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见识宋代婉约词的柔美,一首就足够了,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可还行?

 小话诗词 2024-03-04 发布于甘肃
说到宋词,总会有那么一长串词人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也会回忆起那一篇篇有名的词作。

清代学者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说道: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

将宋词按照流派分为豪放词和婉约词是非常准确的。

说起豪放词,有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特点与风格。

据南宋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这段记载说的是苏轼和同事的对话,他们谈话的内容是关于柳永和苏轼各自的词作特点的。

从同事用打比方的方式说出了柳词和苏词迥异的风格来看,苏轼的豪放词确实不是轻柔婉转的风格,唱将起来是气象恢宏、声律铿锵的男高音表演。

说起婉约词,它的故事要比豪放词精彩多了。

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词,本身是一种有娱乐性质的音乐文学。在取材上,主要描写儿女情长、离愁别绪,词风清丽、婉媚,在词意所流露出的情感含蓄委婉。这是豪放词和婉约词在创作风格上最大的不同。

五代词人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忏之玉指,拍案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当时的歌词,一般是供歌女在文人士大夫休闲娱乐、歌舞宴会等场合演唱的,常用琵琶等弦乐器伴奏,如宋翔凤《乐府馀论》所言:“北宋所作,多付筝琶,故啴缓繁促而易流。

所以,朋友说苏轼的词是“关西大汉执铁板”的比方,实含有戏谑婉讽意味。可见,在宋代词坛,婉约词一直是主流,也被词人们奉为圭臬。

不管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欣赏宋词的同时,我们都会被宋词视野广阔,气象雄浑的豪放之气所感染,也会留恋它那“文抽丽锦,拍按香檀”的婉约之风。

词发展到北宋中叶,已然成为一种抒情体裁的文学。经过前几代词人的开拓,又经过晏殊、欧阳修等人的努力,苏轼和他的学生的接力传承开拓,词所承载的抒情功能更为强大,词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宽广。

经过这些词人不遗余力地努力,得来的结果就是词的情感内涵丰富了,词的时空境界也拓展了,词的艺术品位也提高了。

宋词经历了华丽的蜕变和质的飞跃,终于可以像唐诗一样表现创作人丰富而复杂的心灵世界与胸襟怀抱,也终于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与唐诗双峰并峙的两座高峰,由此也进入一代文学殿堂。

说到宋代婉派词人,李之仪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婉约风格的词人。他曾提出词是“自有一种风格”的论断,对确立词的独立地位有重大意义。

后来,女词人李清照的《词论》提出的词“别是一家”的理论,即是对李之仪“自有一种风格”的延续、拓展、深化和完美注解。

苏轼曾评价李之仪“才高识明”,并称赞他的文章“入刀笔三昧”。

《四库全书》的编者也认为李之仪“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

清末词学家兼词学评论家冯煦也认为李之仪的词“长调近柳(柳永),短调近秦(秦观)”。

李之仪一生官职并不显赫,但在补传中却记述了他和苏轼的交往事迹,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

名门之秀李之仪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无棣李氏,是宋代有名的望族。

李之仪于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出生于无棣(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无棣李氏是家世渊源的书香门第。

李之仪少年时聪颖过人,从小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并且师从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苦读经书当然是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能够脱颖而出,李之仪在22岁就进士及第,足以说明他的刻苦努力。

在那个时代,李之仪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他在琴棋书画也有很精通的。进士及第之后,李之仪一直在基层任职,先后担任过四明、万全县令等。

李之仪在词作方面同样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清代学者纪昀(纪晓岚)主持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姑溪词提要》中称李之仪的文章:“神锋俊逸,往往具有苏轼之体。

为什么会对李之仪有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李之仪是苏轼的学生之一,元祐文人集团的成员,擅长作词,不管是词风还是散文创作,都明显有苏轼的风格。他与苏轼的友情广为流传。

