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南军阀人物:邓本殷

 兰州家长 2024-03-03 发布于甘肃

海南岛,现在作为一省之地,为什么在民国军阀史中我们鲜有耳闻呢?海南岛就是琼崖,古时也叫珠崖。而在民国时期是归属于广东省管辖,与雷州半岛等地合称广东南路。因为海南岛归属于广东,所以海南岛本身的军阀史自然而然受广东军阀史极大的影响。而广东地区的革命性和前期受桂系影响的特殊性也影响了海南军阀史的发展。并且由于海南岛的特殊位置,它发展起来的军阀,也不能影响到中原地区的军阀史大进程。即使有所动作,也会被强大的桂系和粤系所迅速扑灭。

在民国初期,海南岛的驻军不多,但海南岛本地大小民族、地主、小军阀、“小皇帝”武装之间征伐不断。龙济光、沈鸿英、邓本殷、陈策等先后占领过海南岛。龙济光和沈鸿英占领时间短,主要是搜刮敛财鱼肉百姓,所以海南省史志里也没有这两人的专述。邓本殷和陈策占领时间较长,属于是统治海南岛,对海南影响较大。 今天我们就讲一下邓本殷。

海南军阀人物:邓本殷

邓本殷

邓本殷,字品泉,1879年9月22日,生于北部湾茅尾海深水港岸边的大陶村大屋,详细地址是现在的广西区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镇大陶村委红旗组大屋。

邓本殷的祖父叫邓成勋,字壮猷,号放尧,是清朝时期的国学生。他娶妻杨氏,纳妾林氏,生下十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长子是邓本殷的父亲邓乃贤,是由杨氏所生。

邓乃贤,字进之,娶妻张氏,生下三个儿子二个女儿:长子邓本殷、次子邓相殷、三子邓辅殷。邓本殷在大屋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四,本地人称他为“邓四”。

邓本殷生于耕读世家,祖上前辈家道殷实,但到父亲这一辈丁口繁增,父亲在兄弟叔伯们中算是家境最贫困的一个。因家庭经济不好,邓本殷只得读过几年私塾,失学后随父母亲织草席和耕田度日。青年时,邓本殷已经长成高头大马,体魄健壮,仪表堂堂,虽脊柱板直不方便弯腰,但样样活都能干。

1899年,20岁时邓本殷嗜酒成性,经常回到大陶村本族人的酒坊赊酒,由于长期拖欠酒钱,酒坊老板对他反感。一天,他再次跑到酒坊想赊酒,酒坊老板不赊给他,旁人还奚落他。邓本殷气愤之极,摔破酒罐,激奋地说:“你们狗眼看人低,有什么了不起?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挣不到千百斤酒钱,永远不到大陶村!”。于是,他便跑到防城县衙投军,加入潘培楷的广东西路军。入伍初当伙夫,在一次战斗中,他徒手擒到一名匪徒,队官让他转为士兵。后来他一直随部队征剿贼匪,因作战勇猛,逐渐得到上级赏识,步步高升,到了1908年,他已升至广东西路巡防营管带(相当于营长)。

1912年,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后,为削弱革命党的革命力量,下令南方部队缩编,邓本殷也因此解甲归田,以不菲的身价回到了家乡。也在这一年底,邓本殷的父亲邓乃贤在家去世,享年63岁。

