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两场盛大堂会:“余叔岩在一日夜间,连演三剧”

 颐源书屋 2024-03-05 发布于北京
 梨园伶人凡艺有特长可以号召,靡不思另行组班,独挑大梁,争强逞能,决不愿屈居人下,故名伶辈均各有一班也。至于同台合演,除堂会及义务戏尚勉一为之外,在营业戏中可称绝无。

 迥忆十余年前,有堂会戏两场,当时名角网罗殆尽,兹分志于下。
 
梁宅堂会戏

 民十四年冬季,梁士诒五旬晋七寿辰,晚间在大佛寺自宅中演戏助兴。

 戏由下午六时开演,戏提调为荀慧生。开场《大赐福》演后,即为朱桂芳之《泗州城》,李万春之《英雄义》,卧云居士之《钓金龟》,朱琴心之《打花鼓》,程砚秋之《碧玉簪》。

 荀慧生则为双出,一为《文章会》,一为《宝蟾送酒》。压轴为梅兰芳、王凤卿之《御碑亭》,大轴则为杨小楼、余叔岩之全本《朱仙镇》。

图片
梅兰芳之《御碑亭》
 
杨宅堂会戏

 民十六年秋季,参次杨毓恂为其尊人及太夫人彩觞祝寿,在金鱼胡同那家花园召伶演剧,以娱来宾。戏提调为余叔岩。

 笔者到场已下午六时,白天之戏未听殊为可惜。当时台上为孙毓昆《状元印》,次为两监督合演《探母》,胡监督(若愚)饰杨四郎,周监督(大文)饰铁镜公主,陈德霖配萧太后,萧长华配国舅,共演“坐宫”、“盗令”、“过关”,不带“见娘”、“别家”、“回令”。

图片
周大文旗装照片

 又次为李万春之《夜奔》,程艳秋之《女起解》,梅兰芳之《玉堂春会审》,余叔岩之《上天台》,压轴为杨小楼之《水帘洞》,大轴为杨、梅、余三人合演之《摘缨会》。
 
 以上两场盛剧,在十余年前,能名伶齐集于一堂,实属罕见。况两场戏提调俱为名伶,配搭戏码自较他人为优,故自身特别卖力。

图片
梅兰芳之《会审》

 荀则连演二剧,皆为渠之拿手者。余则演《上天台》及《摘缨会》外,闻该日白天,余更与尚小云合演《庆顶珠》一戏。在余之演剧史内,在一日夜间连演三剧者,诚为创举。渠现因病退休有年,求其一剧尚不可得,况三剧乎,且杨、陈二伶,早已逝世,思此盛剧,洵有天上人间之感也。

(《立言画刊》1939年第3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