明清之际著名藏书家毛晋在《姑溪词跋》中说李之仪的词作“多次韵”,小令的创作方面更是长于淡语、景语、情语。

也就是说,李之仪的词作语言简洁,并有借景抒情、寄兴寓情的特点。

李之仪不光专注于词的创作,在创作方面也有高深的理论,他很注意词的特点。

李之仪在《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十·跋吴师道小词》中认为:“唐人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若今之歌阳关词是也。至唐末,遂因其声之长短句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

在这段论述中,李之仪指出了词的写作方式和音律在唐代的一些变化,并且强调了遣词造句的重要性。

李之仪还对晚唐温庭筠的花间词、南唐后主李煜的词风、五代词人、宋初词人柳永和张先的词风也做了点评:“至柳耋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由是知其为难能也。张子野独矫拂而振起之,虽刻意追逐,要是才不足而情有余。

在这段记载中,能看出来,李之仪指出了柳永词作方面的不足之处,也就是“韵终不胜”,而对张先的词作评价是“才不足而情有余”。

也就是说,张先的词作才气不足,内容显得有些平淡

苏轼的学生李之仪

作为苏轼的门人和学生,他与苏门四学士的交往也就有了很多的交集,他曾与秦观、黄庭坚、贺铸等人互作歌词赠答。

但是他的词作成就仍然与这几个人有小小的差距,正如清代词学家冯煦评论说:姑溪词长调近柳(柳永),短调近秦(秦观),而均有未至。

苏轼对李之仪的影响是很大的。李之仪文学集《姑溪居士全集》中收录与苏轼有关的作品就有四十余首。

在《苏轼文集》和《苏轼诗集》中收录的苏轼写给李之仪的诗词作品也有二十余首,特别是在苏轼遇赦北归的一年时间内,就给李之仪写了七封信笺。

由此可见,二人的情谊非同一般。而且苏轼对李之仪的评价也很高:之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谓入刀笔三昧。”

李之仪的诗词文章写得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苏轼的熏陶、指点,他在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几经波折,这与苏轼有很大关系。

苏轼虽然比李之仪年长,但两人的关系却是亦师亦友,这一切还得从苏轼仕途贬谪说起。

公元1071年后,苏轼的仕途之路充满坎坷,颠沛流离长达十余年,期间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再贬黄州。

所谓患难见真情。李之仪对苏轼的遭遇甚为不平,他积极联系一些旧日好友和官宦在朝中活动,以图苏轼早返汴京。

李之仪把自己的思念、想法都写进书信中,寄给远在黄州的苏轼。

苏轼接到李之仪的问候信后,心情十分激动,随即给李之仪回复了一首《答李端叔书》,彼此友情可见一斑。

元祐八年(1093),当苏轼知定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时,他恳请朝廷任命时为枢密院编修的李之仪为定州签判,作为其助手,共守边陲。

李之仪之前有过从军经历,他早年曾在沈括介绍下,入驻北宋名将折可适幕府,主管驻军文字事,李之仪协助折可适共守边陲,两人是生死之交。

李之仪熟悉边境军队事务,苏轼也对其褒扬有加,他将李之仪比作东汉著名将领马援和班超,并作《次韵答李端叔》诗相赠: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已入西羌度沙碛,又向东海看涛山。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同为苏轼学生的黄庭坚,也与李之仪有着良好的交往,同样坎坷的仕途加深了两位文人之间的友谊。

黄庭坚也曾写下《次韵答李端叔》,来表达两人的深情厚谊:

喜接高谈若饮冰,风 骚清兴坐来增。
重寻伐木君何厚,欲赋骊驹我未能。
山影北来浮汇泽,松行东望际锺陵。
相期烂醉西楼月,缓带凭栏濯郁蒸。

无论是李之仪的朋友,还是他的老师,都是当时文坛大名鼎鼎的人物,也都是优秀的词人。李之仪既对词作有深厚的理论见解,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词。

李之仪的最美情书,美艳时光近千年

李之仪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词人,在他的诸多佳作中,《卜算子》就是很有名的一首。

