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制造业第一县,有哪些硬核招商经验?

 mrhong169 2024-03-04 发布于黑龙江

在无锡之北,长江以南,坐落着一座小城。

尽管周围环绕着一众“苏大强”城市,竞争激烈,它的表现依旧亮眼。

多年来,它稳坐我国工业百强县榜单之首,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

2023年GDP达4960.51亿,即将成为全国第二个GDP破5000亿的县级市,它就是江阴。

江阴实力为何如此强?他们有哪些招商经验值得借鉴?

制造强县,全国第一

江阴,地处长三角腹地,既是苏锡常“金三角”几何中心,也是扼守长江咽喉的“第一要塞”。

从江阴溯江而上,可达皖赣鄂渝川五省市;顺江而下,可通往世界各地。江阴港可停泊10万吨级海轮,是大江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的天然良港。

江阴港主要运输能源、原材料、钢材和化工产品。天然的港口优势,再加上紧邻长三角消费市场,为这里的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8年,改革开放的钟声敲响。澄星集团、双良集团、海澜集团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拉开了江阴制造业发展的帷幕。

1989年,华西村凭借钢铁和纺织两大产业快速发展,跻身江苏首个“亿元村”,也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村”;

进入21世纪,江阴新桥镇的阳光集团与海澜集团,依靠毛纺和呢绒两大特色产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

2003年,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成立,成为全国首个跨江、跨行政区域的开发区,拓展江阴与省内其他城市共同发展产业园的模式,并催生了苏宿产业园、苏锡通科技产业园等44个共建园区......

发展至今,江阴已经形成了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智慧能源、新材料、石化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石墨烯等三大500亿级产业集群。

制造业是江阴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这里,从不缺乏产业厚度。

在国家标准划分的工业经济3个门类行业、41个大类行业中,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领域,均可看到江阴企业的身影。

现在的江阴,拥有超过7万家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462家,上市公司61家,四大类中国500强企业41家。

江阴在全国各类500强企业以及国内外上市公司数量方面,均位列国内同类城市之首。

江阴路径,招商有道

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每一座工厂、每一条流水线,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烙印。

钢铁冶金、纺织服装、车船装备、化纤、机械等传统产业,构成了江阴制造的坚实基底。

江阴深知,要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就不能安于现状,不能停留在传统之中。

但传统不等同于落后,若能找准这些产业的价值链条,进行提升和优化,便能给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力量。这也是江阴寻求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

为实现这一目标,江阴相继推出“345”产业集群强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三年行动计划,引导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石化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这一举措,既能振兴传统产业,也能为战略新兴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江阴速度”一词,象征着这座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短期成效和高效率。弘元光能项目建设,便是最好的例证。

只用了短短4个月时间,一个规模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从无到有,万钧之力在此打下深深烙印。

在打造产业强市的道路上,项目建设至关重要。为了让优质项目有地可落,江阴曾对多个园区进行大刀阔斧的工改。

怎么改呢?简单来讲,就是腾退、盘活、提升、整治

这并非盲目冒进行动,而是以审慎有序的形式进行。

例如,在腾退方面,针对低效企业集中地块,他们建立起临时的“腾退企业安置区”,并设定“观察期”,通过科创投入、亩均产出等指标进行评估和筛选,实现“清劣留优”。

         在这方面,阴高新区的微电子产业园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该园区涉及拆迁企业(作坊)89家、农户17户,累计腾退1500亩土地面积,成功引进了全球封测领域龙头企业长电科技、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中段制造企业盛合晶微等重点企业。

如今,总投资100亿元的长电微电子项目、16亿美元的盛合晶微项目、20亿元的感科技项目也相继落地。

曾经杂乱无章的工业用地,已经蜕变为现代产业发展的乐土。

产业焕新、园区做强,离不开大项目、好项目。过去一年,已有18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在江阴备案。

盛合晶微三维多芯片集成封装、中信泰富利电五期等超百亿元项目正式开工,长电微电子、弘元光能等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中,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0亿元。

一批又一批高端项目进驻,将带动优势产业串珠成链,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

沿着这些招商路径,江阴的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数据显示,2022年,这四大产业的产值比重已上升至37%。值得一提的是,高端装备产业有望成为全市第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也有望成为第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为基,招大引强

总体来看,江阴的成功,关键在于长三角及港口区位优势、雄厚民营经济和制造业基础、产业转型等因素,在全国1871个县中脱颖而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对于部分政府和园区而言,也许没有优越的区位,也没有占据发展先机。面对这种情况,又该如何通过招引项目,提高自己的经济竞争力呢?

从江阴的招商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发。

首先,产业优化升级至关重要。

江阴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看似老旧的传统产业,在他们手中却能够找到新生的可能。

江阴对传统产业进行适应性调整,推动高端纺织服装、石化新材料和金属新材料三大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倾力培育创新型企业,以此来孵化新质生产力。

江阴相继推出创新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等专项行动计划近20个政策,实施“霞客之光”创新攻关计划,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榜单509条。

多管齐下,共同推动最优的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

政府和园区可深挖传统产业优势,找准产业链价值和发力点,盘活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芽”;通过政策扶持培育创新型企业,以此推动园区产业高端化发展。

其次,通过产业园区改革,实现“腾笼换凤”。

针对效益不突出的产业和项目,江阴果断选择“优化”和清理,为优势项目释放出空间,推动产业优胜劣汰。

这种做法,能够让地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目前,江阴已有7300亩用于项目建设,落地70余个项目,总投资超580亿元。

此外,江阴形成全市工业园区“20+10+X”的总体空间布局,基本确定各园区产业定位,并启动一批中小微产业园、主题产业园和科创园项目,实现“一园一品”。

政府和园区可借助专业团队,明确园区定位规划,腾退不符合园区发展定位的、低散乱的企业项目,让腾退出来的土地,有机会引进让更多优质项目。

最后,招大引强,通过重大项目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不同于过去简单地铺摊子、搞一般性的工业项目的思路,江阴在新的招商中着重产业优化布局、提升产业层次。

这一策略在“十三五”期间,就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9个项目被列为全省重大项目,总投资797.5亿元。同时,推动149个省市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已滚动实施无锡市级“千企技改”项目1489个。

借鉴这种方式,政府和园区可以将目标瞄准在龙头企业、重点央企、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等,招引那些真正能够起到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园区产业结构的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