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铸造】读完此文,你比别人更懂青铜器:商代中期至西周的铸造痕迹(文末有视频)

 博一书 2024-03-05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在上一期的【青铜铸造】

我们介绍了如何从铸造痕迹来鉴别

夏至商早期的青铜器

随着时期的不同

范铸法工艺也不断的在改进

今天我们就结合《吉金铸史》展览中的几件展品

一起来看看青铜器范铸法工艺

都有哪些改进吧!

图片

与夏代至商代早期相比,商代中期至西周的范铸法工艺,没有大的改变,但有了一些新的改进。

1、器足由空心变为实心

作为炊煮、盛装食物的鼎,作为盛装美酒的斝,足部若是空心的,使用起来肯定有很多不便之处。因此,隔断腹部与足部成为这个时期首先进行的工艺改进。

鼎足的变化

商代中期有这样一种尝试,即在鼎足内保留芯土充实空足。有些在近腹部的足顶留有凹窝;有些没有凹窝,芯土与腹底平齐。

图片

△ 圆鼎足部盲芯的形成

Ⅰ. 商代早期铜鼎;Ⅱ. 商代中期铜鼎;Ⅲ、Ⅳ. 商代晚期铜鼎

商代晚期普遍采用了“盲芯”技术,泥质足芯永久地被包裹在铜质的鼎足之内。这既实现了腹与足之间的隔断,又避免了铸造全铜实足带来的铸造缺陷。

图片

足部盲芯的设置(关于足部垫片的设置,还有待探讨)

有意思的是,随着笵铸工艺的改进,鼎足的形状也出现了变化:

尖锥状空心足(商代早期)

扁锥状保留芯土的足(商代中期)

柱状足(商代晚期、西周早期)

一侧扁平的柱状足(西周)

略束腰的兽蹄形足(西周)

内侧扁平的兽蹄形足(西周、东周)

内凹的兽蹄形足(春秋)

图片

斝足的变化

商代中期及以前,铜斝仍为空心足。

商代中期至商代晚期偏早阶段,形成了剖面为T形的斝足。T形斝足两侧的凹槽内充实泥质足芯,该足芯是在范上而非腹芯上设置,完成了足与腹之间的隔断。

商代晚期偏晚阶段采用了盲芯,产生了包裹足芯的三棱形斝足,其内侧面带凹槽。

图片

△ 斝足盲芯的形成

Ⅰ、Ⅱ. 商代中期铜斝;Ⅲ、Ⅳ. 商代晚期铜斝

2、顶范的设置

商代晚期设置了顶范,这也许是为了解决如何将泥质足芯封闭在铜足内的问题。顶范与外范的组合依然是以足部为中线,但顶范的使用,使得圆形容器的器底范线却由Y形变成了三角形。

圆形铜鼎的

铸造试验

图片

这种三角形的范线一直延续到两周之际,直至器身与足分开铸造时为止。

图片

商代晚期兽面纹鼎底部的三角形范线

图片

△ 圆鼎范型的演变

Ⅰ式:商代早期全部与商代中期部分鼎的范型。

Ⅱ式:商代中晚期部分鼎的范型。

Ⅲ式: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鼎的范型。

Ⅳ式:由Ⅲ式立耳鼎发展为附耳,这类鼎在西周中期以宽体足带扉棱的型制出现,西周晚期如晋侯墓地又见有深腹附耳鼎。

Ⅴ式:由Ⅱ式鼎发展而来的器身与足的分铸型式,偶见于两周之际前后。

Ⅵ式:由Ⅲ式鼎发展而来的器身与足的分铸型式,偶见于两周之际前后。

Ⅶ式:由Ⅴ、Ⅵ式发展而来,并自春秋中期开始迅速成为分铸鼎范型的主流。 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的曾国青铜鼎绝大多数亦为此种型式,特别是战国时期鼎 基本稳定地使用这种范型。

Ⅷ式:是Ⅶ式鼎的繁化型式。此式并非主流范型,春秋晚期稍多,战国时期数量较少。

Ⅸ式:是Ⅶ式鼎的简化型式。

Ⅹ式:由Ⅶ式鼎发展而来,为无顶范的分铸型式。

Ⅸ式和Ⅹ式为二分外范,也是鼎的范型的一种简化,多见于战国时期。它形成的背景是这一时期纹饰为范作,不存在此前的两块外范不能脱范的问题。

3、分铸与铸接

附件(鋬、扉棱等)与器身的整体铸造仍然是主流工艺,但分铸工艺在此时也开始普遍使用。目前学界关于分铸工艺的模拟实验与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依然有限。本文在此仅能谈及青铜器表面分铸与铸接的痕迹,所推测的工艺仍需实验检验。

图片

△ 江西新干商代中期方鼎的扉棱与插接痕迹

有学者认为,商代中期的铸接工艺似乎为插接,即附件与器身之间形成榫卯式的结构,以机械的方式插接。

商代中期有些青铜器的附件与器身之间,可以看出明显的两种色泽,说明附件与器身不是一起整体铸造的。

图片

△ 龙虎纹尊

鼎盛期·商代晚期  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重26.2千克(目前于《吉金铸史》展中展出)

图片
图片

△ 安徽阜南出土的商代中期龙虎纹尊

虎首(左图)、龙首(右图)