因为这首词的创作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徽宗崇宁初年(1102年),李之仪提举河东常平。

54岁的李之仪本来可以好好再干一番事业,因为得罪权贵蔡京的缘故,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

此后,生活似乎跟李之仪开了一个玩笑,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太平州期间,李之仪女儿及儿子先后生病去世,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在悲痛中撒手人寰。

李之仪在《与祝提举无党》中写道:“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

此时的词人正处于人生中最艰难的低潮期,恰恰就有这样一位女子走进了词人的生活,她就是杨姝。

杨姝抱琴款款走来,李之仪内心充满惆怅,没有心思听歌曲,但是杨姝一首《履霜操》打动了李之仪尘封的心,触碰到了李之仪的伤心痛处。

词人一时情难自禁,他不曾想到世间竟然还有一位女子懂他,这琴声不就是此时此刻他内心的写照吗?

李之仪情不自禁地思忖:往后余生,只能纵横文字的经纬,构造一处清幽的诗意栖居地,静静地在里面休憩,默默地等待生命的蜕变,在这诗意的栖居地,还有他的红颜知己杨姝。

琴声是他们爱情的见证,爱情总是伴随着数不清的秘密,在心里悄悄绽放。在爱情的感召下,李之仪给杨姝写了好多词曲,而杨姝将这些词曲付之管弦。

在唯美文字与动人音乐的交汇中,他们不仅邂逅了爱情,也印证了爱情、收获了爱情。

在其中一首名为《浪淘沙·霞卷与云舒》的词中,李之仪用唯美的文字镌刻了他们的爱情:

霞卷与云舒。月淡星疏。摩徽转轸不曾虚。到当时留意处,谁是相如。
魂断酒家垆。路隔云衢。舞鸾镜里早妆初。拟学画眉张内史,略借工夫。

此后两人的交往频繁了起来,大多是以书信的形式遥寄相思之情,这年的秋天,已是半年未见杨姝的李之仪,在滚滚东流的长江边上,抑制不住地思念她。

词人内心波澜起伏,他对杨姝的思念之情就像眼前奔涌的江水一样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爱情绝唱《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收到书信的杨姝也被这催人泪下的、肝肠寸断的深情感动,不顾一切地嫁给了这位仕途和感情生活都遭受挫折的词人。

同住长江边,同饮一江水,却因形格势禁、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这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也是最让人容易产生思念之情的境地。

李之仪对杨姝的相思之情犹如这奔涌的江水,此情绵绵无绝期。只能对空长叹“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的相思情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立意深得民歌与古乐府的精髓、神情和韵味,即景生情,叙事中阐明感情,全词语句通俗易懂,感情却深沉真挚。

尤其是下阕,借长江水言情,如浩荡江水回环往复,词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抒情又深婉含蓄,同时词作在构思上新巧,让人读完回味无穷,真正的“意尽而情不尽”之作。

长江这一天然屏障阻隔了双方的见面,却阻止不了彼此的思念,长流的江水又是一脉相通的、也是遥寄思念的载体。

全词围绕长江这一抒情线索,将无尽的相思之情、无穷的离愁别绪表达出来。

长江之畔既是词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双方对永恒爱情的期待。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的思念与爱恋,给人以江水长流、爱情长久的感受。

婉约佳作,精彩纷呈

简洁明了也是李之仪词风的一大特点,《谢池春·残寒消尽》就是李之仪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写出离别相思之情的精品佳作,原词如下: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开头三句点出雨后清明的时令,中间四句写出了清明时节宜人的春日景色。大意是说,冬日的残寒散尽,小雨过去,已到了清明之后。

花间的小径聚敛着残余的落红,微风吹过池沼萦绕起新的波绉,小燕子在庭院门窗间穿飞,飘飞的柳絮沾上了衣襟两袖。

这几句语言精美,措词精工,笔锋触及的是构成春天景物的诸多元素,而且这四句中每一句中都出现了一个动词:敛,萦,穿,沾。

这四个动词连续运用,把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色呈现在读者的眼前,给人一种尽收眼底的感觉,词意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生机盎然,充满了意趣和韵味。

