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四汤及桂枝茯苓丸治疗眩晕病案

 医国疑难病研究 2024-03-02 发布于山东

何XX,女,49岁,就诊日期:2023-04-25

主诉:头晕2月余。

刻诊:头晕,呈昏沉感,口苦,口干及咽干非常明显,纳稍差,大便不成形,手足冰冷,怕冷,小便黄,舌质暗淡,苔白滑,齿印舌,胖大舌,舌下络脉有静脉曲张,脉沉细弦。

经方六经辨证体系:少阳太阴合病夹里饮,水饮,瘀血

病位病性:半表半里阳证,里虚寒证

治则:清少阳之热,温阳健脾肾化饮,温潜降逆止晕。

方证:三四汤,桂枝茯苓丸加减。

方药:北柴胡 30,白芍 20,枳实 20,炙甘草 15,

    党参 20,茯苓 45,制白术 20,黑顺片 10 先煎,

   干姜 10,黄芩 10,姜水半夏 15,大枣 20,

   生姜 6,乌梅30, 桂枝10, 桃仁10

   牡丹皮10, 赤芍20,淡竹叶10。

   五付,日一付,水煎,分三次温服。

二诊:2023-05-04:头晕较前减轻,口苦,口干及咽干较前减轻,纳可,大便不成形,手足冰冷较前减轻,怕冷较前减轻,小便黄较前减轻,舌质暗淡,苔白滑,齿印舌,胖大舌,舌下络脉有静脉曲张,脉沉细弦。目前患者疗效较前好转,效不更方,继续守上方五付,日一付,水煎,分三次温服。

三诊:2023-05-09:头晕较前明显减轻,口苦,口干及咽干较前明显减轻,但是出现牙龈肿痛及出血,纳可,大便不成形较前好转,手足冰冷较前明显减轻,怕冷较前明显减轻,小便正常,舌质暗淡,苔白滑,齿印舌,胖大舌,舌下络脉有静脉曲张,脉沉细弦。目前患者出现牙龈肿痛及出血,同时口苦,口干及咽干较前明显减轻,予乌梅减20,石膏15先煎,生牡蛎15先煎,生龙骨15先煎,地黄30,继续三付,日一付,水煎,分三次温服。

四诊:2023-05-13:无明显头晕,口苦,口干及咽干较前明显减轻,无牙龈肿痛及出血,纳可,大便成形,手足冰冷较前明显减轻,怕冷较前明显减轻,小便正常,舌质暗淡,苔白滑,齿印舌,胖大舌,舌下络脉有静脉曲张,脉沉细弦。目前患者无明显头晕,手足冰冷较前明显减轻,怕冷较前明显减轻,因此此时主要是调理患者少阳太阴体质及水饮及瘀血情况,所以减去石膏及地黄,同时增量附子15先煎,炙甘草20,继续十付,日一付,水煎,分三次温服。

五诊:2023-06-13电话回访诉患者全部临床症候消失。

按语:目前患者从六经辨证体系看,失眠, 口苦,口干,咽干,纳稍差,脉弦属于少阳病范畴;大便不成形,手足冰冷,怕冷,舌质暗淡,苔白滑,齿印舌,胖大舌,脉沉细属于太阴病;舌下络脉有静脉曲张属于瘀血。苔白滑,齿印舌,胖大舌,脉沉细,属于阳虚水饮;头晕属于水湿、水饮上逆脑窍所形成阴阳不交,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形成一系列临床症候。

按语:六经及脏腑病因病机分析:本病缘由于患者平素太阴体质,容易引起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脾胃气血生化不足,脾虚生水湿及寒湿引起脾阳虚,脾阳虚统摄无力会导致肾阳不足,而肾阳虚不能温煦脏腑导致四逆;同时脾虚影响肝木,引起肝失条大,气滞郁结,郁久化热或火或瘀,出现少阳病及瘀血证临床证候,同样肝气不达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脾胃虚弱引起水湿、水饮上逆或者血瘀不通形成头晕等临床证候。因此根据该病案的病因及病机,选择三四汤(四逆散、四君子汤、四逆汤)、桂枝茯苓丸加减。

按语:三四汤”是由四逆汤、四君子汤、四逆散组成,师父林佳明主任称之为三四汤,属于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钦州市名中医林佳明主任根据六经辨证与师公阮永队的临床思路结合,再根据自己的思考及临床体会而改良形成的一个方子。三四汤主治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肝气郁结化火、阳虚水饮上逆。临床中用于神志疾病,眩晕,焦虑,失眠,抑郁等疾病,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按语:“三四汤”: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具有温阳散寒祛湿的功效。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有补气血健脾胃,健运中焦的功效。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组成,具有清少阳之热、疏肝理气、解郁通阳作用。四逆汤、四君子汤合用,意在顾护先天、后天两本,四逆散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同时患者加黄芩,大枣及姜水半夏形成小柴胡汤加强清少阳之热;加桂枝形成苓桂术甘汤加强温阳化饮降逆之功效。

按语:同时目前患者存在瘀血证,瘀血不通上逆脑窍也会引起头晕,因此应用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桃仁、赤芍、牡丹皮组成。其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消癥。可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等。方中桂枝温通血脉,茯苓渗利下行而益心脾之气,既有助于行瘀血共为主药;宿有癥块,郁久多能化热,故又配牡丹皮、赤芍合桃仁以化瘀血,并能清瘀热,共为辅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效。

按语:桂枝茯苓丸为经方中活血化瘀的代表方之一,在妇科疾病中广泛应用。最早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原文为“妇人宿有癥(zhēng)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pēi)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原方用于下死胎,治疗癥瘕。

按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桂枝茯苓丸可有效改善性激素分泌水平及微循环功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受损子宫内膜的再生,促进内膜形态的改善,利于排卵。桂枝茯苓丸可以调节炎症因子、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调节体内雌激素水平、抗肿瘤、激活免疫调节功能、扩张血管、调节微循环、抗血小板凝集等,具有改善血压、改善肾功能、优化缺血性脑损伤、抵抗炎症、优化免疫系统、降低血液黏度、抵抗血瘀、优化内分泌系统的作用。目前临床研究经丸剂改汤剂使其临床应用及适应范围不断扩大,现可用于治疗内、外、妇、皮肤等各科疾病,被国内外医家广泛应用。

黎展文,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士学位,推拿科三区科副主任。

师从广西推拿、针刀专家、广西名中医廖信祥教授。

师从广西中医骨伤、整脊、银质针专家安平教授。

师从广西钦州市名中医、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负责人林佳明副主任医师。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纯中医药、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如:颈肩腰腿疼痛等痹症;同时眩晕、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头痛、消渴、咳嗽、发热、胃痛、胃胀、月经不调、痛经、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擅长运用“脊柱平衡手法推拿”、“拱腰法推拿”、“反压法”、“六经辩证推拿手法”、“银质针疗法”、“四维牵引整脊调曲”、“针刀疗法”、 “功能锻炼”“PRP”等特色疗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腰背肌筋膜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伴病理性骨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椎后关节紊乱症、肩周炎、肩袖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滑囊炎等脊柱及四肢关节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