前徘徊。
男子的脸上满是风霜和细纹,秀梅觉得他有几分陌生 ,但还是有几分熟悉之感。
男子看了看秀梅,眼里也露出茫然之色 ,这时候秀梅的大伯母出门来招呼她:“秀梅,这是你小海哥,你小海哥终于回来了,你都不认识你堂哥了吧?”
秀梅看到大伯父和大伯母满脸都是笑容,微笑让他们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看起来格外的开心。
秀梅热情地招呼着堂哥,堂哥也讪讪地笑了,对她说:“秀梅,你还是那么年轻,还是我印象中的小堂妹,可我却老了……”
堂哥的话不多,甚至要别人问他一句,他才回答一句,有些木讷,看他的样子,在外面生活可能也是不尽人意吧?
堂哥对于他在外面的生活只字不提,大伯母也并没有追问,她只是说:“过去的都过去了,只要小海以后好好在家过日子就行了。”
秀梅说:“堂哥,以后你就不走了吧?大伯父和大伯母都想死你了,以后你也该好好在家里陪他们。”
小海点头,招呼着秀梅进屋坐,他和秀梅说着话,就忍不住拿起了一支烟来抽,看他有些黑黄的牙齿,秀梅猜想他的烟瘾一定很大。
大伯母的脸上一直堆着笑,她告诉秀梅,小海答应他们,以后就在县城边上找点事情做,再也不出去游荡了。
大伯母又说,小海在外面这么多年,吃了不少的苦,虽然他一直没能结婚,又爱抽烟,但他还是攒下了10万块钱回来,这多不容易啊!
内容图片
大伯母不停地念叨着:“我也想通了,那些钱财呀,什么都是浮云,只要儿子身体健健康康的,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就比什么都强。”
秀梅笑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堂哥在外面飘荡了26年,他终于落叶归根,知道回家来守着父母,孝敬父母,这就是天大的好事啊!
游子归来,家人相守,人间美事莫过于此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