与器身相接处,为两种不同的色泽

至少从商代晚期开始,在早期青铜器补铸技术的基础上,在附件与器身之间补浇铜液进行铸接。

图片

△ 商代中期弦纹鼎上的补铸痕迹

若以器表的铸造现象而言,目前学界对这一时期的分铸工艺有以下几种方式的推断:

1.榫卯式:先铸造好器身,在器外壁上预留出榫头,然后在榫头的部位安放附件的模具制成外范,或安置已经制好的陶范与泥芯,最后浇铸附件。

图片

榫卯式铸接

2.铆接式:先铸造好器身,在器壁预留出一处孔洞,然后于器壁进行附件的合模、制范与浇注铜液,依靠金属液的凝固收缩使连接附件紧贴器壁。

铆接式铸接

图片

不过,也有学者对上述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陶范与铜器之间难以结合紧密,浇铸时铜液会顺着缝隙流出,从而出现铸造缺陷。

他们观察到,至少从西周早期开始,一些附件的根部有铆钉。

图片

△ 附件根部的铆钉

Ⅰ. 西周早期兽面纹簋;Ⅱ. 西周晚期梁其壶

他们认为:器身与附件应该是分别铸造,器身外壁有榫头,附件根部侧边的相应位置亦有孔。器身、附件铸造完成后,将附件内的泥芯掏出一部分,套在器身的榫头上,然后在附件的开孔处插入铆钉。这种现象至西周晚期依然可见。

不过,这种插入铆钉的方法是否切实可行,仍需进一步的观察与试验。或许还有其他分铸插接的方法。

图片

△ 六年琱生簋

转变期·西周晚期 高22.2厘米,口径21.9厘米,足径18厘米(目前于《吉金铸史》展中展出)

鋬底的破损处,可见到一个与器身整体铸造的榫头,但未在这件鋬上发现铆钉。

还有一种现象:西周中晚期的一些器物,附件的根部有包铜痕迹,而相对应的器物内壁有铆片。

图片

△ 西周中期应侯壶

Ⅰ. 鋬根部的包铜;Ⅱ. 鋬对应的器身内壁的铆片

这种痕迹现象也许是上述“铆接式”分铸工艺的反映,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工艺,比如:

器身与附件分开铸造,器壁有一铆孔,附件有一榫头;附件插入铆孔之中,用湿泥在器身内壁的铆孔处围绕一周,附件根部也用湿泥围绕包裹,然后向湿泥围绕的区域内浇注铜液;铜液凝缩后,即可将附件与器身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应是源自于早期青铜器的补铸。

当然还有另一种现象:有一些器物,附件根部有包铜痕迹,而相对应的器物内壁却没有铆片。这有可能是在器外壁上设有榫头,插入附件之中,再在附件根部浇注铜液包裹固定。春战时期的一些附件与器身的铸接,几乎不见铆片,仅在附件根部有包铜。这似乎表明了铸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件青铜器上,有可能使用了这两种铸接的方式。

比如这件虢国墓地出土的两周之际的铜壶,左鋬根部有包铜,对应的器身内壁有三个小铆钉;右鋬根部与器身之间有明显的缝隙,缝隙之上被包铜叠压,但内壁则不见小铆钉。

图片

△ 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壶

总之,古代青铜器的铸接工艺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古人会综合运用各种工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商代中期特有的铸造现象

商代中期的某些青铜器有这样一个特征,器身外壁若有凸出的纹饰,那么相对应的内壁则有凹入的现象,比如著名的安徽出土的龙虎尊。有意思的是,这种现象主要见于南方的青铜器。

图片

△ 青铜器内壁的凹纹

注意右图,人纹凹纹的头部有两个铆片,相对应的器身外壁就是虎首。

这说明,泥芯表面也有凸出的纹饰轮廓。关于其成因,有两种观点:

01

陶模上制出大致的纹饰轮廓,翻范后,将模的表面刮削掉一层后,将模作为内芯,被刮削的厚度就是器壁的厚度,这样内芯上也有相应的凸起纹饰。(目前对这一观点有很大质疑:1.若是陶模,则较坚硬,如何刮削?2.若为泥模,坚硬度不够,如何翻制外范?3.如何保证刮削得较为均匀?)

02

利用陶范制作内芯,会在范面粘贴一层泥片,这层泥片的厚度就是青铜器器壁的厚度,这样制作出来的内芯,会比原模要小一号(内芯的制作,详见《 怎样铸造出有鋬(耳)的铜斝?》)。在贴泥片时,范面若有内凹的纹饰,泥片也会随着这种形状粘贴,那么制作出来的内芯表面则有相应的凸出纹饰。

这种观点进一步认为:商晚期及以后,会用泥片将陶范的凹纹填平,所以就再也不见这种内壁凹入的现象。

图片

△ 青铜壶芯盒的制作

在外范上贴泥片,泥片的厚度即青铜器器壁的厚度。将贴了泥片的外范组装后,芯盒就做成了。

图片

△ 青铜斝内芯的制作

左:组装芯盒;中:在芯盒中夯填芯料;右:取出内芯

最后我们看一个视频,由网友@止语庭除 拍自武汉市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该视频对商代早期铜鬲的铸造工艺作出了推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