1913年,邓本殷的老上司黄培松(前清武状元出身,历任龙门协副将、南雄协副将、广州协副将、琼州镇总兵、高州镇水陆总兵、记名提督)被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重用,出任福建护军使,招用前朝有功旧属,邓本殷办完父亲丧事,前往福建投奔黄培松。不久,黄培松的福建护军使一职被裁撤,时值孙中山发动推翻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即任命龙济光为广东宣抚使率其“济军”由广西梧州出发,进攻肇庆、占领广州。龙济光就任广东都督兼民政长后,扩充部队,邓本殷由黄培松介绍回粤加入龙济光部队,受到龙济光重用,委任为警卫军第13路军第17营营长。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反袁护国军纷纷起兵讨伐袁世凯。广东都督龙济光对袁世凯称帝积极拥护,遭到滇桂护国军和各地民军的围攻。1916年5月,起义民军攻克新会城,捕杀驻防该城的警卫军营长吕文轩,将驻防该城的警卫军缴械。邓本殷奉命率所部反攻新会,击溃起义民军,收复新会城,后升任帮统。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患尿毒症死去。段祺瑞任国务总理,龙济光拥护段祺瑞。段祺瑞任命龙济光为广东都督兼署巡按使,段、龙上下勾结,遭到广东人民的强烈反对。孙中山立即号召讨伐龙济光。7月,滇桂讨龙护国军和广东各路义军攻入广州,龙济光退守到琼崖地区,邓本殷率部投降。之后被改编成广东省长朱庆澜统率的省长亲军,负责地方的治安、剿匪工作。12月,段祺瑞的北京政府军队(北洋军)由福建犯广东。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对抗北京政府。9月10日,孙中山就任护法军政府陆军大元帅,护法运动开始。军政府决定将20营广东警卫军(省长亲军)交给陈炯明组建“援闽粤军”,以迎战北洋军。陈炯明即以这20营广东警卫军为基础,组建援闽粤军。军政府任陈炯明为援闽粤军总司令,邓铿为参谋长,黄强任总司令部军务课长兼副官长,筹备出师援闽。

1918年3月,陈炯明屯兵潮州各属,征旧部归集及招兵,使援闽粤军扩充至30个营1万多人,整编为五个支队、一个预备队和一个游击队,邓本殷率所部2个营编入第四支队(辖3个营),升任支队司令。

5月10日,援闽战役打响。援闽粤军分三路进攻闽南,邓本殷所部支队与罗绍雄支队共6营编为中路,由总司令部参谋处长叶举指挥,从饶平方向进攻松柏关,正面之敌为浙军悍将童保暄师。邓本殷率部占饶平后,北洋军的闽浙援粤军总司令李厚基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反击,各路援闽粤军寡不敌众,纷纷败退,上杭、永定、大埔等地先后丢失,惟有邓本殷第四支队坚守饶平,不为所动。后北洋军浙军团长陈肇英阵前起义,童保暄师溃退,整个战局发生变化。9月,援闽粤军攻占漳州。12月6日,陈炯明所指挥的援闽粤军,光复了27个县市,建立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护法区,成为孙中山开展护法活动的重要根据地。当时,援闽粤军是孙中山惟一能掌握的革命党武装力量。

1919年,粤军兵力改编为二个正规军,辖9个支队、28个游击队、4个警备队等,共102个营,总兵力25000余人。邓本殷任第六支队司令兼第八游击队统领。

由于邓本殷在援闽战役中历经数十战,为闽南护法区的开辟立下了功勋,因而深得陈炯明的信任。第六支队驻防安溪,邓本殷被陈炯明委任为安溪清乡督办。自此,邓本殷与陈炯明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关系。

1920年7月,旧桂系陆荣廷图谋侵占广东地盘。8月,孙中山命令粤军回粤驱逐旧桂陆荣廷系。回粤之前,为解除粤军后方的威胁,邓本殷率部会同罗绍雄、李炳荣等部,突袭盘踞在粤军后方的与旧桂系关系密切的浙军陈肇英及地方军张贞、杨子明等部,激战于泉州溪尾、官桥等地,迫使他们溃退入山地,解决了粤军后方的威胁。8月16日,回粤之战打响后,邓本殷部、罗绍雄部及熊略部编为中路军,由参谋处长叶举指挥。邓本殷率部攻克饶平,在高陂、丰顺一带,遭遇旧桂系悍将卓廷贵部,双方激战数天,邓本殷部士气昂扬,越战越勇,最终把卓廷贵部击溃。9月14日,邓本殷会同洪兆麟、熊略等部总攻旧桂系林虎、马济驻守的惠州,经一个多月的血战,终于攻下惠州。10月底,粤军攻克广州,旧桂系残部溃逃广西。邓本殷率部追击桂军残部,南下收复广东南路地区。

1921年1月,邓本殷率粤军第六支队渡海进入琼崖,扣押旧桂系琼崖驻军团长何福昌,顺利收复了琼崖全境。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孙中山、陈炯明对邓本殷在回粤战斗中表现出色,战功显赫,加以赏识。在整编粤军时,陈炯明总司令任命邓本殷为粤军第4独立旅旅长,该独立旅辖2团6营,为陈炯明的直属部队。同时,陈炯明省长把广东分设为10个善后处,任命邓本殷兼琼崖善后处处长。是年,军政府又把西沙群岛划归琼崖崖县管辖。从此,邓本殷依靠琼崖四面环海这一天然屏障,在琼崖自立门户。

