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昌艺术品拍卖网

 书画320 2024-03-04 发布于重庆

名家论书画 | 陆俨少:“陆家山水”独有秘方

原创 陆俨少 四海书院USA 2022-08-31 09:30 

图片

前 言

陆俨少的山水画被称为“陆家山水”,备受世人称道。陆俨少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山水画艺术大师。他创造了“留白”“墨块”“钩云”等传统所未有的画法,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登上了山水画艺术的又一巅峰。近代中国画巨匠黄宾虹评价其“天才学力皆可观”,李可染更曾评价其“画到了自由王国的境界”。兹摘录陆俨少《学画微言》及画论,供爱好者借鉴。


图片

自然中,所有的树皆四面出枝,四面生叶,从来没有平扁的。此即古代画谱所称“树有四岐”是也。一一《山水画自序》

图片

画树先画枯树。树的主干屈伸向背,以定树的整个形态。主干有曲直偃仰,要有变化,近树可以画根以取势。一一《山水画自序》

近处大树主干大都如绳索绞转,中有节疤,大节疤要先画出,然后依节疤画两边轮廓线。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水画中点子极为重要,它既是树叶,又是苔点。点时笔毛要平均着纸,聚而不散,在一点之中,笔贵重实,具有笔意,是极见功力的。切不可像蜻蜓点水那样,轻轻着纸,只有墨痕,不见笔迹,狼藉满纸,无有生气,更谈不上沉着痛快。一一《山水画自序》

图片


点、线、块是山水画的基本功力表现的形式。它是依附物体形象而存在,离开了物象,就失掉它的作用。我们不能孤立起来讲点、线、块,要求做到运用适当的点、线、块,恰如其分地把物象表达出来。三者之中,尤以线最为重要。一一《山水画自序》

海水汹涌澎湃,激起巨浪,要有隆洼凹凸之感,浪头水花留白,贵有动势。一一《山水画刍议》


湖水弥漫广远,水波微动,通常用网巾水来表现。画网巾水线条宜用中锋,一用侧锋即扁。平拉过去,有规则屈曲,上线曲向下,下线即曲向上,互相连接,组织如网状。画时执笔宜高,正坐悬腕,自左向右拉出线条,运用中指作有规则的屈曲。一一《山水画刍议》

山有泉瀑而活,画瀑布须审度上面山岭竹树,是否有此水源,水源深远,则瀑流洪大。水源不多,则瀑布宜小。切忌上面直到山顶,毫无水源,而悬瀑千尺,倾泻而下,是悖于情理的。一一《山水画刍议》

江水浩瀚东去,一泻千里。当今三峡之中,虽经整治,但礁石暗滩,不能尽去。洄流曲折,甚至形成漩涡,漩涡之旁,涌出水沫,画时留出空白,以破江水之平。一一《山水画刍议》

画水画云,用笔线条相类,只是云从正在面立体看,所以弧形线偏圆。江水从平面侧看,弧线宜偏扁,方合透视,而不致把江水画得站起来。一一《山水画刍议》

图片

图片

雾中景色,一片模糊,要在模糊中用淡墨勾出物体,近处稍深,远处更淡。切不可用浓墨,浓则失雾之意。画雾不用浓墨,一片淡墨,易失于平。所以只有在笔迹的点线上求其不平。如近处山石用大墨块,近树用粗笔,远树用细笔,加以繁简,疏密、虚实的穿插,同样可以做到不平。画好之后,可用极淡墨水整幅渲染以增加其茫茫的感觉。雾天是没有风的,所以树枝不能有动态,也没有声响,是静悄悄的淡灰色调子。一一《山水画刍议》

图片
画雪景要善于留空白,空白可染粉或不染粉,白处即是雪,留得好,也就得到雪的精神。传统画雪,不外描写天地阴晦、彤云密布的景色。树木用的鹿角或蟹爪枯树,很少画成绿树。树干上略施淡赭石,其他总是用墨青色或墨色为主调,是一种灰暗的调子,下雪是没有声音的,所以也是静的调子。

雨景画法,可以先用排笔饱蘸墨青水,在纸上平行地画一二寸许阔条条,一条深,一条浅,相互问隔,但界限不太明显,等干之后,可用转深墨于淡条条处,画上树石、屋宇、桥梁、人物等。两边入于深条处,渐隐不见。其草书画法,与画风相同,顺逆横斜,以蓄其势,点缀人物,可画雨具,迎风而上,以增加气氛。一一《山水画刍议》

设色要有个主调,或偏重热色,或偏重冷色,在下笔画墨稿之前,要预先有个底,然后哪些地方应该留白以备上色。逐层照顾,不致让墨与色互相打架,引起“腻”、“脏”、“结”、“乱”等弊病。设色要单纯,要偏重一个调子,不要红一块,绿一块,没有一个主调。但在单纯之中要见丰富,有时在几种热色之中,加上少许冷色。冷色亦然,层层衬发,以达到既单纯又丰富。一一《山水画刍议》

在一幅画之中,分成几个段落,大致分成两个段落,上段主调用冷色,下面一段可以考虑用热色,但是主调虽然不同,也要得到统一。两者之间,可用一些中间色作媒介,传统用掩盖性矿质颜料,每多在设冷色之前,用热色打底,如上石绿用赭石打底等等。一一《山水画刍议》

设色不是蘸了颜色平涂上去,尤其在第一遍颜色干了之后,必须重加点染,做到色彩丰富而有厚重感。但加第二遍颜色,不能平涂,也要见到笔迹。必须顺着墨色的笔路,层层加上,中间石骨阴凹处,用短画或点子加上,不可交错乖乱,否则就要腻。也不可依着墨路子一丝也不移动地加上,这样就要结。一一《山水画刍议》

画山水不能一遍即了,必须一遍二遍地加,才能厚,才能使人有完工的感觉。何处应加,何处不应加,心中要有个数。大致是处重处要加,甚至有的地方要加得结实,一遍二遍地加,不让它透一点风。有些地方少加,或者干脆不加,即所谓“放得下”。一一《山水画刍议》

图片

沉着痛快,是评画的很高标准。沉着和痛快,是两回事,往往沉着了就不能痛快;痛快了就不能沉着。两者一静二动,好像不可兼。实则两者毫不矛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只有沉着,而没有痛快,笔墨就要“呆”、要“木”。如果只求痛快而没有沉着,那么所谓痛快,每每要滑到“轻”和“薄”上去。所以有了沉着,更加痛快,才能做到笔墨运用的极致。一一《山水画刍议》(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