“正佳时,仍晚昼”,是时间和空间的延续,点出时间已经到了黄昏时分。黄昏时分的景色依然很美,让词人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

“正佳时”的“佳”字,一字点明主题,词人将眼前的美景徐徐道来,行文不紧不慢,章法自然天成。

该词上阕以“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结尾,这句中的滋味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呢?其实“飞絮沾襟袖”这一句已经暗示了。

钻入襟袖的片片飞絮,惹来词人的阵阵闲愁,但词人却没有直白地描摹飞絮的形态,而是用废墟钻入衣袖这样的意境进行了烘托,这就是李之仪“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词风的特点。

既然“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只能将这种情愫用酒来比喻,一杯浓烈的酒浸透着词人万千的情怀,我们可以透过文字去体会词人李之仪的内心世界。

下阕一开头,随着词人的目光转移,四句带有强烈对比效果的抒情句便跳脱出来:不见,相见。

“相见”和“相守”形成词义比较,表明词人对内心情感的认识和追求,彼此相思而不得见,这是词人无法释怀的,也是出于对这种情感的宣泄。

之仪和所思念的人处于离别相思的境地,这是事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也只好“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这是词人无奈的思绪。

词人将相思之情寄托给门前的垂柳树,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美好的遐想。词作简洁抒情,含蓄而隽永,令人回味无穷,正是婉约词的风格特点。

再如李之仪的这首《南乡子·端午》,就是一首即景生情、即事喻理的词: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全词抒发了作者在端午佳节的闲愁:上阕写端午节的景象,天空下着小雨,词人独自一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就显得格外冷清,李之仪不由得回忆起往日的热闹时光。

下阕抒情,在端午佳节却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愁烦心绪也只能借酒浇愁了。

整首词简洁抒情,写得深婉而含蓄。

清代学者、四库馆臣纪昀评论李之仪:“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这样的评论可谓切中肯綮,精准而专业地总括了李之仪小词的特点。

李之仪的这首《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就将小令清婉动人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并借登凌歊台以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原词如下: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凌歊台,位于当涂县,据文献资料记载,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离宫于此。

凌歊台周围平旷,视野开阔,登上高台,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正如词中所说“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词人在暮春时节登上高台,目的在于借景发挥。李之仪在当涂县居住期间,曾经登上过这座高台。

李之仪虽身在江南,内心也很思念家乡,登高以眺远,越发触及了词人的心绪,所以也会发出“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的感触。

但词人仅用“春光已过三分”一句就包容了他的种种思绪,以及时空的转换。这一句表达得含蓄婉转,具有很强感染力。

尤其是“ 江山重叠倍销魂”一句中的“销魂”二字,饱含着词人悲喜交集的感情。李之仪清婉的词风由此可见一斑。

小话诗词

李之仪一生的仕途坎坷,几经贬谪,直到晚年才遇赦复官,被朝廷授予朝议大夫的官职,此时的李之仪已经年逾古稀,他对仕途已经没有太多的追求了,也没有去赴任。

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南姑溪河畔成了词人颐养千年的地方,因为太平州城南有一条姑溪河,所以词人自称为“姑溪居士”。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69岁的李之仪走完了他的一生,去世后葬于当涂藏云山致雨峰。

南宋吴芾在当涂为官时,仰慕李之仪的人品的词风,将李之仪的作品编成《姑溪居士前集》,共50卷。李之仪一生没有显赫的官职,却依靠文学的成就而出名,这一点上来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北宋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李之仪能够脱颖而出,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才华,他的词作有着深婉含蓄、简洁抒情、清婉的特点,是婉约词作的优秀创作人,他也是那个名家辈出、名作纷呈的时代里的一颗划过夜空的璀璨流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