1921年6月,孙中山命粤军进行援桂讨陆战争,陈炯明派钦廉传达所所长何国梁携子弹及军饷赴琼崖同邓本殷商量。邓本殷决定自雷州登陆,同黄志恒旅、黄明堂部驻钦州、灵山、廉江等地,对南宁、玉林、横县方向的桂军进行警戒,并派所部参谋长邓承荪率部进攻龙州、水口的旧桂系残部。因为布置妥当,邓本殷受到陈炯明嘉奖。援桂讨陆战争结束后,邓本殷改任第三独立旅旅长。

此时,孙中山领导的广州民国政府掌控两广后,实力增大,着手准备北伐。但是,由于陈炯明反对孙中山的北伐主张,勾结唐继尧、吴佩孚,鼓吹联省自治,分裂北伐军,阻挠北伐,还派人暗杀孙中山的亲信邓铿。4月,孙中山在韶关严斥陈炯明,陈炯明则以辞职相要挟,被孙中山乘势撤销了其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内务总长,只留陆军总长一职。陈炯明仍不知悔改,于6月16日策动羊城兵变,包围总统府、炮轰粤秀楼,赶走孙中山,致使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遭受一次最沉重的失败。时下粤军分化成拥陈、拥孙两股力量。作为跟随陈炯明多年的邓本殷,与其他拥陈派的粤军将领反对孙中山,联名通电要求孙中山下野。孙中山则下令驻防北海的黄明堂,组织南路讨贼军讨伐陈炯明。因兵力悬殊,黄明堂所部被邓本殷部包围击溃,兵败入桂,出走南宁五塘。

8月15日,陈炯明回到广州任粤军总司令,令邓本殷率部回原驻地,固守琼崖。邓本殷通过陈炯明的关系,将非自己嫡系的施少卿团长和卢华龙部调离琼崖。

邓本殷为加强对琼崖的控制,进一步扩充军事实力,将所部扩编成两个旅,由其亲信死党陈凤起和邓承荪分别任旅长。

1923年1月,滇桂联军奉孙中山之命入广东驱逐陈炯明,邓本殷率部在西江下游抵抗滇桂联军。陈炯明战败后,邓本殷部退回琼崖,自此脱离了陈炯明的指挥。

北京政府不放弃推翻孙中山广州民国政府,一直鼓励陈炯明及其各部对抗孙中山革命军,邓本殷也一直是北京政府扶植对抗孙中山革命军的一股有生力量。4月20日,北京政府任命邓本殷为琼崖镇守使。

此时由北京政府扶植,与陈炯明关系紧密的粤军独立旅长兼雷州善后处长黄志桓,被北京政府委任为广东南路八属专区民政长。他为巩固权力,不惜寻找靠山,赴琼崖海口游说邓本殷出兵占领高雷钦廉各属,以作陈炯明的应援。邓本殷同意后,黄志桓带着邓本殷本意,回合浦廉州会晤广东南路总指挥申葆藩。申葆藩与邓本殷企图一拍即合,于是黄志桓电召冯铭楷、苏廷有等钦廉籍实力派人物到海口开会,商议组建高雷罗阳钦廉琼崖八属联军,搞八属自治事宜。

8月初,海口会议,邓本殷和申葆藩联名发出通电,宣布自治。同时,成立高雷罗阳钦廉琼崖八属联军指挥部,由邓本殷任八属联军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申葆藩任八属联军副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黄志恒任八属联军总参谋长兼第三军军长,苏有廷任八属联军右翼指挥官。此举得到北京政府的认可。联合申葆藩等南路势力后,邓本殷的军事实力得到发展壮大。

八属联军以邓本殷为核心,刚成立时空前团结。9月,八属联军出兵高、雷、罗、阳,驱逐孙中山的高雷讨贼军总司令、西路讨贼军第五师长林树巍,建国粤军第二军第二师旅长梁士锋。10月,高雷善后处处长、讨贼军第四师长吕春荣(高州人)投靠了邓本殷。接着收编独立旅旅长余六吉和“两阳司令”徐东海部,占据了东至阳春、阳江,北抵信宜,西达防城东兴,南极琼崖全岛,面积占广东省约一半的八属地盘。将八属联军指挥部(行署)定于高州。不久,邓本殷接受陈炯明的饷械接应,进攻广州革命政府管辖下的肇庆、开平等地。

