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肺肺炎肺气肿、双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取得比较好的效果,4诊已

 德寿堂图书馆 2024-03-04 发布于黑龙江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971天。

男,85岁。

咳嗽发热3天于2024年02月06日就诊。

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在广东治疗,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依然反复的发热。

风寒,高烧38.4°,有怕冷,手脚稍觉凉,喉咙轻微觉得痛,身体有觉得疲累,双腿觉疲软,背部有酸痛,咽喉痛,有咳嗽。

图片

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中医辨证:少阴少阳阳明合病。

蒸附片15g先煮一小时,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10g,炙甘草10g,葛根60g,柴胡24g,黄芩15g,党参20g,石膏45g

日一剂,水煎服。

2024.02.08:您好,药已吃完两剂。

我父亲85岁,昨晚到现在,体温在36°多至38°多之间反复,咳嗽比前稍多,背部酸痛稍缓。

身体感觉疲软比昨天稍好(少阴?),昨天拉了六次(太阴?),今天拉了一次,量不多,大便稍硬。

我现在带他去医院验验血,拍个CT,排查一下肺炎。目前体温大约37度多,需要继续服用中药。

图片

舌淡,苔白腻,水滑舌,脉沉细。

胃口一般,早上吃了八只饺子,中午吃了半碗饭, 我的意思是回家继续用中药。

情况大致和上面说所讲差不多,超敏C反应178,有点高。

中医辨证:太阴病,水饮上逆,肺气上逆。

拟方:苓甘五味姜辛汤,半夏厚朴汤加减。

茯苓20g,杏仁6g,细辛6g,五味子10g,姜半夏15g,干姜10g,炙甘草6g,苏子10g,陈皮10g,莱菔子10g,厚朴10g ,桔梗10g,白芥子10g,紫菀20g,冬花20g

3剂,日一剂,水煎服。

2024.02.11三诊:

2月6日感冒高烧,2月8日西医CT确诊双肺肺炎,肺气肿,双肺间质纤维化,2月8日。

目前高烧已退,但每日下午六点左右开始低烧(37°多),深夜退烧。咳嗽略为减轻,但咳起来时感觉有点喘,基本无痰,咳的声音不干,咳得厉害时感觉不够气咳。

前两天无大便,昨天吃麻子仁丸,今天解大便两次。

小便黄,起床时感觉口干口苦。

这昨天开始左边膝关节旁感觉痛(不动不痛)。

​胃口,精神尚可。

图片

脉弦细。

起床时感觉有点口干口苦,半夜起来时觉得有点口干,小便黄,有轻微灼热感。

中医辨证:少阳太阴合病。

拟方:小柴胡汤、麦门冬汤加减。

柴胡24g,黄芩15g,人参20g另外炖,姜半夏7g,麦冬42g,茯苓20g,杏仁6g,细辛6g,五味子6g,干姜6g,炙甘草10g,黄芪30g,莱菔子10g,紫菀20g,冬花20g,瓜蒌子15g,生白术45g

3剂,日一剂,水煎服。

2024.02.13昨天两剂药已饮完,我再煲多一剂给我父亲服用。

感觉好很多了,明天再上来复诊,谢谢。

2024.02.14四诊:

深夜退烧体温暂时保持稳定,目前36.7°,比前几天好。咳嗽略为减轻,但咳起来时感觉有点喘,基本无痰,咳的声音不干,咳得厉害时感觉不够气咳。

前两天无大便,昨天吃麻子仁丸,今天解大便两次。

小便黄频率减少,早上刷牙时能咳出一两口痰,颜色偏黑。

大小二便正常,小便没有前两天黄。

精神,胃口尚好,起床时感觉不到口干口苦。

这昨天开始左边膝关节旁感觉痛(不动不痛)。

胃口,精神尚可偶有打瞌睡。

柴胡24g,黄芩15g,人参20g另外炖,姜半夏7g,麦冬42g,茯苓20g,杏仁6g,细辛6g,五味子6g,干姜6g,炙甘草10g,黄芪30g,莱菔子10g,紫菀20g,冬花20g,瓜蒌子15g,生白术45g,山药30g,鸡内金15g

3剂,日一剂,水煎服。

2024.02.18家属说,今天诸症已。

林老师您好,今天服完最后一剂中药,我父亲这两天身体状况稳定,各项症状均无,应该已经康复!谢谢!

图片

《伤寒论》第20条: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本条重点,漏不止,加附子需要品味,太阳病发汗,不可令如水流漓。

临床上,经常会出现过汗陷入少阴,不可不知。

慢性病久病体质虚弱的患者发热往往会出现过汗而面色苍白、四肢逆冷、血压下降,脉微细弱等表现,我们年轻的医师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

本为少阴病,医予复方锌布颗粒,布洛芬予之,患者当时不汗出,半夜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四肢冰冷,过汗而阳虚,直陷少阴,医者不可不查。

患者家属也应该警惕,发汗后注意观察出汗多少,面色苍白或是紫绀与否,四肢冰冷与否,神志清醒与否。

一个发烧汗法不当(无论西医,中医对于发烧都是要取汗,老百姓也知道,不出汗烧不退)。

老年人,慢性病,小孩特别需要谨慎,上呼吸道感染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却是致命的。

阳虚,汗漏不止,卫阳失温,其人恶风,阴虚则津液不足,小便难,筋肉失养,四肢微急,可见阴阳两虚,当阴阳双补?

而本证只是说加附子,只复其阳,道理何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林佳明,主任医师,来自钦州,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传承经方。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9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

图片

算是对自己学习经方7年的一个小结。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强调本气自病,重视先后天两本。

欢迎扫上面二维码,加我的微信,可以交流、学习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