八属联军并非一支统一的军队,而是由多路大小军阀拼成的军事联盟。它们的正副总指挥、总参谋长等这群军官并非在一个指挥部共同办公,而是各有各的人马,依照实力顺序排出职位。八属自治初,八属联军各股兵力分布:

邓本殷部,辖3个师6个旅,驻琼崖。

第1师师长陈风起,领第1旅旅长邓继堂、第2旅旅长李国华;

第2师师长邓承荪,领第3旅旅长何家裕、第4旅旅长陈锦春;

第3师师长冯铭楷,领第5旅旅长曾鉴、第6旅旅长彭华林。

申葆藩部,辖2个师4个旅,驻北海、钦州、防城。

第1师师长陆云桂,领第1旅旅长张瑞贵、第2旅旅长申少仪;

第2师师长苏廷有,领第3旅旅长陈德昌、第4旅旅长杨廷光。

黄志桓部,以原粤军正规军1个旅,因资深出任总参谋长,驻军合浦,与申葆藩连成一片。

苏廷有部,一直都是申葆藩部属,但苏廷有除是申葆藩部第2师师长外,另有自己的部队:

独立旅旅长秦德光,驻阳江;

第1路司令余六吉,驻阳春;

第2路司令徐东海,驻罗定;

第3路司令牛穠彭,驻电白。

吕春荣部,辖2旅,驻信宜。

第1旅旅长黄雄;第2旅旅长叶大森。

八属自治期间,八属联军大肆扩军,总兵力3万余人,成为广东境内与广州国民政府及东江陈炯明部三足鼎立的一支军事力量。

八属联军,政治表面采取中立态度,但实际服从北京政府,听从北京中央政府命令。如,高级官的军职、政职、军衔等,一直都由北京政府任命及晋升。他们声称“既不帮孙中山,也不助陈炯明”,但实际上同陈炯明一伙,对孙中山的广州革命政府采取敌视态度。

孙中山于是起用邓本殷的防城同乡林俊廷对付邓本殷。林俊廷是防城县扶隆乡人,旧桂系陆荣廷的高级将领,曾任广西自治军总司令、广西省省长。孙中山任林俊廷为“广东钦廉高雷琼崖罗阳八属军务督办”,拨给林饷银3万元、子弹10万发,并派永丰舰开抵北海协助林俊廷进攻邓本殷。

1924年5月,林俊廷率领3个旅的兵力从南宁开进廉州,孙中山命令申葆藩派兵协助林俊廷进攻邓本殷。但申葆藩坚决不与邓本殷决裂,派张瑞贵旅跟随林俊廷,最终突袭林俊廷部,致林俊廷败逃。

话又说回来,陈炯明被滇、桂、粤联军击败,退据东江一带后,但他一直与孙中山的广州革命政府相对抗,自封为“救粤军总司令”。此时,他纠集洪兆麟、林虎等部3万余人,在英国政府及段祺瑞北京政府的支持下,随时准备进攻广州。

1月15日,广东革命政府为铲除陈炯明等股势力,誓师东征讨伐陈炯明。此时,段祺瑞北京政府更用心拉拢邓本殷,怂恿邓本殷与陈炯明联合抗击广州革命政府,不断地给邓本殷封官晋爵。2月10日,北京政府授邓本殷为陆军中将衔。

在革命军东征期间,由于东征军英勇善战,陈炯明的部队被打得丢盔弃甲,龟缩到粤闽边境。

在这种局势下,邓本殷表面不想与广东革命政府作对,只想保住八属盘地。4月25日,邓本殷派代表上北京请示,希望北京政府改广东南路八属为“广南省”,并任自己为督理。段祺瑞北京政府正想利用孙中山先生病重至去世这好时机搞垮广东革命政府,对邓本殷如此举动给予支持鼓励。4月27日,北京政府宣布广东高雷罗阳钦廉琼崖八属为特区,任命邓本殷为八属善后督办,申葆藩、黄志桓为会办, 黄志桓还兼任民政处处长。北京政府还派军舰南下协助邓本股防守地盘,巩固特区。

当时,反对孙中山广东国民政府的,除陈炯明、邓本殷之外,还有广西军阀刘震寰、云南军阀杨希闵等。

1925年6月4日,之前叛乱的滇桂军,在刘震寰、杨希闵的策划下,占领了广东省长署、粤军总司令部等军政要地。国民政府代理大元帅胡汉民下令免除刘、杨各职,并命令各路军入广州平乱。此时,邓本殷想趁机起兵去平叛。然而,让邓本殷没想到的是,自己出兵不久,东征军在此危急时刻回师,几经战斗便攻入广州,全歼刘、杨叛军2万余人,迅速解决了广州的叛乱。

国民革命军如此雷厉风行,这更让邓本殷感到了威胁,即时派人到广州向国民政府表达愿意服从的想法。

8月,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身亡。已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趁机排挤政治敌手,驱赶粤军总司令许崇智,清洗许崇智的嫡系部队,驻防四邑的部分粤军,如陈德春、梁鸿林等愤而投向邓本殷,邓本殷对广州国民政府失去了信任。之后邓本殷委任原粤军头目魏邦平为八属联军陆海军总指挥,并令魏联合驻开平、恩平、阳江一带的梁鸿林等部对抗广州国民政府,同时电请北京政府给予支持援助。

而此时退缩在粤闽边境的陈炯明再兴兵3万,重新占领东江一带,计划与驻粤北的川军熊克武和南路的林虎、洪兆麟、刘志陆以及八属邓本殷等一起进攻广州。

为了彻底消灭陈炯明军阀,统一广东,广州革命政府决定第二次东征,由蒋介石任东征军总指挥,周恩来任东征军政治部总主任。

10月1日, 第二次东征开始,国民革命军第1军全部、第4军大部以及警卫军、豫军、赣军、鄂军等部队,全数出发东江,直捣陈炯明根据地;第2、第3军,全数出发北江,解决附逆的熊克武部。

10月11日,邓本殷在海口召开军事会议,与所属各军将领一起商量进攻广州计划,决定以邓、申联军主力及梁鸿楷旧部徐汉臣旅攻肇庆,以梁鸿楷旧部梁鸿林师会合邓、申联军苏廷有师攻江门,然后与东江陈炯明夹攻广州。军事会议决定,由邓本殷任此次作战总指挥兼左翼指挥官,陈德春任中路指挥官(时任八属联军第四军军长兼高雷镇守使),苏有廷任右路指挥官。为了便于调动各军进攻,邓本殷由海口赴高州坐镇指挥。

10月19日,段祺瑞北京政府为鼓动邓本殷进攻广州国民政府,晋升邓本殷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并派军舰南下协助邓本殷。此时邓本殷更加坚定与广州国民政府决裂、对抗的决心。全军进入备战状态,以便夺得战争先机。

此时正当国民革命军东征,广州后方空虚,邓本殷一声令下,八属联军2万之众由高州、阳江分三路,浩浩荡荡杀向广州。不几天,相继攻陷罗定、云浮、肇庆等县城。

由于邓本殷八属联军对广州国民政府构成巨大威胁,为消灭邓本殷这股势力,巩固革命大本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南征军,由国民革命军第10师师长陈铭枢任前敌各军指挥官,率南征军誓师讨伐。当时,第10师下辖三个团:第28团(团长蒋光鼐、第1营营长蔡廷锴)下辖三个营;第29团下辖三个营;第30团(团长戴戟)仅有一营,共有兵力不足4000人。

10月24日,八属联军8000人马杀气腾腾迫近江门,迫使陈铭枢南征军退守开平县单水口。陈铭枢一面抢修工事,一面向广州国民政府告急。

10月26日,八属联军苏廷有部与防守单水口一线的南征军第10师第28团相遇,双方展开激战。当时,第28团仅有1000多人,防御工事也刚刚修好。全团官兵在团长蒋光鼐、营长蔡廷锴等指挥下,沉着应战,守住了阵地。27日,八属联军苏廷有部增加兵力,并配备旱机枪和大炮,再次猛攻麦村、普济桥和冲渡村。南征军第29团、第30团加入战斗,八属联军攻势又受挫。28日,南征军援军桂军吕焕炎部和湘军廖新甲部赶到,趁八属联军筋疲力尽时,集中兵力向八属联军总预备队发起全线冲锋,八属联军被打败,向开平、赤坎等方向撤退。30日,南征军第3军赶到加入对八属联军作战。

10月31日,国民革命军任命第3军军长朱培德为南征军总指挥,分兵四路进攻八属联军。朱培德策划:先令各路军驱逐正面之八属联军,预计与八属联军会战于阳春、阳江两县之间,将八属联军一举歼灭,然后反攻高雷和钦廉。战斗开始,随着八属联军单水口兵败,当日台山、开平相继被南征军占领。

11月,邓本殷指挥八属联军相继失利。3日恩平被南征军攻下,7日阳江被南征军攻下,8日化州被南征军占领,10日阳春被南征军占领。

随着江东陈炯明被东征军击溃,国民革命军调回了东征的第4军军长李济深,接替朱培德担任南征军总指挥。19日,南征军各部合围邓本殷部于高州。20日晚,邓本殷部向雷州撤退,21日南征军开进高州。邓本殷部由高州撤退至安铺、遂溪一带,固守雷州和琼崖,以求暂时喘息。不料,陈济棠的第11师也陆续抵达南征前线。24日,邓本殷的安铺至遂溪防线被南征军攻破,败军退守雷州城。25日,邓本殷放弃雷州城,渡海逃回琼崖老巢。

此时,邓本殷的死党陈凤起部仍在高州城内据城抵抗。南征军四路合围高州城,陈凤起寡不敌众,向钦廉方向溃逃。俞作柏部和陈铭枢部互相配合向钦廉进攻,先后攻打白沙、公馆和闸利,30日占领合浦廉州城。南征军的援军桂军胡宗铎部也从灵山出发截击,占领钦州。驻防钦廉的申葆藩提前弃军逃往越南,八属联军溃不成军。

虽然,邓本殷下令严密防守琼崖海岸,但失去民心的他,早已控制不住琼崖的局势。琼崖老百姓也希望南征军到来,早日结束邓本殷的统治。

1926年1月,李济深指挥张发奎第12师和陈济棠第11师强渡琼州海峡,在文昌、琼山、临高海岸登陆,向邓本殷本部发动猛烈攻击,邓本殷残部抵挡不住,纷纷向琼崖腹地溃逃,大部分人马向南征军缴械投降。

1月20日,邓本殷见大势已去,带了龚志鎏、林韵堂、金浩亭、林敬三、毛参谋等亲信随从离开琼州府城,星夜步行至秀英炮台,搭乘木船,几天后到达安南(越南)的环柱岛,登陆后住在安南芒街。2月12日,邓本殷、申葆藩通电下野,八属联军覆灭。

5月中旬,北洋军阀头主吴佩孚电召邓本殷上武汉。5月下旬,邓本殷将家小安顿于安南后,带上龚志鎏、林韵堂、金浩亭、林敬三、毛参谋等几个亲信随从,乘法国邮轮北上。

6月初,邓本殷一行到达上海,入住静安寺路沧州饭店。约定15日到达武汉,于14日晚借上海新新公司酒菜部宴请宾朋,各来宾尚未满座,邓本殷突发胃痛,当场不省人事,即时送到德国人设立的宝隆医院。经抢救无效,于6月15日晚7时死亡。

邓本殷是北京政府的高级将领,主政一方的地方高级官员。他死时,上海仍在北京政府掌控之下。死后第二天,上海成立邓本殷治丧处,遗体移放天通庵路粤商医院。治丧处发出公祭通告,称各随员正为邓氏料理身后事,已通知邓氏家属,邓氏家属于安南复电,嘱将遗体运回本乡,于7月2日11时在闸北中兴路锡金公所举行公祭。公祭过后,将邓遗体运到香港,由其子邓经鹏带回,安葬在防城西叮当岭脚山塘肚岭。

回顾邓本殷的这一生,少年并无大志。无论是邓本殷本人或是酒棚店主,谁也没有料到几个酒钱的赌气,竟然引出日后这个手握重兵,治理一方,叱咤风云的人物。

邓本殷戎马倥偬26年,初为清朝军官,后支持孙中山革命,成为民国政府干将,至委治琼崖,政声可闻。可政治站位不高,搞八属自治,革命不彻底,最终走向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